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17课 抗战胜利与中共七大的召开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17课 抗战胜利与中共七大的召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4 14:4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7课 抗战胜利与中共七大的召开
1.指挥百团大战的将领是
(
B
)
A.朱德
B.彭德怀
C.贺龙
D.邓小平
[提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副总指挥是彭德怀,百团大战是在他的指挥下进行的。]
2.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发生于1937年9月的
(
A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七七事变
[提示: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3.取得抗日战争以来重大胜利的台儿庄战役发生在
(
C
)
A.山西
B.河北
C.山东
D.河南
[提示: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台儿庄位于山东省。]21·cn·jy·com
4.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
(C
)
A.张学良
B.佟麟阁
C.李宗仁
D.林彪
[提示: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李宗仁。]
5.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中国军队英勇抗击,将日军阻击在
(
D
)
①山东临沂
②山东枣庄
③山东台儿庄
④山东青岛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6.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三五九旅组成的南下支队在南下的途中于湖南湘潭射埠张贴的一张布告。这张布告的内容以通俗、明快的诗句,反映和宣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
“去年湖南沦陷,日军肆虐横行,
皆因抵抗不力,政府抛弃人民。
本军奉命援湘,消灭万恶敌人,
实行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好人。
……独裁贻误国事,专制违反民心。
……实行三民主义,恢复中山精神。
……中国有共产党,华北有八路军。
遍布大江南北,则有新四大军。……”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皆因抵抗不力,政府抛弃人民”指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实行的什么政策
答:材料中的“皆因抵抗不力,政府抛弃人民”指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的政策。
(2)材料中的“实行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好人”指抗日战争中的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材料中的“实行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好人”指抗日战争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1
cnjy
com
(3)“实行三民主义,恢复中山精神”中的“三民主义”在历史上是谁最先提出的 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民主义”在历史上有什么发展变化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是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最先提出的。其具体内容为: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②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
7.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举办了一场有关抗战的图片展。其中的两张图片展显了李宗仁、彭德怀指挥抗日战争中两次著名战役时的潇洒英姿,让同学们叹服不已。你知道他们分别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
请你为这两张图片分别写一份解说词,对他们指挥的战役作一下介绍。(写作要求:①解说词的文字要流畅,内容包括:时问、地点、经过、影响等。②文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要准确无误,字数不少于200字)
(1)台儿庄战役的解说词:李宗仁指挥的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坂垣第五师团和矶谷第十师团,约九个联队,侵入山东南部,企图与从南京、镇江、芜湖渡江北上的南线侵华日军南下夹击徐州。李宗仁指挥国民革命军40万人在台儿庄进行英勇抵抗。中国军队与攻入台儿庄的日军反复巷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实力。中国军队集中40万优势兵力包围日军矶谷师团,并击退从临沂赶来增援的坂垣师团一部,到4月6日,取得了歼灭日军万余人的重大胜利。这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
(2)百团大战的解说词:彭德怀指挥的是百团大战。1940年8月,彭德怀领导了百团大战。其目的是粉碎日本侵略者对根据地的“囚笼政策”。作战的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八路军lOO多个团参加了战斗。八路军在华北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战绩辉煌。八路军战斗达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敌人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敌人据点近3000个。
8.1945年8月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国家是
(
B
)
A.苏联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提示;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出原子弹的国家。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9.1945年遭到原子弹袭击的两座日本城市是
(
C
)
①广岛
②东京
③名古屋
④长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下列国家,于1945年,发表对日宣战声明,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给予毁灭性打击的是
(
B
)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法国
[提示:根据雅尔塔会议的规定,苏联要在欧洲战场结束后三个月对日作战。苏联于1945年8月发表对日宣战声明,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
11.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D
)
A.1937年7月7日
B.1921年7月
C.1931年9月18日D.1945年8月15日
[提示:1937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间;1921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时间;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时间。]www-2-1-cnjy-com
12.下列地区,被日本割占五十年之久,于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C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东北
[提示: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9年;东北于1931年被日本占领,到抗日战争胜利时,被日本占领了14年;台湾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被日本割占,到1945年回归祖国怀抱,期间经过50年。]
13.下列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是
(
D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一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4.抗日根据地开始局部反攻是在
(
D
)
A.1924~1927年
B.1927~1937年
C.1946~1949年
D.1945年初~1945年8月
[提示:1924~1927年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6~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21教育网
15.阅读下列材料: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有人出了这样一道谜语题:“小日本投降(猜一中国古代名人)。”猜谜者答案众多:有人猜屈原(意思是日本投降是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有人猜苏武(意思为日本投降是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所致);有人猜毛遂(意思为日本投降是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武装和人民群众奋战的结果)。
请回答:
(1)猜“屈原”的人和猜“苏武”的人在思想上分别倾向于共产党和国民党中的哪一个派别
答:猜屈原的人倾向于国民党的亲美派;猜苏武的人倾向于共产党的亲苏派。
(2)你认为哪一个答案比较准确 说明理由。
答:猜“毛遂”的人比较正确。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全面分析一下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①由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总方针。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对粉碎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方针以及牵制日军起了重要作用。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⑥抗日战争是一场反侵略反压迫的正义战争。
