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苗岭的早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苗岭的早晨》,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了解笛子的形状与音色。
3.认识“飞歌”,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学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欣赏过口笛独奏版本《苗岭的早晨》,大部分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印象,但我们的学生对少数民族作品了解甚少。21教育网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听赏法、引导法。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教学导入:
1、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吧!歌中唱的很好“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其中的一个民族,它就是历史悠久的苗族,同学们对这个民族有哪些了解呢?谁来说一说。(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地大物博,人口繁多。各民族在一起其乐融融。)
2、播放苗族歌曲《踩花山》。感受其特点。介绍苗族风情。(播放课件)
三、欣赏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
(一)初听全曲:你觉得苗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你还仿佛听到了什么声?(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整体对比,初步体会曲子情绪的变化。)
生:清脆的鸟叫声
师:如此清脆的鸟叫声是会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清晨)
(二)出示课题:刚才我们听到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乐曲介绍)接下来让我们分段来聆听(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充分感受每一段音乐的不同速度,不同情绪,培养学生
聆听的能力。)21·cn·jy·com
(三)分段聆听:
1、初听第一部分:请你边听边思考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它的节奏是怎样的?
(鸟鸣,山林。)
这一段开头的旋律富有苗族飞歌的特色。
苗族飞歌是一种山歌体裁,它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有强烈的感染力,是青年男女在隔山隔水的情况下,为互表诚意,邀约对方而放声抒怀的一种情歌。www.21-cn-jy.com
2、认识“飞歌”:(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歌以及乐曲种类的繁多。)
介绍“飞歌”的特点,结合旋律的走向,并引入宋祖英《小背篓》进行拓展,进一步了解“飞歌”的特点。
3、再听:用你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苗岭的早晨。(设计意图:用肢体结合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感受音乐的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初听第二部分:(设计意图:在对比中找到乐曲相同处和不同处。)
与第一部分进行对比:速度、节奏有什么变化?又表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5、唱一唱:填词来哼唱这个主体部分的旋律(介绍“飞歌”的另一个特点:三个主音5、降3
、1,其中降3是色彩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跳一跳:加入一些苗族的动作来感受苗族的韵味。(设计意图:用肢体语言从分体会音乐带来的不同情趣,不同感受。)21cnjy.com
7、拍一拍:加入节奏
X X X XX
为歌曲伴奏或加入打击乐器。
8、表现第二部分:唱一唱、跳一跳、拍一拍进一步感受苗族人民愉快劳动和喜悦的心情。(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把自己融入到音乐中。)
9、初听第三部分:这一段与哪一段乐曲相似?节奏、速度又是怎样的?仿佛又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重现了苗寨的锦绣山川和悦耳的鸟啼)
(四)曲式分析:ABA曲式结构
(五)完整聆听: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苗岭的风光,体验了苗族人的快乐生活,下面让我们再听一遍《苗岭的早晨》,请你将在这节课的收获、感想或问题,写在纸上。
2·1·c·n·j·y
四、小结:苗族人民勤劳善良,聪明勇敢,有很多名人就是苗族人,比如我们知道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阿幼朵就是苗族人,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由阿幼朵用苗语演唱的《苗岭飞歌》结束这节课程吧!21·世纪
教育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美丽的风光里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同学们再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