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山歌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唱山歌》是很有代表性的壮族民歌。歌曲的拍子是2/4拍,f小调六声民族徵调式,歌曲共分两个乐句,(1~8小节)是第一乐句,带扩充(9~19)的第二乐句。
2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3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中歌曲《唱山歌》。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民歌已经不是难事了,但这首歌曲是典型的壮族民歌,其难点为一字多音的演唱,对于音准是很大的考验,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此类歌曲不多,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把握是本课的重点。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优美、委婉的歌声表现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歌词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5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5分钟)
1、“桂林山水甲天下”(课件:桂林山水)
(播放原生态歌曲:唱山歌)
2、刘三姐被人们称为歌仙,她常用歌声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那么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老师给大家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播放视频:刘三姐对歌)
3、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壮族人民能歌善舞,定期举行山歌会。.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切感人。
2学唱歌曲(20分钟)
1.学练歌喉刘三姐是广西壮族的歌仙,在电影《刘三姐》这部影片中,有一首最为动听流传最广的歌曲,歌名《唱山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
(出示幻灯片:练声曲)(1)同学们注意,每个韵母的音准。
(2)同学们注意,“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2.听录音范唱
师: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
3.师:这首歌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不同,观察左上角,歌曲是几拍子?
生:2/4 3/4.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师:这首歌还有一最大的特点, “一字多音”,它不光是这首歌曲的难点,也是壮族民歌的特点之一。
4.学唱歌曲,难点解决,
在第二乐句中有一句特别容易唱混的,请同学们看黑板。(练习)
2 6 7 6 | 5 6 1 | 2 1 2 6 5 6 | 5 - ||
弯 又 多 啰 弯 又 多
5、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师: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跟钢琴再来演唱一遍歌曲。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齐唱。
3编排与表现(5分钟)
1、让我们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编排整首歌曲的演唱方法。
(学生讨论并演唱)
2、变变妆:看看老师如何把小朋友变妆成壮族小伙儿的?
(老师自备教具,为小朋友打扮)
3、领唱歌曲,用情表现歌曲。
4知识拓展(5分钟)
1、请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歌圩吗?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窝坡”等。
2、歌圩的特点:(出示幻灯片)
1、.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2、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歌圩期间,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万余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歌节活动一般持续三五天。地点有固定的,如圩场、坡地等,也有不固定的,一般选择在离村寨不远的空地、山坡上举行 。3、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节,人们带着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祭祀祖先、招待亲友,进行赛歌、抛绣球、抢花炮、舞狮龙等文娱活动。
5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总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歌众多。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共同发现更多美妙动听的民歌吧。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相当好,继续加油啊!下面就让我们唱着《唱山歌》慢慢的有序步出教室吧!谢谢!
(老师弹奏,学生演唱,步出教室)。
课件24张PPT。《唱山歌》你知道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事吗?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壮族人民能歌善舞,定期举行山歌会。“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她用歌唱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心声。艺海拾贝 壮 族 1.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
2.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3.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切感人。艺海拾贝 山歌 电影:《刘三姐》对歌的场面请同学们注意,“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un ang ui ei请同学们注意,“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un ang ui ei歌曲的情绪、演唱速度是怎样的?
抒发了刘三姐怎样的情感?
挥拍跟唱歌谱,注意长音的时值,以及节拍的改变。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气息来演唱?
用较长的气息演唱,做到四小节一换气。试着填词演唱,并注意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用中速、优美、委婉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及时换气。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等)。
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窝坡”等。
艺海拾贝 歌 圩(xū)艺海拾贝 歌 圩(xū)1.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 2.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歌圩期间,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万余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歌节活动一般持续三五天。地点有固定的,如圩场、坡地等,也有不固定的,一般选择在离村寨不远的空地、山坡上举行 。艺海拾贝 歌圩3.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节,人们带着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祭祀祖先、招待亲友,进行赛歌、抛绣球、抢花炮、舞狮龙等文娱活动。艺海拾贝 歌圩歌圩活动的现场采访 中国山歌的流传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高原、西北黄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西南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西藏高原一带。
汉族许多地区的山歌有自己的民间称谓,例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等地的"花儿"、"少年",湖北的"赶五句",四川的"晨歌",安徽的"挣颈红",等等。 艺海拾贝 祖国各地的山歌 余音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