(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存勖,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
B.从克用破王行瑜。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答案】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
A.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
B.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BC是介宾短语后置句,D是定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置酒三垂岗——在三垂岗设宴庆功。
B.克用慨然捋须——李克用手握着自己的胡须大发感慨。
C.遣献捷于京师——派他到京师去进奉战利品。
D.儿有奇表,后当富贵——这个孩子外表奇特,日后定当富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富贵”解释为“富有”错误,应为有作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存勖通大义,善骑射,胆勇过人。
B.李存勖喜音乐歌舞排优之戏,应追溯到五岁那年在三垂岗的熏陶。
C.李存勖外表奇丑,但从小却深受昭宗的喜爱。
D.李存勖五岁就随父亲征战,屡立战功,李克用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己业。
【答案】A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雠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二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 伶官传》)
5.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宗皆许以为刺史
许:答应。
B.周匝谒于马前
谒:拜见。
C.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行:走路。
D.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
愿:希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C项,行:实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
他在胡柳作战,宠幸的伶人周匝被梁国人俘虏。
B.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
庄宗不仅喜欢伶人,而且又有伶人是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够自己谱曲。
C.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
能和陛下共同取得天下的都是些英雄豪杰忠诚勇敢的志士。
D.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你说的话虽然是正确的,然而应当迁就我去做这件事。
【答案】B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宗失败的原因是不听郭崇韬等人的劝告,一意孤行。
B.庄宗为自己所溺爱的东西所灭。
C.庄宗被伶人所灭。
D.庄宗不能理解和接受郭崇韬等人的进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项,庄宗理解,但并未接受。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课文《伶官传序》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庄宗失败的原因。
B.课文《伶官传序》揭示的深度比本文更深,因为它总结了历代帝王成败的一般规律。
C.本文和课文《伶官传序》都揭示了同一主题。
D.本文的语言史学味浓,而《伶官传序》文学味更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这两篇文章的立脚点是一致的,庄宗失败的原因在这两篇文章中的体现也是一致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给文中的句子断句。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答案】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事件、人物的转换。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答案】从他称王开始,直到他当上皇帝,都常常亲自和那些以歌舞谐戏为业的人在朝堂上上演各种杂戏,那些戏子因此得到重用,终于走向了灭亡……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唐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很多人能唱他唱的歌,称为“皇帝亲自制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另外他又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从他做王,到做天子,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到了灭亡……与梁在胡柳打了一仗,他的一个宠爱的伶人周匝被梁人抓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汴州,周匝拜于马前,唐庄宗得到他非常喜欢,赐给他黄金与布帛,犒劳他的辛苦。周匝回答说:“我身陷仇敌之中,能够不死而活着回来,是教坊使陈俊、内圆栽接使雠德源的功劳啊。希望请求用两个州来报答这两个人。”唐庄宗都答应下来决定任用为刺史。郭崇韬劝谏说:“与陛下共同作战夺取天下的人,都是杰出的忠诚勇敢之人。现在大功刚刚告成,一个人都还来不及封赏,却首先任用伶人为刺史,这样恐怕会失去天下民心,是不行的。”于是任命没有得到执行。过了一年,伶人多次拿话在庄宗面前请求,庄宗对郭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了,你让我见到这两人时很惭愧。你的话虽然公正,但你应当为我委屈心意来执行这件事。”最终,任用陈俊为景州刺史,雠德源为宪州刺史。
