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红蜻蜓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14 18:19:55

文档简介

红蜻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情绪,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均匀的气息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3、感受二声部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合唱,热爱音乐的感情。
2教学重点
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合唱、热爱音乐的感情。
3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的和谐与统一。
4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好!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上音乐课。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熟悉的歌曲,请大家听听!(老师用钢琴弹唱歌曲《采蘑菇》)。
2、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学生接答—采蘑菇)
3、师:同学们采过蘑菇吗?除了采蘑菇还有那些活动让你觉得最开心?(或者快乐难忘的事)
(到河边钓鱼、到山上摘野果、到野外放风筝、扑蝴蝶、抓蜻蜓、过年放鞭炮,跟父母外出旅游。)
4、师:童年大家都有很多很多觉得开心的事,美好的童年总是给我们太多的回忆,童年是美丽的,也是难忘的。
二、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童年有关的歌曲,这首歌曲的歌名叫《红蜻蜓》(板书歌题—红蜻蜓),请大家仔细听一听歌曲唱了什么内容?歌曲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2、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初步聆听。
师:歌曲演唱了什么内容?你从歌词中听到了什么?
(小朋友提着小篮到山上采桑果,看到晚霞中的红蜻蜓停歇在竹竿尖上。)
师: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师板书--中速稍慢、深情地)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
师:歌曲的旋律非常优美,老师也被这美妙的音乐深深感动了。
2、简介歌曲
师:这是一首来自日本的经典歌曲,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首都是东京,《樱花》、《拉网小调》等是日本广为流传的民歌。
三、学习歌曲
(一)、学习歌曲低声部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2页。(或用媒体课件出示歌谱)
师:《红蜻蜓》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分高声部和低声部。(老师板书--日本合唱歌曲)低声部旋律就是歌词下面的曲调,我们先来学习低声部。
2、师:老师把低声部弹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老师弹奏低声部旋律)然后跟琴试唱一遍。
3、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唱。(带唱两遍)
4、现在请同学们把低声部旋律试唱一遍。
5、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歌谱中有那些力度记号?(在歌谱的上面)(渐强、渐弱),(老师板书:渐强、渐弱)(渐强就是声音要从弱到强,渐弱就是声音要从强到弱。)
6、师:有了力度记号,音乐有起伏、更好听了,请同学们用“啦”轻声哼唱,注意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还要注意换气。(每两个小节要换气--歌谱中标有换气记号--歌词有标点符号的地方)
7、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歌词,请同学们把歌词朗读一遍。
8、现在我们来唱歌词,注意换气和力度的强弱变化。
(二)、学习歌曲高声部
1、请同学们听老师把高声部旋律弹唱一遍。然后跟琴试唱一遍。
2、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唱。(老师带唱高声部旋律两遍)
3、请同学们把高声部旋律试唱一遍。
4、请同学们观察歌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就是有什么变化)(上面的是第一乐句前面两小节的音从低到高--上行,后面两小节的音从高到低--下行。下面的第二乐句也是一样,先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
5、这种进行特点与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有什么关系呢?(旋律从低到高时演唱的声音从弱到强,旋律从高到低时演唱的声音要从强到弱。)
6、师:歌曲的低声部和高声部的旋律有联系吗?(就是旋律的进行特点和力度变化是否一样)(师:有联系,都一样,演唱时的力度变化也一样,都是从渐强到渐弱。)
7、现在请同学们用“啦’轻声哼唱高声部旋律。注意换气和强弱跟低声部一样。
8、下面请同学们唱歌词。高声部音比较高,尽量试试用假声演唱。
(三)、二声部合唱
1、老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高声部,一组唱低声部。
2、请第一组学生演唱高声部,另一组同学仔细聆听。(演唱三段歌词)
3、请第二组学生演唱低声部,另一组同学仔细聆听。(演唱三段歌词)
4、两个声部同时合唱。
师:同学们唱得很认真,唱得很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把三段歌词完整地合唱一遍,各组唱好自己的声部,注意换气的地方和歌曲的强弱,以及音准和咬字清晰,还要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统一,大家都用轻声演唱。(老师每段加上前奏和间奏,请大家注意接好。),(老师尽量弹出两个声部的旋律或交替弹奏两个声部旋律。)
四 、二声部合唱表现
1、同学们唱得很好,现在我们能不能换一种形式来演唱?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三段歌词都换一种形式来演唱。看看如何设计?
2、师:老师也设计了一种比较简单的演唱形式,第一段歌词高声部女生演唱(或全体女生领唱高声部),第二段歌词高声部唱歌词,低声部用“啦”唱。第三段歌词全班合唱(两个声部),然后再重复第二乐句,最后两个小节速度放慢一点。
3、按设计的形式进行演唱。
六、拓展、小结
1、师:《红蜻蜓》是一首日本合唱歌曲,但也有很多不同的演唱版本,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其它版本的演唱?仔细听一听是什么演唱形式?(老师播放几种不同版本的《红蜻蜓》)
2、师:同学们:和你们度过了愉快的40 分钟,老师听到了你们优美的声音,感受到你们童年的快乐。同学们,再见!
课件15张PPT。红 蜻 蜓
4这首歌曲演唱了什么内容?它的演唱速度和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思考:你从歌词中听到了什么?这是一首来自日本的经典歌曲,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首都是东京,《樱花》、《拉网小调》等是日本广为流传的民歌。简介歌曲
请同学们边看谱边听音乐,找一找歌谱中出现了哪些力度记号。学习歌曲低声部1、 请同学们用“啦”轻声哼唱低声部旋律,注意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注意换气。
2、请同学们填上歌词演唱。请同学们试着挥拍演唱高声部旋律,并思考: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这种进行特点与力度变化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试着挥拍演唱高声部旋律,并思考:高声部与低声部的旋律进行有什么联系?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是否统一?学习歌曲高声部1、请同学们用“啦”轻声哼唱高声部旋律,注意换气和力度变化。
2、请同学们填上歌词演唱。请同学们跟琴演唱低声部,注意唱出旋律起伏与力度变化。请同学们跟琴演唱高声部,注意唱出旋律起伏与力度变化。请同学们分成两个声部合唱,在演唱自己声部时注意聆听另一个声部的演唱。再次进行两个声部合唱,注意声音和谐、音高准确、力度变化统一,注意吐字清晰。请同学们为歌曲的三段歌词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唱一唱。拓展、小结请同学们听一听其它版本的演唱,并思考是什么演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