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写春秋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洒热血写春秋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14 17:51:25

文档简介

甘洒热血写春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体验京剧演唱与平时唱歌的不同之外,并喜爱唱京剧。
2、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热情及英雄情结。
3、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学会一字多音的拖腔唱法。
2学情分析
国粹的传承与弘扬,就是要靠我们教师通过平时形式多样的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不仅会唱,更是会表演,并且喜欢京剧中的人物,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代才会真正喜欢京剧,并且传承下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感受、欣赏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作品
(1)播放京剧范唱录音,提问:这段唱腔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演唱的力度、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2)介绍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1946年,我军某部团参谋长率部队进山,发动群众,以便消灭逃进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经过侦查,威虎山倚仗着地堡暗道,想要制胜最好是智取。参谋长派侦察排长杨子荣改扮土匪打入威虎山,杨子荣假意把联络图交给了座山雕,座山雕因其献图有功,劳苦功高所以提拔了杨子荣,被封为“老九”,并一起喝庆功酒。除夕夜杨子荣趁着土匪们为座山雕祝寿的时机,将匪徒灌醉,此时大部队赶到,全歼顽匪。这一段就是匪徒们在为杨子荣庆功的时候,杨子荣所唱的一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唱段。
二、《甘洒热血写春秋》歌曲学习
1、初听,教师提问:这段唱腔是哪个行当的演员演唱的?表现了什么情绪?
生回答:这段唱腔是生行的演员演唱的。表现了一种豪迈的心情。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首歌曲表现了杨子荣机智勇敢,深入虎穴当卧底,并要取得最后胜利《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决心和信心。
2、学唱第一部分。
(1)聆听选段第一部分。
师:跟老师一起为第一部分选段打拍子,并找出这个选段的特点。
学生回答:每一个乐句都是弱拍起,基本上停留在弱拍上。
师:这一点符合我们前面学到的京剧中哪个唱腔的特点?
学生回答:属于西皮。
(2)分句学唱。
① 学生边打拍子边听赏、模唱第一句、第二句。
提问:演唱有什么和平时唱歌不一样的?
学生回答:“日”“志”“未”,都是一个字对着四个十六分音符,音符快速地拐来拐去。
师:京剧中经常有这样的唱腔,是一种托腔演唱,一字对着多个音,快速地灵活演唱。
② 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③ 听录音范唱第一部分。
教师提问:演唱时应用什么样的力度?哪几个字的咬字和我们平时唱歌不一样?
学生回答:“酒”“酬”“休”。
师:演唱时咬字要有字头,字尾,归韵。
④ 跟随范唱,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3、学唱第二部分
(1)聆听选段第二部分。
师:你能找出哪些是托腔演唱吗?
学生回答:“显”、“秋”等。
师:我们一起来模唱第二部分“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学生学唱“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2)学唱最后一句。
师:下面,我们一起学唱最后一句。
学生:慢速打拍子跟琴学唱最后一句。
教师提问:最后一句“秋”字乐谱共应该唱几拍?范唱中还是十拍吗?
学生回答:乐谱共唱十拍,范唱中仅第一个音就唱了十拍。
师:结尾的演唱根据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作品表达的意思,可以在演唱时值、速度上有所变化。
(3)完整演唱第二部分唱段。
4、随音乐《甘洒热血写春秋》伴奏完整演唱。
5、总结京剧唱腔与歌曲演唱的不同。
(1)总结京剧唱腔与歌曲演唱的不同。
提问:你能根据刚才我们对京剧唱段的了解,说说京剧唱腔与歌曲演唱的不同吗?学生回答:京剧中注意了咬字归韵,会有多处托腔。歌曲演唱自然,流畅,更像说话。
(2)再次随音乐完整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三、课堂小结
《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此唱段属于老生行当的唱腔,表现了侦察排长杨子荣胆大心细、足智多谋,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感受体验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多接触有关京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