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真正的英雄
文华中学 钟 文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余暇( ) 阴霾( ) 疆域( ) 孜孜不倦( ) 梦寐以求( )
2、那七名“真正的英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句子重新排序:
1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
2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
3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4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
5、下列各句运用了比喻的一句是( )
A、我们要向雷锋同志那样乐于助人
B、胡须很打眼,好像墨写的隶体“一”字。
C、我的鼻子一酸,像要哭出来。
D、我的家乡有许多特产,像板栗、甜果等都驰名全国。
6、“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7、你能在下面句后括号内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此种类型的人吗?
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1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 )
2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
3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
4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
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
1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2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3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高峡出平湖……
9、第1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2处“开创”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一)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里根总统表示哀悼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五万英尺的蓝天时发生爆炸。爆炸后,航天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20英里外的大西洋。燃烧着的飞机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
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全国上下极为震动,人们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等待有关这场灾难的详细消息。各大电视网作了整天的特别报道。华盛顿和全国各地下半旗致哀。纽约市通常灯火辉煌的帝国大厦今晚熄了灯火,以示哀悼。
里根总统在白宫内电视机旁观看到爆炸时,“震惊得一语不发”,里根夫人失声喊道:“天哪,不可能!”在同国会领袖们商议后,里根决定把原定于今晚发表国情咨文讲话的时间推迟到下星期二,并派布什副总统前往佛罗里达太空中心慰问死难者家属。正在开会的众议院中断了会议并随即宣告休会。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为死难者哀悼的钟声。
今天在卡纳维尔角观看实况的观众目击这一悲剧时,由震惊而转为悲痛,不少人失声痛哭。
今天晚上,里根总统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对七名宇航员不幸罹难表示哀悼。他把这一事件称为“全国的损失”。他说:美国将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将有更多的航天飞机和宇航员进入太空。
…… ……
“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中,有一名来自新罕布什尔州中学的女教师麦考利夫。她是第一名来自民间的航天飞机乘员,是从1万1千名报名应征的教师中选出来的。她为参加这次飞行接受了120个小时的宇航训练。她准备在轨道上向她的学生讲授“太空课”。今天,兴高采烈的学生们在教室里观看载有自己的教师的航天飞机腾空实况时,突然陷入混乱和悲哀。
美国共有四架航天飞机,迄今共进行了24次飞行,这次失事的“挑战者”号已进行了十次飞行,是历来技术故障最少的一架航天飞机。宇航局已宣布,在查明这次事故原因之前,将中止一切航天飞机的活动。
今年美国原定将有15次航天飞机的发射,是“太空时代开始后最重要的一年”。宇航专家和舆论普遍认为,今天发生的事故不只是一次损失七名宇航员的悲剧,而且是美国整个太空计划的重大挫折,将大大推迟各项太空活动,其长远影响尚难估计。
11、对本文标题特点理解完全正确的是( )
A、本文标题概括了消息的最主要内容。
B、本文标题指出了爆炸事件的严重性。
C、本文标题和副标题概括了消息的最主要内容,副标题前句写灾难惨重,后句写最高领导人的态度。
D、本文标题突出了爆炸事件的严重性和在美国产生的巨大反响。
12、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
13、选词填空
A、燃烧着的飞机碎片,( )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
(坠落 飘落 散落 降落)
B、美国派出飞机和舰只在航天飞机坠毁的长160公里、宽80公里的( )寻找幸存者。
(区域 水域 地域 领域 )
C、今天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中心( )发射实况的观众目击这一悲剧时``````
(观 察 观摩 观看 观赏)
14、文中说,“兴高采烈的学生们在教室里观看载有自己的教师的航天飞机腾空实况后,突然陷入混乱和悲哀。”请你以第一人称(我)把这一“混乱和悲哀”的场面简述一下。
阅读选文第二段,回答下列各题
15、这段文字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航天飞机爆炸情况?请分条陈述。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16、准确,是本文的一个特点,请从文段中举出三个用词准确的例子。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段文字详细报道了爆炸时的情况,其描述非常细致,这样有必要吗?
