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2-15 13:21:5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A物质与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那么ag A和bg B发生反应生成C的质量是( )21教育网
A.一定等于(a+b)g B.一定大于(a+b)g
C.一定小于(a+b)g D.一定不大于(a+b)g
2.有一反应2A+3B=2C,其中A和C如图所示的质量关系,当有20g C生成时,消耗B的质量为( )2-1-c-n-j-y
A.10g B.5g C.15g D.13g
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将2g氢气在20g氧气中燃烧,生成18g水
B.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mL
C.将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
D.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溶液质量减轻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
B.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食盐溶液
C.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
D.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
5.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物质的种类 D.元素的化合价
6.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B.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
7.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 ”和“ ”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__(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9.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10.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_______的质量.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一课一练 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解析】木炭燃烧生的CO2扩散到空气中故其质量减轻了
5.【答案】A
6.【答案】A
【解析】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固体质量增加,故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解在溶液中,故固体质量不断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和,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增加,故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减少,故丙是反应物.2·1·c·n·j·y
A、充分反应后,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等于生成甲、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丙,生成物是甲和乙,根据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无法确定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化学反应中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丙,生成物是甲和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分解,D,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9.【答案】(2)镁带燃烧时有一缕白烟(为生成的氧化镁)向空气中扩散,造成氧化镁的损失;镁带燃烧时夹镁带的坩埚钳上有—层白色粉末,此粉末为氧化镁,也造成氧化镁的损失21·世纪*教育网
10.【答案】(1)B、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2)2Mg+O2 2MgO;参加反应的氧气.(3)部分生成物散逸到空气中www-2-1-cnjy-com
【解析】解:(1)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
(2)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3)通过观察可知,镁燃烧时,一部分生成的氧化镁扩散到了空气中,会导致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多个实验所需的器具及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结果是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
木炭燃烧成为灰烬,质量如何变化?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质量如何变化?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二、新课学习
活动天地: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具有什么关系呢?www.21-cn-jy.com
1.你同意下图两位同学中哪一位的观点?
男:过氧化氢分解了,分子变了,质量当然也就变了!
女:质量怎么会变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了,但是原子没有改变,质量应该不变吧?
[同意女同学的观点]
小丽同学用如下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
[丙正确,因为原子没有改变和得失]
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水和氧气的质量是否相等?
[相等]
在上述活动中,可能你对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已经做出了推测。那么,如何设计实验来检验这一推测是否正确?2-1-c-n-j-y
实验探究: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锥形瓶、酒精灯、橡皮塞、导管、试管夹、玻璃棒、塑料袋(或气球)、细线、细沙、放大镜、火柴;盐酸、大理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白磷等。21*cnjy*com
实验步骤:
1.确定一个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下列反应可供你选择,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你熟悉的反应。
(1)盐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CaCl2)。
(2)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硫酸铜(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和氢氧化铜〔Cu(OH)2〕。【出处:21教育名师】
(3)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
我们不同的小组可以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还要考虑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同时还要考虑怎样使反应发生、在哪里发生,需要哪些仪器、药品等。21*cnjy*com
2.确定实验操作步骤并进行实验
我们提供几个视频供大家参考:
播放视频:
(1)盐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
这个反应进行时的现象是什么?
[产生大量气泡]
这个反应我们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进行表达:
盐酸+ 碳酸钙 → 氯化钙 + 水+二氧化碳
大家做完实验了吗?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1.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也可以用如图装置,玻璃管上为何系一个气球?
[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CO2,锥形瓶内压强增大,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内气体膨胀,也会导致瓶内压强增大,如不系一小气球,有可能使锥形瓶的瓶塞弹出从而造成实验失败。]
2.这个实验如果失败,最常见的原因应是什么?
[装置漏气]
播放视频:
(2)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
这个反应进行时的现象是什么?
[有蓝色絮状沉淀]
这个反应我们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进行表达:
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大家做完实验了吗?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这个反应进行时的现象是什么?
[有蓝色絮状沉淀]
你能总结出这个实验的大体步骤吗?
[1.烧杯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和在试管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2.调平天平,观察数据
3.两种溶液混合后,观察数据]
这个实验中用到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用到硫酸铜有毒性,所以选择这个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防护。
1.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2.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3.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播放视频:
(3)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这个反应进行时的现象是什么?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这个反应我们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进行表达:
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大家做完实验了吗?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1.玻璃管上不套气球,天平仍会平衡吗?为什么?
[不平衡,因为白磷与氧气的总质量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相等,但有部分五氧化二磷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不平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白磷燃烧的实验中,锥形瓶底为何要铺一层细沙?
[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不铺细沙易使锥形瓶底炸裂。]
3.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1cnjy.com
视频: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告诉我们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种类而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两个关键性的词语,就是参加化学反应和生成的各物质。对整个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如下:
1.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21·cn·jy·com
3.“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多识一点: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l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发现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www-2-1-cnjy-com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金属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实验,都得到相同结果。但这一发现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来源:21cnj*y.co*m】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利用当时比较精确的称量仪器,在密封容器里进行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的煅烧实验,研究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得到以下结论: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后来,科学家们用更先进的测量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更高的定量实验,确认拉瓦锡的结论是正确的,使这一结论得到公认。【版权所有:21教育】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使得化学科学由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交流共享: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呢?请你根据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视频:质量守恒的原因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1教育网
也就是说质量守恒的实质是: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真的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这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吗?
[遵守,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去了,故蜡烛的质量变小了.]
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个五二一规律它就是:
五个不变:
元素种类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两个一定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
微观:分子的种类
一个可能变:
分子的数目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C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湿衣服晒干,质量变小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2.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16_克氧气参加了反应。
3.在化学反应前后,总数可能改变的粒子是( D )
A.质子 B.原子 C.电子 D.分子
4.如图:加热铜丝,是否会保持平衡?
[不会保持平衡,因为加热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向右偏]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2.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1·c·n·j·y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作业布置】
1.P104挑战自我
2.请到图书馆或登录互联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新课标中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本节课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探究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节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21·世纪*教育网
本节首先以依托现实情境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将学习主题引导到定量认识化学反应上来;然后以“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为例,让学生推测、讨论“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启发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有关分子、原子和元素的知识分析得出“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结论,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并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最后,通过交流讨论,用微粒观解释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的本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鲁教版 九年级全册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导入新课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木炭燃烧成为灰烬,质量如何变化?
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质量如何变化?
活动天地
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具有什么关系呢?
你同意下图两位同学中哪一位的观点?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氧气
过氧化氢分解了,分子变了,质量当然也就变了
质量怎么会变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了,但是原子没有改变,质量应该不变吧?

