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红蜻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2、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从优美的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感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通过教学使二声部的合唱协调均衡富有美感。
2学情分析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的结构。旋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木相同,先上后下,节奏也基本相似,因此,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开始的两小节情绪一下子发展到最高音,这在一般歌曲中是较少见的。紧接着一个六度的下行到“1”,然后经过“2”微微上扬至“3”,非常深情。第二乐句旋律的走向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只是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显得较平稳。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朴素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www-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重点难点:体会歌曲意境,唱好两声部歌曲。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1、创设情景:
※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生:……
师:这首曲子,辛老师一直非常喜欢,这种恬静的感觉总会让我想起小时候,放学后踏着晚霞,背着书包走在田埂上,晚风中,飞舞的红蜻蜓在我身边轻轻掠过……每当听到这首曲子我仿佛又看到了红蜻蜓的身影,它牵着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轻轻地飞舞在我眼前。
今天,辛老师想要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幅美丽的图画中,一起跟随着红蜻蜓的歌声,体验快乐美好的童年生活。
那么今天,红蜻蜓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歌声呢?
a、生听第一遍低声部,谈感受:
※出示低声部旋律,师弹唱。(机动:如果学生听不出可以听两遍。)
师:刚才红蜻蜓的歌声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生:优美的、恬静的……
b、生用“lu”唱低声部:
师:是啊,这样的旋律,优美、恬静,一下子把我们带进了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怀着对童年美好生活无限的向往,一起用lu轻轻地哼唱一下。21·cn·jy·com
※师弹生用lu唱
师:老师觉得你们的歌声还没有把童年深情的感觉表现出来。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呢?我有办法:来,我们一起来学一招——吹气球!好,来,气球气在这里哦~
※师做吹收,生反复模仿。
师:好我们就用这一招,随着老师的琴,再来唱一遍。让大家,让在座的老师都来感受一下,看看你的歌声能不能使我们感受到这种恬静、优美的意境。2-1-c-n-j-y
※师弹生用lu唱(吹气球)(机动:可以吹两遍。)
c、画旋律线,唱低声部旋律:
师:哇,你们的歌声非常具有感染力,那么其实这段优美的旋律,作曲家在作曲的时候是很有想法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1
cnjy
com
※师边画旋律线边唱低声部旋律
师:我们来看看,这位作曲家的这段旋律,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非常平稳地……
师:对呀,平稳的旋律让我们的思绪万千,好像延伸到很远很远……
好,让我们一起轻轻的唱一唱这段优美的旋律。
※师带生打拍子清唱:
d、师弹低声部,生唱低声部(左手:八度+和弦)
师:很好,加上钢琴伴奏,让它更好听。
※师弹低声部,生唱低声部。
e、师弹双声部,生唱低声部
师:同学们唱得太美了,惹得另一只蜻蜓也跟着高声唱了起来,你听听看,你还能找到刚才唱过的旋律吗?
※师弹双声部,生听。(不加左手伴奏)
师: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好,看看你们有没有吹牛啊!
※师弹双声部,生唱低声部。
[设计意图]从情景创设中进行简单的低声部合唱乐句练习,既是对学生的发声练习,也是对本课合唱教学进行铺设,将本课的教学难点提前解决掉,所以发声练习一定要做到位,让学生唱出正确的音高和节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感受歌曲
师:恩,厉害。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实这两只蜻蜓的旋律组合起来就是一首更加美妙生动的歌曲。你们听!21教育网
※出示歌曲合唱谱,播放原唱歌曲。
师: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听得很投入,说说歌曲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生:(……)
※出示红蜻蜓的图片。
师:(总结)关于这首歌曲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在诗人三木露风很小的时候,便和母亲失散了,所以童年时代的他一直都是由他的姐姐背着、抱着。【来源:21cnj
y.co
m】
姐姐常带着幼小的诗人拿着小篮到山上去采桑果给他吃,也会在晚霞中,带着他去看停歇在竹竿尖上的红蜻蜓。
长大后,当他再次见到了红蜻蜓,他不禁想起了亲人,想起了童年美好的回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红蜻蜓》。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的导入,理解诗人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歌曲的内涵。
三、学唱歌曲
※出示歌曲合唱谱。
师:谁能先告诉我,这首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生:合唱。
1、学唱低声部:
a、师弹双声部,生唱低声部:
师: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我们首先来学习低声部旋律。
我弹双声部,你们还能唱准低声部吗?