美文欣赏: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
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领军人物欧阳修,小时候有神童之誉,但是科举之路却是非常坎坷和充满戏剧性的。
欧阳修出生在官宦之家,父亲担任地方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官清廉,家无积蓄,在欧阳修4岁那年,其父病逝任上,留下孤儿寡母。因为生计所迫,欧阳修母亲带着4岁的欧阳修投奔叔叔,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可以说,欧阳修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但是,欧阳修勤奋好学,并且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因此深得叔父喜欢。家贫买不起文具,便“以荻画地”。由于欧阳修博闻强记,悟性又高,很快他的诗赋文章,就写得遒劲老到。有一次,欧阳修的叔父欧阳晔读到欧阳修写的文章,大喜过望,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心家贫子幼,这个孩子算得上是个奇儿,他将来不仅会光耀门庭,而且一定会名扬天下。”有了叔叔的鼓励,欧阳修更加用功,夜以继日,诵经读典,不知疲倦,为自己的科举之路积蓄能量。
天圣元年(1023年)秋天,欧阳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式踏上科举之路,准备实现自己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那年,他刚好17岁,他在家乡参加随州州试。州试,又称为“乡试”,是科举时代地方举行的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参加朝廷组织的会试。欧阳修参加的这次考试有一道题叫《左氏失之诬论》,这对自幼熟读《春秋》的欧阳修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拿到试题后,一挥而就,很快就完成了答卷。但是,让欧阳修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落榜了。因为他一直以为,这次考试自己必中无疑,并且可能要夺得头筹,但是居然会名落孙山。史载他这次考试的文章一出,就四方传颂,不胫而走。可是,因为他在写文章时,有个别韵脚超出了官韵的规定范围,考官泥古不化,就将才华横溢的欧阳修给落黜了,这对欧阳修来说简直是摧残性的打击,因为他又要在这种呆板枯燥的文章里再埋头苦读三年时间。
这段经历可见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欧阳文忠公年十七,随州取解,以落官韵而不收。天圣已后,文章多尚四六,是时随州试《左氏失之诬论》,文忠论之,条例左氏之诬甚悉,句有“石言于宋,神降于莘。外蛇斗而内蛇伤,新鬼大而故鬼小”。虽被黜落,而奇警之句,大传于时。今集中无此论,顷见连庠诵之耳。
尽管满腹怨愤,但是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欧阳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痛定思痛后,又在家里发奋用功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公元1026年秋天,经过3年的刻苦攻读,20岁的欧阳修再次信心满满地进入考场,这次终于如愿以偿,顺利通过了州试,获得参加第二年春天礼部组织的会试。
公元1027年春天,各地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送的“举人”、“贡生”云集当时首都开封。年轻的随州举人欧阳修第一次来到皇城,既为当时帝都的繁华富足大开眼界,又对自己的春闱考试充满期待。
史载,主持那年礼部考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官是著名的西昆派领袖之一的刘筠,他是以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任本届考试主考官。经过三场考试,欧阳修以为可以稳操胜券,在考完试后等待发榜的一段时间里,他交结名流,饱览胜迹,只待佳音。孰料命运再次跟这位青年才俊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在甲、乙两榜的进士1000多人中,他再次名落孙山。跟近在咫尺的功名失之交臂,漫漫仕途之路还在煎熬着一代才子。尽管这次欧阳修没有考取进士,但是跟三年前的随州乡试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这里毕竟是皇城要地,各路精英都云集在这里,他这次考试失败了,但是他的学问才华已经冠盖满京华,跟许多上流社会名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经历两次挫折后的欧阳修老练了不少,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熟了许多,他决定要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东山再起。这次,在经过自己的检讨,他终于决定暂时向考场要求的时文低头,寻访时文名师。经友人推荐,他决定拜时文高手汉阳军知军胥偃为师,学习时文。欧阳修带了两部自己的诗稿和一些文章作为见面礼,胥偃读了欧阳修的文章,拍案叫绝,当即决定收欧阳修为徒。对欧阳修循循诱导,殷殷启迪,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给这位年轻才子,欧阳修的时文在胥偃的耐心指导下,进步神速。一年后,胥偃回京述职,顺便领着欧阳修结交社会名流,出席文人聚会,在官宦学者中广为延誉。