活动天地
用如下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
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水和氧气的质量是否相等?

+

+

+

相等
实验探究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锥形瓶、酒精灯、橡皮塞、导管、试管夹、玻璃棒、塑料袋(或气球)、细线、细沙、放大镜、火柴;盐酸、大理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白磷等。
首先要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其次要考虑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同时还要考虑怎样使反应发生、在哪里发生,需要哪些仪器、药品等。
新课学习
(1)盐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
盐酸+ 碳酸钙 → 氯化钙 + 水+二氧化碳
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新课学习
1.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也可以用如图装置,玻璃管上为何系一个气球?
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CO2,锥形瓶内压强增大,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内气体膨胀,也会导致瓶内压强增大,如不系一小气球,有可能使锥形瓶的瓶塞弹出从而造成实验失败。
2.这个实验如果失败,最常见的原因应是什么?
装置漏气
新课学习
(2)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
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有蓝色絮状沉淀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新课学习
1.烧杯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和在试管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2.调平天平,观察数据
3.两种溶液混合后,观察数据
1.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2.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3.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你能总结出这个实验的大体步骤吗?
注意事项
新课学习
(3)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新课学习
1.玻璃管上不套气球,天平仍会平衡吗?为什么?
不平衡,因为白磷与氧气的总质量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相等,但有部分五氧化二磷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不平衡。
2.白磷燃烧的实验中,锥形瓶底为何要铺一层细沙?
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不铺细沙易使锥形瓶底炸裂。
3.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多识一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种类而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
新课学习
1.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
3.“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多识一点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l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发现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HgO
Hg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金属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多识一点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利用当时比较精确的称量仪器,在密封容器里进行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的煅烧实验,研究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得到以下结论: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HgO
Hg
空气

交流共享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呢?
新课学习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的实质: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新课学习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遵守,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去了,故蜡烛的质量变小了.
新课学习
一个可能变:
“五二一”规律
五个不变:
元素种类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分子的数目
宏观:物质的种类
微观:分子的种类
两个一定变: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湿衣服晒干,质量变小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2.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克氧气参加了反应。
C
16
课堂练习
4.加热铜丝,是否会保持平衡?
3.在化学反应前后,总数可能改变的粒子是( )
A.质子 B.原子 C.电子 D.分子
不会保持平衡,因为加热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向右偏
D
课堂小结
1. 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2.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业布置
P104挑战自我
请到图书馆或登录互联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的实质: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