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木瓜恰恰恰
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实践”和
“体验”为要点开展教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歌曲中最有特点、最有韵味的节奏“X
X
X”(恰恰
恰)引导学生关注和表现了音乐的风格特点,又使整堂课一直处于轻松活泼的氛围。通过在音乐中感受劳动的快乐,鼓励同学们用热情去感染身边的人,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态去学习去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21教育网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培养学生热情开朗的性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拍拍、唱唱、创作等环节开展教学,通过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风格并进行演唱。
3、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歌曲富有特色的切分节奏并正确演唱,了解印尼的相关文化以及“叫卖歌”的形式。
三、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www.21-cn-jy.com
四、教学重点:
感受印尼音乐的风格,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五、教学难点:
体验歌曲富有特色的切分节奏:
X
|
X
X
X
X
X
X
|
|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动一动)
1、听音乐,做律动(播放音乐,师生互动)
2/4
X
X
X
X
∣
X
X
X
∣∣
2、听音乐,考耳朵(找到相同节奏的歌词)
3、引入课题:恰恰
恰
二、聆听感受(拍一拍)
1、随音乐,拍节奏感受歌曲的特点。(恰恰恰处拍手踮脚)
2、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问题:1、歌曲是在什么情况下演唱的?
2、演唱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3、走进印尼
学生随着幻灯片走进印度尼西亚(了解印尼地理位置,印尼风情、印尼音乐等)。 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精讲、欣赏画面,了解印尼民族音乐—甘美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感受体验(读一读)
1、扮角色按节奏朗读歌词
2、师生互换角色体验
3、随琴声按节奏朗读
四、学唱歌曲(唱一唱)
(一)学唱第一乐段
1、随琴声用“叮——”音模唱旋律。
2、分析“恰恰恰”节奏的情绪、出现的位置,然后用轻巧的声音模仿“恰恰恰”并加上肢体语言演唱
3、随琴声填唱歌词
提示:演唱“恰恰恰”时,用断音唱法演唱“恰恰恰”活泼轻巧
效果:声音轻巧有弹性。
(二)学唱第二乐段
1、听音乐,分析第二乐段音乐的情绪。
思考:第二乐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音乐情绪热烈、欢快。表现了演唱者的热情。
2、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
(1)从叫卖“快来吧”教唱,让学生体会不同语境中的叫卖声(声音大、声音小)
(2)让学生从词语“快来吧”中体会“来”音演唱时声音的变化(音重了,声音加长了)
(3)
拍手模唱“快来吧”并分析其节奏。
学生活动:拍击一组切分节奏:x
x
x
练习:拍击连续切分节奏,唱出第二音的强弱感觉!
(4)随琴用模唱第二乐段旋律,并拍出连续切分节奏的活泼弹跳感。
能体会弱起与连续切分节奏并用的作用,识谱中唱出切分节奏中切分音的特殊感觉。
(5):找到切分音对应的的字
把“石”、“菠”、“芒”、“香”等切分音字变成红色字体暗示学生,同时唱到切分音字时拍手强调。
师生总结:连续切分节奏与弱起并用——使第二乐段旋律显得更欢快、活泼,具有跳跃感。
五、表现歌曲
(1)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聆听+语言引导,让学生把握不同的情绪体验。
(2)分组演唱歌曲(全班分组,一组唱歌词,另一组唱拍奏“恰恰恰”,同时老师指挥)。
六、拓展延伸(听一听)
1、介绍叫卖歌──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叫卖歌曲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也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有的沿街叫卖,有的摆摊坐卖,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听到。例如:磨剪子来,锵菜刀(放音乐《磨刀老头》节选);卖豆腐来……。
2、欣赏视频歌曲《卖汤圆》与《卖报歌》
3、总结《卖汤圆》、《卖报歌》《木瓜恰恰恰》三首歌曲的共同点:情绪都是欢快的,都在介绍自己所卖的东西。21cnjy.com
七、赶大集,编歌曲(编一编)
学生能创作出一首简单的叫卖歌曲,用熟悉的旋律改编或是创作,去推销自己的文具商品。
八、小结:
同学们,在歌曲中我们的体验到了欢快愉悦,同时也给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用微笑和热情带给别人快乐,让我们用笑脸和热情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