16.(开放题)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面几种说法你同意吗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2)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持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3)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答:这几种说法都正确。(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3)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7.阅读下列材料: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的罪行翻案,如“教科书”事件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几次参拜供奉着战争罪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的强烈抗议。
请回答:
(1)近代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甲午中日战争和1937~1945年的全面侵华战争。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以日本侵华战争中的罪行为例,批驳日本右翼势力以及小泉的所作所为。
答: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有;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两万余人。②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30多万居民。③日军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活人作人体试验。④日军在中国的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制造了大量的无人区。⑤日军在中国每占领一个地区,就抢劫当地的银行或工矿企业。⑥日本在其教科书上千方百计地掩盖日本帝国主义当年的凶残暴行,妄图割断年轻一代对这段人类惨痛历史的深刻认识,这说明它不敢正视历史并且美化侵略,反映出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正不断抬头。
18.阅读下列材料: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请回答:
(1)“一个外国人”指谁 他是哪国人
答:“一个外国人”指的是白求恩大夫。加拿大人。
(2)“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指什么?
答:“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指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3)请你介绍一下他的先进事迹。
答:白求恩大夫率领医疗队支援中国的抗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材料二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注:延安召开重要会议的中央大礼堂在延安的清凉山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与哪次会议有关
答:材料一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
(2)此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答: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3)在此次会上毛泽东作了什么报告
答: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4)材料一中的“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标志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5)材料二中的诗是陈毅在此次会议闭幕时写的,其中的“八载干戈”指什么 “仗延安”的原因是什么
答:“八载干戈”指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因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21cnjy.com
近年中考试题
1.(2005·荆州)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
B
)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百团大战后
D.中共七大召开以后
[提示: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影响的掌握情况,九一八事变后,中日的民族矛盾开始向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地位转化;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中共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2005·自贡)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占领沈阳城的事件称为
(
B
)
A.皇姑屯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
3.(2005·自贡)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D
)
A.与红军联合
B.推翻蒋介石的统治
c.逼迫亲日派投降
D.逼迫蒋介石抗日
4.(2005·哈尔滨)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政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C
)
A.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加剧
B.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
D.国民党政权内部的分化
5.(2005·天门)2005年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近60年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
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
B
)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提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间是1937~1945年。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911年;抗日战争的时间是1937~1945年;北伐战争的时间是1926~1927年,发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解放战争的时间是1946~1949年。]
6.(2005·金华)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C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一·二八事变的爆发
C.七七事变的爆发
D.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7.(2005·富阳)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四次事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A.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八一三事变
B.一·二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八一三事变
卢沟桥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八一三事变
[提示: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一二八事变发生于1932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八一三事变发生于1937年8月13日。]
8.(2005·重庆)1945年,为了争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次全国代表大会
(
D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提示: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制定了统一战线的方针。]
9.(2005·黄冈)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10.(2005·徐州)阅读下列材料:
侵华日军自述
(1931年9月)18日夜,弯月挂起,高粱地黑压压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湖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个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日本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回忆
请回答:
(1)这份日军的回忆录是对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哪一个历史事件的回忆
答:这份日军的回忆录是对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柳条湖事件的描绘。
(2)这个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
答:这个事件的真相是日本炸毁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九一八事变。
(3)面对日本的挑衅,当时的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答:面对日本的挑衅,当时的中国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结果:①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制造的借口.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熏要步骤。此后,中日的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日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敌人;抗日救亡在这一时期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问题,成为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历史使命。②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兴起抗日救亡运动,东北人民首先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国内战争逐步转向民族解放战争。③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蒋介石从其阶级利益出发,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这一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导致了东北三省的迅速沦亡,加剧了民族危机。
