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3、能学会唱《龙里格龙》这首歌的一个声部,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
2学情分析
我考虑到小学生对戏曲艺术知之甚少,要从兴趣上入手。因而首先本课所选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过深、过于专业化,须是其最基本的,最能为学生接受的一些常识,在欣赏的剧目方面,也只能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选段,在设计时做到选材的“详略、繁简适度”、类型的“搭配合理”,是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次,各种材料的搜集也须全面有代表性又具备美感。
3重点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京调
学生在《京调》音乐中进教室坐好。
活动2【讲授】京调
1、京剧的四大行当(1) 说一说 生说四大行当。
(2) 演一演
2、京剧的伴奏乐器 (1) 说一说
(设计意图: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
(2) 辨一辨 第一组:课件出示图片:京胡、京二胡、笛子、唢呐、月琴。 第二组:出示乐器实物如:京锣、钹等。
(3) 听一听 在《京调》主题音乐中,请学生上台扮演戏迷。 全班扮演戏迷轻声哼唱《京调》主题音乐。
(设计意图:了解了京剧伴奏乐器的重要性。)
3、京剧的脸谱
(1) 看脸谱、说脸谱
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
(2) 唱脸谱 (带学生跟唱,并表演)
(3) 戴脸谱表演。全班戴脸谱随着音乐(说唱脸谱)表演。
(设计意图:脸谱人物不同,表演也应该不同。)
4、京剧的表演形式(1) 说一说 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也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功夫”。
(2)欣赏与分辨。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出戏中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功夫?
(3)模仿与表演 师:请一位同学出来,并用京剧的念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和你合作表演。表演得好请大家鼓掌喝彩。
(4) 欣赏《孙悟空大闹无底洞》中武打戏的片段。
活动3【活动】京调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
(设计意图: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3、 唱曲 分声部演唱曲谱。合唱曲谱。
4、唱歌词 (1) 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2) 对比两种念词方式:不带儿化音、带儿化音。
(3) 分旦角、生角唱词。
(4) 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5、自主设计表演
(1) 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随音乐《龙里格龙》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戴上脸谱表演。 (2) 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添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3) 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
活动4【作业】京调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
(设计意图: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3、 唱曲 分声部演唱曲谱。合唱曲谱。
4、唱歌词 (1) 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2) 对比两种念词方式:不带儿化音、带儿化音。
(3) 分旦角、生角唱词。
(4) 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5、自主设计表演
(1) 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随音乐《龙里格龙》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戴上脸谱表演。 (2) 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添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3) 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
课件25张PPT。欢迎您走进京剧大世界前进后退前进后退贵妃醉酒——游园惊梦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简介前进后退根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 年龄)及社会属性(身份 职业)可划分为四大类.
四大行当:生 旦 净 丑
京剧四大行当前进后退老生小生武生返回老旦返回青衣返回丑返回前进后退京剧四大功夫念唱做打前进后退 京剧音乐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
西皮腔:源于秦腔,形成于武汉一带。西皮腔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适于表现激昂、明朗、欢快的情绪。
二黄腔:起源在江西,形成于湖北、安徽,它的唱腔沉着稳重,凝炼严肃,适合表现深沉、悲怨的情绪。前进后退《卖水》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
梳一个油头什么花儿香,
脸上擦的是什么花儿粉,
口点的胭脂是什么花儿红。
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
梳一个油头桂花香,
脸上擦的是桃花粉,
口点的胭脂是杏花红 返回京白以北京方言为标准,但节奏加强了,形成一种朗诵体,剧目中身份卑微的人物大都说京白.韵白以湖广中州韵为读音、咬字、归韵的标准,形成一种抑扬顿挫、铿锵有致的语调,节奏感强,音乐性明显,剧目中有身份的人物大多说韵白返回念媒婆:呦!姑娘梳的好头哇!谁给你梳的?
玉娇:是我自己梳的!
媒婆:怎么着?自个儿梳的?哎呦!您瞧喂 姑娘长了本事了,都会自个儿梳头了,妈妈可得瞧瞧梳的好不好。
玉娇:梳的不好!
媒婆:我瞧瞧,我瞧瞧!京剧《拾玉镯》选段请欣赏返回京剧的场面1.文场 2.武场前进后退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三弦笙京胡月琴返回打击乐部分叫做舞场板鼓大
锣铙
钹返回前进后退窦尔敦张飞典韦关羽白色: 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程 咬 金绿色: 勇猛,莽撞蓝色: 喻意刚强勇猛黄色:勇猛而爆躁红色: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黑色: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曹 操京剧脸谱前进后退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前进后退京剧名家—梅兰芳音宽、清亮、圆润甜脆 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1894~1961),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长期寓居北京。集京剧旦角艺术的大成,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四大名旦之一。
唱腔特点:梅兰芳的嗓音高宽清亮、圆润甜脆俱备,音域宽广,音色极其纯净饱满。由于功力深厚,已臻炉火纯青之境,故其唱功从不矜才使气,始终保持平静从容的气度,从而高音宽圆,低音坚实。 返回 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 娴静、凝重、外柔内刚 程砚秋于20年代后期形成了程派艺术,以独树一帜的发声、吐字、用嗓、润腔等综合技巧创造了风格含蓄,以深邃曲折、亢坠断续取胜的唱腔。 唱腔特点:程砚秋创制新腔得到了王瑶卿的直接指导,是结合自己倒仓后嗓音变化,出现了脑后音和诡音的特殊情况设计的。由于程对于他的气口和音量都有极强的控制能力,故在唱、念上形成收放吞吐、强弱高低的鲜明对比。 返回荀慧生 柔媚、娇婉、嗓音甜媚 荀慧生善于塑造天真、活泼、多情的少女形象,具有甜媚的风格,在旦行中有很大的影响,世称“荀派”。 唱腔特点:将河北梆子的唱腔、唱法、表演的精华溶入京剧的演唱之中,是他的艺术特色之一。荀慧生由河北梆子改演京剧,后拜王瑶卿为师,他的嗓音甜媚,用嗓有特殊的技巧,善于用小颤音、半音和华丽的装饰音,又常以鼻音收腔来增添唱腔的韵致。 返回尚小云 阳刚、挺劲、飒爽威严 尚(小云)派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是四大名旦中突出阳刚挺劲的青衣唱法的旦行流派。尚小云的唱、念、做、打均不崇尚纤巧,而以气与力胜,具阳刚之美。 唱腔特点:他的嗓音响亮遒劲,音域宽广,高、中、低音运用自如,善用颤音,气息深沉持久,并能连续使用高腔、硬腔,听来酣畅痛快。行腔往往寓峭险于浑厚,旋律富力度,顿挫分明。念白爽朗而有感情,京白的刚、劲、辣尤为出色。 返回前进后退 京剧继承了皮黄戏的丰富剧目,不仅有属于二黄系统的二黄、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剧目,而且还包括昆腔、高腔、秦腔、罗罗腔、柳枝腔等声腔剧目。这类传统剧目,据粗略统计,不下200余种,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其题材和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折子戏、群戏、本戏等。如《宇宙锋》、《玉堂春》、《群英会》、《挑滑车》、《拾玉镯》、《四进士》、《三岔口》、《空城计》、《霸王别姬》等,数百年来,盛演不绝。在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又新编、改编、移植了一大批剧目,如《赵氏孤儿》、《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创作了一批现代戏,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沙家浜》等,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京剧名剧目前进后退一、传统京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二、传统京剧《玉堂春》选段--《苏三起解》
三、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京剧欣赏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