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酸及其性质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8.1酸及其性质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2-14 20:4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8.1酸及其性质
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酸及其性质》是鲁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一节。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能够初步识别浓盐酸和浓硫酸,已经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酸的含义,淡化了酸的定义,分组探究几种常见酸的性质、用途,并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相似的化学性质,为学生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和思路提供依据,为学生的实验能力,对比观察能力,现象获得结论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本节课的学习将为下一节“碱及其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21教育网
本课时共包含三大内容: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酸部分通性,及常见酸的用途。
教学对象分析
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归纳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比如:我会填,我会做,我会答,讨论与交流等。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学习。21cnjy.com
教学设计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学生的观察思考中引出课题,在学生的需求中明确本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在学生的探究中获得知识解决难点。老师在此过程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启发、察言观色的点击、穿针引线的桥梁作用。21·cn·jy·com
目的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样设计不仅是为了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的展示和能力的提升,加强了学习兴趣的培养,体现自身价值。师生关系的和谐自然流露,增进了师生的感情,。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几种常见的酸主要化学性质,知道复分解反应,归纳出酸的部分通性,常见酸的用途。
(2)学习方法与过程:通过试验探究盐酸与硫酸的化学性质,并比较归纳其化学性质,
初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学习酸在工
农业和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
作用,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酸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
(2)教学难点: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创设情境
通过除锈视频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你从刚才的视频中获取了哪些知识?
观看视频,自由讨论,进行观察、回答问题,盐酸具有除锈的性质。
从生活中取材,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导入新课。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你想知道盐酸的其他化学性质吗?
看课本29页,研讨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探究,观察记录
从生活走向化学,展示自己对物质的自主探究能力。
板书课题:酸及其性质
第二课时一、盐酸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你总结出了盐酸的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归纳,表达,盐酸能使石蕊变红,不能使酚酞变色;盐酸能与金属单质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碳酸钠,硝酸银反应。并说出新的困惑。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标、重点、难点,为盐的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学习
刚才大家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新问题,也就是本节课我们的另一个学习目标,我们一起来挑战这些新问题。老师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解决——一种新的化合物,盐,新的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积极观看,总结,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实质,自己解决问
尝试用物质的简单分类,帮助学生建立盐的概念,肯定同学们积极学习的同时,从微观建立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为以后碱及其性质的学习奠定基础。
提出问题:如果把上述实验中的稀盐酸换成稀硫酸,你认为是否会产生相同的现象?
学生做出猜想,并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引导学生建立“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总结概括能力。
老师点拨:为什么稀盐酸和稀硫酸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引导思考: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你能做出哪些总结?
思考、争论,获得结论:二者的溶液中都有氢离子。那么其他酸溶液也应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帮助学生比较、总结发现规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合作的能力。
引领:在这个总结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困惑?
学生观察:为什么盐酸与硫酸会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讨论,总结:因为酸根不同,所以酸的化学性质会有不同。
巧借助课堂生成,激发思维碰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投影,帮助学生了解酸的用途
查阅课本31页、自学归纳:常见酸的用途。
体会化学源于生活,服务社会的意识。
分享成果
一、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微观实质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三、酸的通性及微观原因。
酸能使石蕊变红酸+金属→盐+氢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酸+盐→盐+酸
重温探究历程,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堂作业
【巩固性作业】:必做题【拓展性作业】:选做题
检测能力
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一、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三、酸的通性及原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的方法是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的结论,然后通过硫酸的反应演绎、归纳、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学习内容逐步展现出来,不仅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节课中讲的多,某些环节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不够,整堂课气氛就没有调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体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