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学案
教学目标
理解杂质去除的原理
会杂质去除的实验
教学重点
实验原理
导学过程
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21教育网
称取粗盐/g
剩余粗盐/g
溶解粗盐/g
5.0
2.过滤
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
3.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21·cn·jy·com
溶解粗盐/g
粗盐/g
精盐产率/g
5.将你的实验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分析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与讨论]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
2.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1)过滤时滤纸破损。(2)倾倒液体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2.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1)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产率降低。(2)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未完全溶解,使精盐产率降低。(3)过滤时,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而使NaCl损失,从而产率降低。(4)蒸发时没有及时搅拌或停止加热太晚造成液滴飞溅,从而使产率降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化钠,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同时练习了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学习了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了溶解、过滤的操作技能。21cnjy.com
[练习]
演示实验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