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久不唱歌忘记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久不唱歌忘记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学习十六分音符几,歌曲中的衬词,体验民间音乐风格的色彩各异、体裁形式多样。
3.通过布依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生活方式、服饰、建筑、音乐的对比,能有表情的演唱贵州布依族的民歌。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但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较少,分析歌曲的能力还略显不足。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布依族民族《久不唱歌忘记歌》。
教学难点:十六分音符和少数民族歌曲中衬词的学习与掌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老师提问,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说说你们知道的少数民族。
老师总结,同学们都说的很好,今天我们要认识另外一个少数民族。(出示图片)
老师提问,请你们对比,布依族和汉族有哪些方面不一样。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风俗习惯、建筑、乐器、音乐。(出示图片)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1)出示课题
老师总结,通过汉族与布依族各方面的异同点,这节课学习歌曲《就不唱歌忘记歌》。
(2)聆听歌曲
老师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第二遍聆听,学生听辨歌曲中唱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歌曲中的“啊是嘎啦啦子”是衬词,无实意义。
(3)视唱歌谱
a.老师提问,歌谱中你认为比较难唱的标上记号。学生找到十六分音符后,拓展知识点十六分音符。
X
XX
(
X
下面一条减时线)
XXXX
(
X
下面两条减时线)
老师提问,学生听辨十六分节奏,拓展到前八后十六分节奏与前十六后八分节奏,听辨完后划拍演唱。
老师总结,在2/4拍当中,四个十六分音符是一拍,乐谱中出现的十六分音符用笔圈出来。
b.学习第一乐句
学生划拍视唱第一乐句。
随琴准确演唱第一乐句。
c.学习第二乐句
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同头异尾,学生划拍视唱。
随琴准确演唱第二乐句。
d.完整演唱歌谱
分组演唱:一二组演唱第一乐句;三四组演唱第二乐句。
随琴完整演唱歌谱。
(4)歌词演唱
老师引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老师提问,学生通过三遍演唱,达到歌曲演唱的情绪。第一遍:老师弹琴(慢速),学生张嘴不出声演唱。第二遍:老师弹琴(中速),学生小声跟唱。第三遍:老师弹琴(原速),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21教育网
(5)完整演唱歌曲
a.歌曲接龙。三四组演唱第一乐句,一二组演唱第二乐句。
b.完整演唱。学生随伴奏音乐完整的演唱歌曲。
活动3【活动】知识拓展
(1)布依族的分布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
(2)布依族的节日
布依族的节日:三月三,六月六,满年。
(3)布依族的音乐
国宝曲艺:八音坐唱,布依戏,布依盘歌。
活动4【活动】创编歌词
(1)创编歌词
a.老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当中发生的事情来编创歌词。
b.老师举范例:久不(啊是嘎啦啦子)写字(尖噜噜)忘记字呀,
久不(啊是嘎啦啦子)回家(尖噜噜)忘记(咕噜噜子)路。
活动5【作业】课堂小结
(1)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老师播放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学生通过传递铅笔盒,当音乐停止时,铅笔盒在谁手上,就由这位学生回答这节课学到的知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下课铃声响唱着《久不唱歌忘记歌》歌曲,离开教室。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