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7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7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4 10:2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 近代历史上有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回顾第一次科技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
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标志:
电力的广泛
应用。 你知道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吗?
回答今天我们所享受到的手机、电脑、网络等高科技又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6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3.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4.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
5.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催化剂”是什么?
“催化剂”(社会保证):
①二战期间军事科技发展,战后军事科技迅速转化为民用科技
②相对论等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
③科学技术社会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
标志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
航空航天(空间技术)
生物工程等领域(核心)科技展厅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日益发达的电脑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1946年2月15日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
(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计算机。特别是“上网(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能“坐在家中,知晓天下事”。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体积越
来越小,运算速度越来越快,运用范围越
来越快。说一说你对“人机大战”有何看法?“人机大战”卡斯帕罗夫败北。 知识拓展 你知道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与
什么事件有关吗?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见(1)用于战争,给
人类带来重大灾难。(2)用于人类发展,
可造福人类。电子计算机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问世。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网络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技术
的产生和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
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进入信息化的社会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硅谷的地理学名是圣他克拉拉谷。
在硅谷不到4000平方千米的表面上,聚集了
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
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产生3000多项技术专利,
每年有30--40家公司上市,
每周有11家IT企业诞生,
每天“制造”62位百万富翁 。
1998年,硅谷的总产值约有2000亿美元,大
约是中国全国GDP的四分之一,
它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神经中枢。
资料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
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能能发电。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原子能原子能原子能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卫星种类不断增多,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电子、喷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算机、遥感遥控、激光和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 资料太空世界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
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神舟五号、六号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美两大国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尤其是科技实力日渐强大的标志,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神州七号”飞船和宇航员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天机无限航天技术 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空间技术的诞生。讨论如何理解21世纪是“生物时代”?“生命工业”的兴起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科学与化学、物
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等交叉综
合而成的新型技术系统。生物工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因。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A.“克隆”是什么意思?
(克隆是英文 clone的音译,
科学家把人工诱导生物无性繁殖的过程叫克隆。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如: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CLONE——克隆克隆技术的产生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应该克隆人?1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
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
挥作用,它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
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应
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严禁复制人类!3.你认为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我国应当掌握克隆技术,也应当有所限制。
因为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物,还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缺失或功能不全的器官。
但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灾难。首先在该项技术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他们与母体的辈份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以及由于自身的特殊,他们是否会形成一个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等。因此,我们应当制订法律或相应的规定来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社会。
B.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克隆技术。硅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P104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
国防建设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
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
A.速度快——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缩短为例:19世纪需要50年,一战前需要30年,二战后需要7年,70年代后只要3至5年)
B.范围广——
科技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新材料以及火箭技术→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计算机更新换代)
C.影响大——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
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科技的应用给我们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工具科技的应用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务。科技的应用给我们提供了快捷的通信科技的应用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P105 材料一: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
材料二: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
B.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技术密集型”企业迅速崛起。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劳动密集型”企业,体力劳动者减少而脑力劳动者增加了)
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有“尤里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国的“863计划”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 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从而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元化。2、推动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变革,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18世纪60年代牛顿力学蒸汽机
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
电磁学
电力和内燃机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爱因斯坦相对论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电子信息时代
整合联系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2.科技的高度发达带来哪些负面效应?(例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农药的使用对人体带来危害。再如手机带给人们全新的通信观念,但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微波对人脑的轻微辐射,而且手机的工作频率与飞机的导航雷达相近,乘客在飞机升降中使用手机会造成干扰而使飞机偏离航向甚至坠毁。还有,作为生活必需品,城市家庭几乎家家都有电冰箱、空调器。但由于电冰箱和空调器中的制冷剂氟里昂不断泄漏,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紫外线对地面的照射强度加大,患皮肤病的人数大量增加等)
3.面对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我们应当更新哪些观念?(例如,在科技发展中要特别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又如,由于祖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青年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特别重大,必须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等等) 展望未来,你认为中国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吗?拓展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全面落实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的思想,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 863计划,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邓小平同志亲自作了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一、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 年轻一代,这是科技发展之首要前提。 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 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 三、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 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 四、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 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五、政府支持科学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原子能、计算机、
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美国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6、生物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克隆技术7、2000年,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
的山羊在哪里诞生?中国知识竞赛:第二轮2、谁被誉为“发明大王”,而且还
发明了电灯?3、是谁发明了火车?5、谁被称为“汽车之父”,我们中国人根据
他的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6、美国的一对兄弟通过研制、并试制飞机成功,他们是谁?4、是谁发明了轮船?瓦特爱迪生史蒂芬孙富尔顿莱特兄弟卡尔、本茨1.是谁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1、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它又一次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一个国家科技发达程度的高低,将决定这个国家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成败。中国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本课小结练一练:它们最早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三次的是( )CDABEFGH(2012湖北武汉)
30.电子图书可在计算机、手机上阅读。它凭借储存容量大、获取资料便捷、成本低等优势,与纸质图书并驾齐驱。这种现象出现在
A.蒸汽时 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真题回放答案:C
解析: 本题难度低,在计算机,手机上阅读,是信息时代,答案选C。
(2012·江苏泰州)45. 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网络武装起来工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技术的有 ① 原子能技术 ② 网络技术 ③ 航天技术 ④ 蒸汽技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12·湖南邵阳)20.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关于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叙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D
A.船上装有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发报员发出一封封呼救电报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2012·安徽省)9.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器轰鸣,铁路速度 ②车马劳顿,家书万金③在线购物,网络订票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真题回放(2012·吉林)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经济角度看,它使人类社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有所改善。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人们在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等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大发展,这一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三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在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同时,也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真题回放(1)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哪国?写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发明者各一位。(3分)
(2)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联系三次科技革命,写出一个科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事例。(2分)
(3)材料三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真题回放答:(1)英国;瓦特、史蒂芬孙、富尔顿;爱迪生、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等(只要符合和对应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可)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围绕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及计算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写出事例。(符合题意,有理即可)
(3)全球化;多极化。
真题回放(2012·吉林)
19.美国崛起之路,引发世人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危机与抉择】
(1)面对殖民压迫、制度冲突和经济危机,美国进行抉择的相关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
【科技与发展】
(2)美国的崛起与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写出其中两项科技成果。(2分)
【机遇与挑战】
(3)借助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二战后,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美国采取的政策是什么?(1分)
【思考与启示】
(4)美国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是什么?(1分)
真题回放答:(1)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罗斯福新政;
(2)第一次工业革命富尔顿发明世界上第一艘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爱迪生发明电灯;第三次科技革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等。(符合题意,任意举两例即可)
(3)冷战政策;
(4)民族解放的国家发展的首要条件;先进制度代替落后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开放性题,有理即可)
真题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