18、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标出。
(二)王诗超人生的最后画面
巢湖,从来没有这么可怕过,翻腾着一股股浊浪屡次试图挤破那道圩坝。人们扛着麻袋,抱着芦席奔上大堤,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一搏。
王诗超就是在这时带着中庙镇河西村青年突击队冲上去的。这位眉清目秀的村团支部书记得平素就少言少语,此时更是无话。他挥挥手,抢先跳下河西圩,队员们一个也没迟疑,紧跟着跳进滔滔白浪中。他们从水下摸上来一块又一块片石,垒在大坝的基座上。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机械的动作。突击队为数万人的生命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这是7月1日,党的生日。
此时风潇潇,电闪闪。
夜幕四合,王诗超回到家——三间草屋。爸爸、妈妈过来了,心疼地看着儿子:“吃点吧!”儿子摇摇头,他的眼睛已困得睁不开。
“不好了,电灌站的机器出毛病了,快来人潜下水去打坝呀!”喊声穿过夜色钻进漏雨的草屋。刚坐下的王诗超一蹦而起,披上刚拧掉水的衬衣说“我去去就回。”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奔上大坝,重新跃进冰冷的水里,一次又一次潜至水底,摸着坝壁加固堤坝。这一去又是一天一夜,坝体厚实了,王诗超才跌跌撞撞地朝回走。
此时,风潇潇,雷轰鸣。
路上,王诗超碰上团支部值班巡埂的人,得知人手不够,转身又走进了巡埂的队列。
7月3日早晨7时30分,王诗超已经全身表紫,他第二次朝家里走去。
到家门口发现,家已经不存在。漏雨的草屋已被洪水冲倒,父母栖身邻人家。
望着脸色发灰的诗超,妈妈难过地走出门,借来3个鸡蛋。
王诗超躺下了,躺在一块铺板上,只有他才知道自己有多疲惫。
妈妈捧过来冒着热气的鸡蛋汤。
王诗超却再也不能起来喝一口了。他的眉头紧锁着,28岁的王诗超带着对生活的满腹牵挂走了,铺板上积满了他身上流下的水。
此时,风潇潇,雨凄凄。据见到王诗超遗容的人说,他躺在铺板上的身体伸展着。
19、第1、2段的主要描写手法及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3段为什么要另起一段?
23、如何理解“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有多疲惫”?
24、将本文分为四个层次。请在原文中用“|”标出。
25、本文曾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请分析获奖原因。
26、如何理解“这便是团支部书记王诗超人生的最后的一个画面”?
参考答案
1~2略 3、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4、2413 5、B 6、拟人 对偶 7、替罪羊 千里马 丧家犬 铁公鸡 8、略 9 删去“使”; 10、开发 建设; 变为绿洲,盛开绚丽的花朵,高楼林立等 11、C 12、表明事故的严重程度 准确说明灾难发生处 13、散落 水域 观看 14、略 15、速度和高度;燃烧状态;坠毁状态;散落面;持续时间。16、三倍 五英尺 20英里 17、有必要,因为这是一次“最严重”的事故,全球至为关注,详细报道以助于大家全面了解 18、航天飞机变为巨大的火球 19、场面描写,表现王诗超在危险面前奋勇当先的先锋锋作用 20、强调 交待事件发生的时间,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深思,暗示王诗超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 23、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疲惫至极,暗示生命垂危 24、1~5/6~8/9~13/14~17 25、从内容、语言、结构、思想等方面任选一个或几个角度谈即可 26、这里讲述的是他生命最后的故事
真正的英雄·能力训练
练一练
1.给加粗字注音。
余暇( ) 阴霾( ) 疆域( )
孜孜不倦( ) 梦寐以求( )
2.你对课文了解吗?
