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山歌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唱山歌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14 16:2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唱山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唱山歌》,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歌文化的积极情感。
过程与方法:结合听、赏、唱、讨论、演的学习活动,切身感受壮族山歌的特点及艺术魅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掌握一字多音的唱词,了解壮族对歌特点进行对唱。
2教材分析
《唱山歌》是电影《刘三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壮族民歌精品。
节拍为2/4拍,一段体结构,f小调六声民族徵调式,歌曲共两个乐句,分别为(1~8小节)的第一乐句,和带扩充的(9~19)的第二乐句。一字多音的唱词多以小三,大二度音程进行,配以附点为主的节奏型及起伏的旋律音高,使得旋律优美委婉。通过学习《唱山歌》使学生体会影片美与丑,善与恶的斗争,感知音乐的不同体裁,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图片激趣
课前通过欣赏桂林山水图片,以桂林的美引出刘三姐,激发学生跟刘三姐一起唱山歌。
简介桂林壮族,通过刘三姐导出电影《刘三姐》中插曲《唱山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图片和简介壮族与刘三姐导出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感受音乐,学唱歌曲
初听歌曲,感受速度与情绪。
(设计意图:在体验音乐情绪中,感受音乐。)
聆听教师范唱,找出歌曲中相似的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教师范唱,找出歌曲中相似的旋律,有助于更好地学习歌曲。)
找出歌曲中一字多音的地方。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这首歌的重点一字多音之一特点。)
再一次聆听歌曲,感受一字多音的特点。
学唱第1、3相似句。
⑴跟着老师的琴分别视唱曲谱,找出不同。
⑵找出变换拍子。
⑶两个“哎”字的时值长短的把握。
⑷师生分角色随琴唱这两句(师唱前面,生接“哎”字。)
⑸完整唱第1和第3句。
学唱第2、4相似句。
⑴跟着老师的琴分别视唱曲谱,找出不同。
⑵分别唱这两句完全相同部分。
⑶换气记号的处理。
⑷结尾用走阶梯的形式分辨不同的弯又多。
(设计意图:用找出歌曲旋律不同的方式分别进行学习,使学生更好地解决歌曲的重难点。学唱歌曲)
完整轻声的演唱歌曲。
活动3【练习】探究学习,表现音乐
分析情感,随琴有感情演唱歌曲。
分两组进行讨论,设计演唱形式,进行表现。
⑴男女接力
⑵一领众合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更准确的演唱歌曲,并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
意识。)
活动4【活动】扩展延伸,知识升华
1、简介“歌圩”
2、欣赏壮族对歌的视频,说其特点。
3、师用对歌的形式提出问题考考学生的智慧。
4、用最饱满的的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了解壮族盛大的活动“歌圩”和壮族最有特点的对歌,从而增进学生对壮族歌曲的喜爱之情,给学生意犹未尽的感觉。)21教育网
课堂小结:1、谈谈收获。
2、在歌声中结束音乐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