生:能。
师:好,相信你们。
※师弹双声部,生唱低声部。
b、师弹双声部,3、4组唱低声部:
师:嗯,不错。老师想请3、4两组的同学来唱一次。
※师弹双声部,3、4组唱低声部。
师:嗯,很棒!你们来做这只低飞的蜻蜓。
2、学唱高声部:
a、师边打拍子边清唱:
师:另一只高飞的蜻蜓,老师想请1、2两组的同学们来做。我们来一起听一下高声部旋律。
※师边唱高声部边打拍子。
b、师带生打拍子清唱:(要扣好)
师:咱们高飞的蜻蜓唱一下。
※师带生打拍子清唱。
c、师唱,画旋律线:
师:唱得很棒,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高声部的旋律线又是怎样的?
※师边唱高声部边画高声部旋律线。
师:我们跟低声部对比一下,看看高声部旋律线有什么特点?
生:旋律线起伏很大,情绪更激动,力度更强……
师:那他作曲的时候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呢?
※师激情唱一遍高声部
师:你听,有什么感觉?你说,你说……
生:……
师:唱这段旋律的时候,感觉作者的情感就要迸发出来了,好,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把高声部旋律演唱一下。
※师带生唱高声部旋律
d、师弹高声部,生唱高声部:
师:加上钢琴伴奏。
※师弹高声部,生唱高声部。
e、师弹双声部,生唱高声部:
师:老师前面也提到过,这两只蜻蜓呀,其实是同时飞舞着的。接下来,老师弹双声部,你能唱出自己高声部的旋律吗?21cnjy.com
生:(能。)
师:也请低飞的蜻蜓们在心里默唱低声部。
※师弹双声部,生唱高声部。
[设计意图]通过引用画旋律线的教学手段,有效地让学生体验高、低声部旋律线起伏、平稳的特点,并让学生感受到旋律线越高,情绪就越激动,力度就越强;反之,旋律线越低,情绪就越平稳,力度就越弱,使旋律演唱起来更加生动优美。21·世纪
教育网
3、高低声部合唱并纠正:
a、师弹双声部,生唱双声部歌谱:(右手音程,左手不加伴奏。)
师:很好。现在请高、低飞舞着的蜻蜓们都准备好,紧跟着自己的旋律,我们一起出发吧!用歌谱唱一遍。
※师弹双声部,生唱双声部歌谱。
b、师弹双声部,生用“lu”唱双声部:
师:接下来,请高、低飞舞的蜻蜓们用“lu”来唱一下。
※师弹双声部,生用“lu”唱双声部。
c、生用“lu”清唱双声部:
师:请高、低飞舞的蜻蜓们用“lu”清唱。
※生用“lu”清唱双声部。
4、加歌词:
a、生朗诵歌词:
师:这首歌曲不仅旋律很美,它的歌词也很美,因为它就是一首诗。
让我们一起轻声地把这首诗朗诵一遍。
※生朗诵歌词。
※师在生朗诵时加入无旋律伴奏。
b、高声部加入第一段歌词:
师:请高声部的同学唱一下第一段歌词。
※师弹琴,生唱高声部第一段歌词。
c、情感激发
师:歌词写得多好啊?(※师朗诵歌词)
师:这么美的歌词,唱得时候应该怎么唱?你觉得歌声里还缺乏什么?
我们可以用肢体动作(手高要举过头顶;低要收到心里。),其实这就是力度的处理。
机动处理:(用动作表现力度)高声部——抒发情感;低声部——吹气球。
※师弹琴,生有感情地唱第一段歌词。
d、高声部唱第一段歌词,低声部唱lu
师:那么我们低声部又怎么抒发情感呢?我们低声部怎么渐强减弱?我们就是“吹气球”。
师:好,咱们两个声部合起来,高声部唱第一段歌词,低声部唱lu。
※师弹琴,高声部唱第一段歌词,低声部唱lu。
e、加入第二、三段歌词:
师:请高声部同学唱第二、三歌词。
※师弹琴,生唱第二三段歌词。
5、完整演唱:
师:是的,红蜻蜓静静地停歇在竹竿尖上,这幅美丽的画面已经深深地烙在作者的心中。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音乐家对红蜻蜓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那是因为红蜻蜓就是我们寻找童年回忆的引路者,更是我们童年幸福美好的见证者。www.21-cn-jy.com
接下来,就让我们完整地演唱这首《红蜻蜓》,记得高声部唱歌词,低声部用lu唱。
※师弹琴,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处理歌曲。
四、小结
同学们唱得真棒!把辛老师和在坐的老师们,都带到童年美好的回忆中了!
你们现在正处在童年最美好的时代,你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童年时光,要珍惜和亲人、和朋友度过的每一天,让这些童年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心中!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