11.(2005·重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5年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对卢沟桥事变作了这样的叙述: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材料二
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就是要把对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绝不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希望日方能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2005年4月23日胡锦涛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新版教科书(送审本)认为卢沟桥事变是由哪方挑起的。
答:日本新版教科书(送审本)认为卢沟桥事变是由中国一方挑起的。
(2)根据真实的历史,简述日本是怎样制造卢沟桥事变的。
答:13本制造卢沟桥事变的真相: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以北1公里处的龙王庙,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蓄意挑衅。23时左_右,忽有枪声数响发于宛平城(今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镇)东,城内守军立即严密注意。24时,13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向北平市政府提出交涉,诡称日军在“演习”中,仿佛听到宛平城内发出枪声,在纷乱中失落日兵一名,日军今夜要进城搜查,遭到北平当局严词拒绝。双方派出代表由北平市前往宛平城调查。当双方代表正在宛平城内会商调查之际,日军向城内开枪开炮。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1lO旅旅长何基沣、129团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广大官兵英勇杀敌,打退日军数次进攻,击毙日军大队长一木清直。
(3)日本新版教科书(送审本)对卢沟桥事变的不实叙述,反映日本对侵略中国的历史持什么态度
答:日本右翼分子试图掩盖历史真相,颠倒黑白,以掩盖其战争罪行。
(4)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锦涛主席认为日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
答:胡锦涛主席认为日本应该把发动侵略战争的反省落到实处,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不应该做有损其他国家民族感情的事情。
12.(2005.吉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抗日歌曲《松花江上》
材料二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www.21-cn-jy.com
——《卢沟桥歌》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与日本制造的哪两次侵华事件有关
答:材料一反映的是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材料二反映的是1937年7月7
13爆发的卢沟桥事变。
(2)在“国家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写出其初步形成和正式建立的标志。
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1
2月12
13爆发的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3)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个演讲题目。
答:略。
13.(2005.扬州)阅读下列材料:
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六千六百千克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
请回答:
(1)“和平大钟”为什么撞响66声
答:“和平大钟”敲响66声是为了纪念抗13战争爆发66周年。(2003年是抗日战争爆发66周年)
(2)谈谈你的感想。
答:我们中学生作为新的一代,要牢记历史,努力学习.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奋斗。
14.(2005·台州)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晤。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第一次握手。有媒体称,连战访问将迎来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
请联系前两次国共合作,完成下表:
政治基础
标志
目标
第一次国共合作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救国
期盼中的第三次国共合作
一个中国
胡连会晤
答:新三民主义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
15.(2005·江西)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请回答: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哪些国家已经进行了反法西斯斗争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已经进行了反法西斯斗争。
(2)1944~1945年间,为了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合作 各举一例说明。
答:政治上:召开了波茨坦会议。军事上:苏联对13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本关东军。
(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由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总方针。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对粉碎13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方针以及牵制日军起了重要作用。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对抗13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⑥抗日战争是一场反侵略反压迫的正义战争。
(4)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答:要时时刻刻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活动,反对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提倡世界和平用和平手段解决世界的冲突与争端。
16.(2005·南宁)2005年既是清朝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请回答:
(1)试举两例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狂潮和由此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
答:①1898年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②1900年春,在京津地区掀起的义和团运动。
(2)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 2-1-c-n-j-y
答:局部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全面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国共两党于1937年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用史实说明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什么关系。面对今天人类社会要解决的环保、禁毒、反恐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答:中国与美、英、苏等国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抗击了大部分日军,歼灭日军、伪军200多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为打败法西斯贡献了巨大力量。我们要发扬反法西斯的团结精神,各国之问互通有无,努力合作。
17.(2004·呼和浩特)中国进入全国性抗日战争时期的标志是
(
A
)
A.卢沟桥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8.(2004·河南)1938年,国民政府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D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9.(2004·十堰)下列哪一事件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
A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中共召开七大
20.(2004·聊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的上述通电是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
(
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1.(2004·常德)抗日战争时期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
B
)
A.采取游击战还是阵地战
B.依靠哪些力量抗战
C.采取哪些方法抗战
D.在正面战场还是在敌后战场抗日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抗13战争时期两条抗战路线的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国民党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22.(2004·河北)下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
D
)
A.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23.(2004·资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在一节历史复习课上,王岚同学对此问题的归纳,正确的是
(
D
)21·世纪
教育网
A.1930年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在辽宁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命令东北军坚决抵抗日军的侵略
