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丑荟精粹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生旦净丑荟精粹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14 18:46:42

文档简介

我 来 扮 演:
净:接到举报我来到,
乱贴小广告你跑不掉!
哇呀呀呀呀呀!
(6)
我 来 扮 演:
小生: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
我 来 扮 演:
青衣:时间不早了,
女儿我来叫爹爹
把----家----还!
(3)
我 来 扮 演:
文丑:啊 哈!
四下里无人妙妙妙,
李四我趁机贴广告
我贴我贴,我到处贴,只等钞票飞来到。(4)
我 来 扮 演:
老生:老汉清早我来锻炼,
转转脖子我扭扭腰,
伸伸胳膊我打套拳。
(2)
我 来 扮 演:
老旦:可气可气,真可气!
居民们找我不干了。
老太婆我拿起电话把城管找。(5)
花旦:清早起来把门开,
小区里人来人往
真热闹! 哟!
哪儿传来的读书声?
(开场)




生旦净丑荟精粹 教学设计
1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设计的内容力图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唱歌、欣赏、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国粹京剧,并通过音乐实践——模唱、模奏、表演体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京剧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已有两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国粹”。它吸收并融合了许多其他剧种在音乐以及表演方法上的精华,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
本节课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视、音直观效果的作用,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直观感知中,对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弘扬民族精神。
2学习者特征分析
新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音乐教学活动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中国戏曲、对京剧的知识了解是知之甚微的,学生对京剧艺术欣赏的教学要求,激发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美好心愿难以实践,究其原因:
1.京剧欣赏教学的要求与一般民歌欣赏、器乐欣赏的目标差异不大,只是曲调不同,学生没有从欣赏京剧的角度去欣赏。
2.学生不了解京剧的形成与发展,没有基本的京剧知识,所以他们看不懂也听不懂京剧,无形中也就远离了京剧。
3.儿童的精力旺盛,喜欢活动而且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让学生静下心来欣赏冗长的唱腔和难懂的唱词并理解其人物形象有一定难度。
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通过欣赏图片、播放视频、音频资源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京剧艺术教育的教化作用、通过走进京剧、欣赏京剧作品、了解京剧的各个行当等知识,引发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及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具有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意识,参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创造与共享。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认识并能识别“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角色及表演形式,通过模仿各行当的动作、念白,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各个行当的念白、动作,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的参与体验,感受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了解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引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具有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意识,参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创造与共享。
4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学习了解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我国的京剧艺术产生兴趣。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各行当的念白及具有各行当特点的动作造型。
5教学策略
结合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声像、视听结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操作的优点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6教学方法
本课充分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的参与体验,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分类,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获取新知识。
7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环境
8资源准备
1.各行当的面具,手绢、扇子等 2.多媒体课件 3.交互式白板的运用
9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情景诱趣 , 导入新课
1.教师扮演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各行当,诱取学生对学习京剧的兴趣。
2.①同学们,你们看了刚才的表演,知道它是我国戏曲中的哪一剧种?
②谁来说说你所了解有关京剧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表演,拉进学生对京剧的陌生感,为后面的表演环节做铺垫。通过布置课外收集“京剧有关知识的作业”,使学生对京剧提前有所了解。
活动2【讲授】二、学习激趣
1.①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概括总结,介绍京剧。
②测试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人物特征,能不能把这些人物划分归类?
③对学生的回答暂不做评价,请个别同学上黑板辨别面具属于哪一行当。
④(播放多媒体课件)
边播放图片,边详细介绍各个行当。
⑤检测教材中的图片属于哪一行当。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的图片,能够仔细观察各行当色彩艳丽的的图片,找出人物的特征,激发起学习京剧的极大兴趣,为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3【练习】三、参与体验
1.教练锣鼓经。
2.分配角色,讲清要求。
3.巡视指导,发放道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超级链接功能,自主选择所扮演的行当角色,小组成员选择“锣鼓经”共同合作,展示各组的表演成果。本着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进行操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运用该软件,真正的实现了交互式的学习方式,使操练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成功的突破了本课教学难点。
活动4【活动】四、小结
小结本课的内容及布置课外作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国粹京剧,学习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认识并能识别“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角色及表演形式。希望同学们能有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意识,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感到骄傲和自豪吧!回去后请同学们扮演自己喜欢的行当,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并与爸爸妈妈共同搜集净行的“脸谱文化”,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踏着锣鼓声,把京剧艺术带到我们的校园里吧!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与爸爸妈妈共同搜集净行的“脸谱文化”资料,加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及表演的自豪感!
课件28张PPT。四年级第三单元 生、旦、 净、丑
荟 精 粹

你能说出他们的扮相有哪些特点?生行:是京剧中重要的一行,扮演所有的男性角色,由于年龄、性格、表演风格的不同,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老 生
  马⌒ 来⌒ 武 生 小 生 妙,妙,妙/旦行: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正旦、花旦、武旦和老旦。正旦 或叫 青衣
容⌒禀/花 旦武旦 或叫刀马旦老 旦
儿⌒啊⌒净行: “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多彩。 “净” 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 。 喔啊\哇呀呀呀呀呀呀……丑行:又称为“小花脸”。“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可分为文丑和武丑。 文

啊/哈 武
丑问题:你能说出他们分别扮演的是哪一行当?生行:( )位
旦行 :( )位
净行:( )位

丑行 :( )位他(她)们扮演的行当你说的正确吗?花 旦青 衣小 生刀马旦文 丑武 生老 生净花 旦文 丑小 生刀马旦花 旦小 生刀马旦1234京剧的表演形式:1234京剧的唱腔:西 皮 二 黄12京剧的表演形式:1-唱234京剧的表演形式:1-唱2-念34京剧的表演形式:1-唱2-念3-做4京剧的表演形式:1-唱2-念3-做4-打 测试一下你的耳力,听一听声音代表的是哪一行当:3214锣 鼓 经:2)、4/4 匡 七 台 七 | 匡 七 台 七 | 匡 七 台七 台 | 匡……1)、2/4 匡 另台 | 七 台 乙台 | 匡 另台 |七台 乙台| 匡……3)、2/4 匡台 乙台 | 乙 台 台 | 匡台 乙台 | 乙 台 台 | ……我的舞台我展示------ 请选择你所扮演的行当小生: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我 来 扮 演:老生:
老汉清早我来锻炼,
转转脖子我扭扭腰,
伸伸胳膊我打套拳。


(2)我 来 扮 演:青衣:
时间不早了,
女儿我来叫爹爹,
把---家---还!

(3)我 来 扮 演:文丑:
啊 哈!
四下里无人妙妙妙,
李四我趁机贴广告
我贴我贴,我到处贴,
只等钞票飞来到。

(4)我 来 扮 演:老旦:
可气可气,真可气!
乱贴广告我没法管,
居民们找我不干了。
老太婆我拿起电话把城管找。

(5)我 来 扮 演:净:
接到举报我来到,
乱贴小广告你跑不掉!
哇呀呀呀呀呀!
(6)我 来 扮 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