(1)演讲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几个方面?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从写作思路来看,本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内容是什么?
3.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写: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
1.全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后两部分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3.里根总统是如何在演讲中给自己定位的?
读一读
课内阅读: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七位“挑战者”,记住他们活着的时候给熟悉他们的人们带来的生机、爱和欢乐,给祖国带来的骄傲。
1.解词。
锲而不舍:
2.“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说说理由。
课外阅读:
生命的三分之一
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义,这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提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当然很困难;但是,大体上看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看他对待劳动、工作等等的态度如何,也就不难对这个人的存在的意义作出适当的估计了。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
班固写的《汉书·食货志》上有下面的记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这几句读起来很奇怪,怎么一月能有四十五天呢?再看原文底下颜师古做了注解,他说:“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
这就很清楚了。原来我国的古人不但比西方各国的人更早地懂得科学地、合理地计算劳动日;而且我们的古人老早就知道对于日班和夜班的计算方法。
一个月本来只有三十天,古人把每个夜晚的时间算做半日,就多了十五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夜晚的时间实际上不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吗?
对于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但历代的劳动人民如此重视,而且有许多大政治家也十分重视。班固在《汉书·刑法志》里还写道:
“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
有的人一听说秦始皇就不喜欢他,其实秦始皇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班固对他也还有一些公平的评价。这里写的是秦始皇在夜间看书学习的情形。
据刘向的《说苑》所载,春秋战国时有许多国君都很注意学习。如: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在这里,师旷劝七十岁的晋平公点灯夜读,拼命抢时间,争取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至于继续浪费,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北史·吕思礼传》记载这个北周大政治家生平勤学的情形是:
“虽务兼军国,而手不释卷。昼理政事,夜即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
光是烛灰一夜就有几升之多,可见他夜读何等勤奋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为什么古人对于夜晚的时间都这样重视,不肯轻易放过呢?我认为这就是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态度,这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我之所以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同志们做这样的谈话,目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
1.给加粗字注音。
所载( ) 炳烛( )( )
2.文中的“生命的三分之一”指的是哪一部分时间?
3.第二段开头一句中的“古来”换成“古往今来”行不行?为什么?
4.作者创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5.你读了本文受到哪些启发?
写一写
《真正的英雄》表达如此丰富、感情如此强烈,请将课文中的好句子摘抄下来,并学会运用。
参考答案
练一练
1.略
2.(1)演讲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两个方面:悲痛和力量。
(2)总—分—总的写作思路。从写作思路角度来看,本文又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前四段,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第二部分,中间九段,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第三部分,最后八段,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3.略
议一议
1.从感情脉络来看,全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悲痛是因为英雄已死,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演讲者字里行间处处表达了这种悲痛、哀悼之情。但是,人类不能永远悲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应该注意的是,演讲者表达的这两种感情在课文中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水乳交融的。更恰当地说,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又不是仅停留于悲痛,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这一出航天悲剧的结果不是让人们害怕,而是鼓舞,使后继者更加奋然前行。
2.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3.这样的演讲,不是公文性的客套话,不是高高在上的领袖对他统治下的子民的居高临下的评价和盖棺定论。演讲者在演讲中有着双重身份,一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总统,二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因为是总统,所以他要代表人民说话,要赋予演讲以普遍的意义;因为是人民中的一员,所以他并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比别人高,而是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这些真正的英雄。作者抓住英雄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追忆,使人感到,这些英雄原来也是活生生的平凡人。总统对每一位宇航员都非常熟悉,正因如此,他的演讲才是感人的,平易近人的,发自内心的,而非客套的。
读一读
课内阅读:
1.略
2.只要说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就可以了。
3.略
课外阅读:
1.略
2.夜晚
3.不行。“古来”是与下文所列举的古代人物事例相照应的。而下文没有举今的事例,所以不能换成“古往今来”。
4.引起读者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应该有效地利用夜晚的时间认真学习,提高自己。能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延长了生命的三分之一。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