C.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沈阳建立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D.1937年日本在东北成立“满洲重工业开发公司”,掠夺东北的战略物资
[提示:1931年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在辽宁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命令东北军实行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4.(2004·桂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如果你编写《西安事变》的课本剧,下列历史人物中不可能出现在西安事变谈判的场景有
(
C
)【版权所有:21教育】
A.张学良
B.蒋介石
C.毛泽东
D.周恩来
[提示:张学良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蒋介石是西安事变的“兵谏”对象;周恩来是中共派到西安帮助张、杨与蒋介石谈判的代表。]
25.(2004·湖州)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
A
)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中国的土地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C.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加剧
D.长征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26.(2004.武汉)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最重大胜利的指挥者是
(
B
)
A.谢晋元
B.李宗仁
C.顾祝同
D.张自忠
27.(2004·桂林)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面对强敌众志成城,团结御侮,共赴国难。请你指出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8.(2004·山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D
)
A.1937年7月8日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B.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主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D.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提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9.(2004·广州)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
)
A.平型关大捷
B.徐州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30.(2004.安徽)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的直接原因是
(
B
)
A.掠夺中国东北的丰富资源
B.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
C.占领亚洲,称霸世界
D.国民党反动派正全力“围剿”红军
[提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沉重的打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国内改革的道路,另一方面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对外侵略转嫁危机的法西斯道路。这一时期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转嫁其国内危机的具体表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1.(2004.山东)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
A.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和周恩来等的努力
B.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的爱国热情和行动
C.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积极奔走营救蒋介石
D.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32.(2004·湟中)今年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59周年纪念日,学校布置同学们利用暑假举办一次“纪念抗战胜利59周年”主题活动。21
cnjy
com
请你策划完成下面两件事情:
(1)为纪念活动拟写一幅标语。(要求以健康的情感和价值观撰写)
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2)纪念活动中有一项是安排同学们到抗日烈士的陵墓去扫墓。请你代表大家以简洁、富有哲理的话语设计一份墓志铭,以便在活动结束后篆刻在烈士的墓碑上。(注:墓志铭,通常是指篆刻在墓碑上,记载墓碑主人生平事迹或歌颂其功德的文字)
答:宁当战死鬼,不作亡国奴!革命烈士某某永垂不朽!
33.(2004·安徽)2003年8月4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生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毒剂伤人事件,导致我国44名公民受害,其中伤势最重的李贵珍死亡。2004年元旦,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又一次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激起中国人民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愤慨。请你以“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为主题,提笔给你的同龄人——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告诉他们你知道的日本军国主义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心愿。
答:略。
34.(2004·武汉)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C
)
A.都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
B.都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C.都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
D.在两次合作中孙中山都起了重要作用
[提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斗争对象是北洋军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斗争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抗日救国,孙中山领导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时孙中山已经逝世。]
35.(2004·聊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下列城市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时间最长的是
(
A
)
A.沈阳
B.北平
C.南京
D.武汉
[提示;日军占领沈阳的时间是1931年,而日军占领南京、武汉、北平的时间分别是1937或1938年。]
36.(2004·武汉)张学良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他发动西安事变的基本用意是
(
B
)
A.反蒋抗日
B.逼蒋抗日
C.联蒋抗日
D.反蒋降日
[提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迫其抗日。]
37.(2004·潍坊)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中国东北军民的亡国之痛和期盼光复故地的思乡之情。它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
)2·1·c·n·j·y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8.(2004·芜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它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它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认为,日军在1937年南京攻克战中,杀害了20多万名中国民众。但是,根据当时的资料,南京的人口那时只有20万,在日军攻占南京一个月后,人口增加到25万。除此之外,这个事件的疑点很多,其争论持续至今,因为在战争中即使杀了一些人也不算大屠杀。”
——日本政府审订通过的由右翼学者编撰的教科书
请回答:
(1)日本的“第一个老师”是谁 日本在古代史上向它的第一个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其意义。【来源:21cnj
y.co
m】
答:日本的“第一个老师”是中国。改革的名称是“大化改新”,通过“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2)材料一中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它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什么战争 “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指什么条约
答: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它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3)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歪曲了该事件的历史真相,请你简述该事件当时的实际情况。
答: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是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的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侵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烧杀抢掠,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并焚尸灭迹的有十九万多人;被零散屠杀,尸体经慈善机构掩埋的有十五万多人,总共有三十多万人丧生。在南京城郊,侵略军大肆洗劫机关、仓库、商店、民宅、村舍,古玩文物、鸡鸭猪牛、粮食蔬菜,无所不抢。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日军烧毁。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4)结合材料一和有关时事(如日本首相小泉今年又参拜靖国神社等),谈谈你对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感想。
