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山歌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唱山歌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14 16:2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唱山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传说中的刘三姐
,并聆听她的经典作品《对山歌》,在聆听,跟唱和编创中,领略山歌的独特魅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感受壮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和音乐形式。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
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歌曲中一字多音、变换拍子、连音线、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和演唱。
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激趣导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带领学生在音乐中自由的律动。
谈话:
教师: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五十六朵花和歌曲中唱到的五十六朵花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五十六个民族
教师:那我们是哪个民族呢?
学生:汉族
老师:那大家还知道哪些民族呢?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其他民族都是我们的亲人,今天呀,就由音乐带路,我们一起走近他们。21教育网
走近壮族
初次聆听
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来聆听一首歌,感受一下,这首歌把你带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学生语言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播放画面,和学生一起欣赏领略这些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
大家知道这是哪吗?(学生自由的猜测)
这里就是壮族人民生活的地方,这首歌也是壮族人民最喜欢的《唱山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感受他的魅力。21·cn·jy·com
再次聆听
要求: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由的表达你的感受,感受歌曲带给你怎样的速度和情绪
中速,较慢的,抒情,优美。
教师范唱。
邀请孩子们配合节拍,与老师互动。
歌曲学习
1.再听歌曲轻声随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21cnjy.com
生:(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
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生:(齐说)变换拍子。
用喜欢的方式为歌曲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变换拍子时的动作。
2难点解决:
1)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跟琴唱,拍手唱等形式来解决。
师: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了。
2)“哎”
,老师也把它提出来,大家对照一下,有何不同?
生:旋律一样,节奏变化。
师:很好,大家划拍唱一唱。
生:(略,并把歌曲的第一乐句完整唱一遍)
3、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
师: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呼吸:换气记号
特别的指导和练习。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生:(随老师优美的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5、设计演唱形式:
师:唱得非常好,但老师听了,感觉还不解渴,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齐唱。
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
生:讨论并演唱: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
2)领唱与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师:(鼓掌)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
走近刘三姐
教师简介刘三姐
1.老师今天还为大家带来了她的一首歌,大家一起来听,听听她的这首《对山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播放歌曲《对山歌》
大家听出来歌曲有什么特点了吗?
一问一答(出示歌词,一起再次聆听歌曲,可以跟着唱)
课外拓展
大家想不想也来对山歌?
出示老师的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来对老师的山歌吧
2.小组展示
3
师生互动,用演唱的形式来感受对山歌的魅力。
六、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
生:《唱山歌》。
师: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
生:“歌圩”。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
民歌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最后,我们以优美的歌声演唱《唱山歌》结束本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