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国子监是封建时代最高学府,一般招收七品以上官宦子弟,欧阳修以布衣出身入读国子监,完全归功于恩师胥偃。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这次考试类似于之前各地举行的乡试,考中者就可以直接参加次年春天朝廷礼部组织的春闱。由于欧阳修对时文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所以,这次考试他考得非常轻松,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类似于解元),恩师胥偃也大感欣慰。
1030年,欧阳修再次参加礼部组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春闱。据记载,这次担任主考官的是前状元临川才子晏殊,当时晏殊担任御史中丞(副宰相)。这次考试的题目是《司空章舆地图赋》,欧阳修这篇文章收录在《永叔集 居士外集》卷二十四,全文406个字,文章切中肯綮,平稳工整,符合时文程式。待到放榜时欧阳修果然名列第一,中了这一榜的“省元”(也就是会元),至此,年仅23岁的欧阳修已经连中两元,如果能够在殿试中夺魁,那他就成为荣耀无比、万众瞩目的“连中三元”。
大比之日终于到了,3月11日,由宋仁宗赵
( http: / / www.21cnjy.com )祯主持的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考试——殿试在崇政殿举行。北宋开国以来,统治者非常重视人才收罗,每届殿试都是由皇帝担任主考官,考中者有幸成为天子门生。这年的考题由仁宗皇帝赵祯命题,赋、诗歌、论题目分别是:珠藏于渊赋、博爱无私诗、儒者可以守成论。欧阳修的文章如下:
赋曰:
故我斥乃珍奇之用,绝乎侈靡之端。将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遂乎生,老蚌蔑剖胎之患;民知非尚;骊龙无探颔之难。是则恢至治之风,扬淳古之式。不宝于远,则知用物之足;不见其欲,则无乱心之惑。上苟贱于所好,下岂求于难得。《正文 卷五十九 居士外集卷九》
论曰:
若乃畅上古之至道,张亿世之远御。结绳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为信也,而惧信之未孚,我则有书契之易,于是乎画八卦以由数起。茹毛所以养生也,而惮生之未具,我则有烹饪之利,于是乎尝百谷以粒丞民。网罟利人以为用,使以畋而以渔;牛马异性而必驯,使可乘而可服。壮栋宇以易古者之居,垂衣裳以兴天下之治。凡所以使民不倦者,皆伏牺、神农、黄帝之为也。然而治既行矣,民既赖矣,守之以至静,化之以无为,上有淡泊清净之风,下无薄恶叛离之俗。故言为教诏,非诰誓而自听;言为号令,不鞭扑而自随。《正文 卷六十 居士外集卷十》
无论诗赋,还是策论,欧阳修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都是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所谓“舒畅之中,时露剀切”(清李调元《赋话》),在所有卷子中可谓一枝独秀,独领风骚。礼部考官奏名时将欧阳修排在第一,如果不出意外,只待时日,仁宗皇帝赵祯就将要宣布新科状元乃临川才子欧阳修。
三月十四日,殿试放榜,最激动人心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仁宗皇帝亲自主持唱名仪式。大家都以为状元公就是欧阳修,可是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新科状元不是欧阳修而是鲜有名气的开封咸平人王拱辰(后来跟欧阳修结为连襟)。
在焦急的等待中,眼看前三甲都已经唱完,还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轮到欧阳修,满以为可以高中状元的欧阳修,连个榜眼(第二)、探花(第三)都没有轮到,欧阳修按捺不住了,就站出来大声自报姓名。因为按照宋代的考试规定,在“传胪”中,只要在省试中考试名列前茅的考生,在殿试唱名超过三人后,还没有传呼到自己的,就可以站出来大声自报姓名。即使考分排队靠后,也可以升高等级,提前唱名。欧阳修因为在省试中考了第一,而现在前三名都没有自己,所以他就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自报姓名。因此,欧阳修虽然与前三甲失之交臂,但还是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算是得到了一些安慰。
四十多年后,韩琦替欧阳修撰墓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铭,仍然为当年殿试没有夺魁而深表遗憾。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确实,欧阳修经过殿试失状元之后,仿佛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了考官们的良苦用心,对于考官晏殊也没有计较,而是始终对他恭执弟子之礼,在之后的仕途和文学创作中也始终铭记教训,终于成为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