答:①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②我们要牢记国耻,努力学习,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祖国而努力。③目前,我们依然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的和平。
39.(2004·漳州)阅读下列材料:
对于50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像一个活白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他。在近代史中,如果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
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
——《世纪老人张学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出张学良在近代史上两大主要功绩及其影响。
答:①1928年,东北易帜,使日本帝国主义分裂中国东北的企图破产,使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②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赴国难、联合抗日奠定了基础。
(2)结合张学良的功绩谈谈你的看法。
答:①张学良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将领。②1928年底,张学良决定服从国民政府的统治,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宣布“东北易帜”,从此使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使日本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彻底失败,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它的和平解决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赴国难,联合抗日奠定了基础。④但由于其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始终服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命令,在历史上也犯有错误。例如九一八事变后,执行蒋介石卖国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沦陷。
40.(2004·娄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日军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水淹、火烧等残忍手段杀害中国军民。在紫金山上,日军活埋了3000多难民;在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射死5700多名中国人,然后
用煤油焚尸灭迹……有两个日本少尉甚至展开杀人竞赛,看谁先杀满100人。德国人拉贝目睹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在他的日记中写道:“通往下关的中山北路上横尸遍野……挹江门被炮火打得千疮百孔,城门前到处是成堆的尸体。”
材料二
1938年,日本首相提出了“近卫三原则”,即“共谋实现互相善邻友好,共同防共与经济合作”,以引诱国民政府投降,结果国民党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政权。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使两座城市化为废墟,死伤人数达30多万人。苏联也对日宣战,共击毙日军8万多人,迫使59万人缴械投降。与此同时中国军民展开了全面反击,迫使日军投降,抗战胜利了。
请回答:
(1)看了材料一,你的感想如何
答:看了材料一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战争中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我们要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了什么阶段?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的亲日派是谁。
答:抗日战争已进入了“相持阶段”。在南京建立伪同民政府的亲日派是汪精卫。
(3)根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足:①由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总方针。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对粉碎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方针以及牵制日军起了重要作用。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⑥抗日战争是一场反侵略反压迫的正义战争。
41.(2004.济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请回答:
(1)材料一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屈辱条约的主要内容。请问,这个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答:《马关条约》。
(2)200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多少周年
答: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10周年。
(3)请你至少举出两位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清军中涌现出的著名爱国将领。
答: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清军中涌现出的著名爱国将领有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任选两位)。
(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罪行铁证如山。请你至少举出日本侵华期间制造的两例事变或事件名称,以驳斥日本极右势力否认侵华历史的罪行。
答: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42.(2004·青海)歌曲《松花江上》是20世纪30年代的流行歌曲,歌中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的“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提示:此题以歌曲《松花江上》的歌词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掌握情况。]
43.(2004·吉林)评价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依据的主要史实是
(
C
)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②东北易帜③西安事变④重庆谈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提示:东北易帜,使日本帝国主义分裂中国东北的企图破产,使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赴国难、联合抗日奠定了基础。]
44.(2004·黄冈)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
A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提示: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淞沪会战以国民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45.(2004·西宁)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D
)
A.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B.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提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又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赴国难、联合抗日奠定了基础。]
46.(2003.益阳)1940年,指挥八路军对日进行百团大战的将领是
(
A
)
A.彭德怀
B.朱德
C.陈毅
D.林彪
[提示:百团大战的指挥将领是八路军的副总指挥彭德怀。]
47.(2003·济南)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事变有
(
C
)
①皇姑屯事件
②九一八事变
③一·二八事变
④七七事变⑤八一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提示: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军队因为张作霖不答应日本的侵略要求,而对张作霖采取的暗杀行动。]
48.(2003·桂林)2002年,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高中历史教科书,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改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否定“南京大屠杀”,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今年初日本的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了供奉着日本战犯的靖国神社,并扬言每年都会参拜。小泉的行径,立即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请你举出三个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事件或惨案,控诉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你认为怎样才能使21世纪的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出处:21教育名师】
答:(1)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任选三项)
(2)①日本要认识到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②我们要牢记国耻,努力学习,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祖国而努力。③目前,我们依然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活动,争取世界的和平。④日本应该把发动侵略战争的反省落到实处,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不应该做有损其他国家民族感情的事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