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竹竿舞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掌握跳竹竿的基本节奏和动作,发展弹跳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节奏韵律感。
2、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3、培养体验竹竿舞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但注意力和兴趣很容易分散。在队列队形练习时,如果单调而又枯燥的重复每一个动作,学生必然会感到很乏味,不利于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好奇心和爱美之心,学生总想尝试一番,这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再加上富青春激情的动感音乐,很容易激发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动机和愿望,体会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成功与快乐的感受,从而主动去理解、掌握、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3重点难点
1、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节奏的韵律感。能根据节奏开合竹竿;掌握和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3、掌握和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竹竿舞基本认识
1、讲故事:竹竿舞历史和运动价值。
竹竿舞的起源是因为苗族人择山而居,常有野兽来袭。一天,人们听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脚步声,原来是野兽来了,当时,人们没有没有先进的防御工具来对抗野兽,于是,聪明的苗族人就用竹竿来驱赶野兽,大家用很多很多的竹竿敲打碰撞,也发出“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声音,比野兽的声音还要大,野兽害怕极了,仓皇逃走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这是一项不错的体育锻炼项目。后来,参观苗寨的游客多了,为了让游客表情更贴近感受苗族人的生活,于是苗族人们加以对竹竿舞的调整和编排后,逐步演变成今天的竹竿舞。21教育网
2,认识竹竿舞的基本节奏。
根据故事提问:(1)野兽来了,发出怎样的脚步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2)苗族人们为了把野兽赶走,用竹竿敲打碰撞发出怎样的声音?“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3)今天我们也用“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节奏跳竹竿舞,好不好?
活动2【练习】初步练习,感知竹竿舞的基本节奏。
系上红彩带,感受竹竿舞的喜悦气氛。
(1)用手模拟竹竿节奏(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问:几个开合?几个开开合?
(2)原地练习脚步节奏(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问:几个点缩?几个点点缩?
活动3【练习】口号练习
在静止竹竿上利用口号“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或者“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练习竹竿舞节奏,进一步感知竹竿舞的节奏。21cnjy.com
1、教师示范摆放竹竿。
2,学生在静止竹竿上练习基本节奏。
活动4【测试】配合音乐跳竹竿舞
当竹竿打开时,把脚点进竹竿里,当竹竿合起来时,把脚收回来,当竹竿开两下时,两脚按先后顺序跳过去。总之,竹竿的开合要和脚步进出相吻合)21·cn·jy·com
在开合的竹竿上,配合音乐跳竹竿舞
1、欣赏音乐《春天在哪里》的四拍子节奏。
2、教师在开合的竹竿上示范竹竿舞,配合音乐。
3、强调竹竿舞的节奏要求及注意事项:
(1)敲竹竿必须按照(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的节奏,节奏明显,均匀轻敲,不能太用力,以免夹伤脚。如发现有同学摔倒,先等同学出来在重新开始。
(2)跳舞的同学必须按照(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排好队,不拥不挤,如不小心跳错步伐,可及时更正,不能在竹竿里面逗留。想再跳请到后面排队等候。
(3)竹竿与脚步吻合,配合音乐快慢进行(协调性、灵敏性、力量性、节奏性)
活动5【作业】创编动作跳竹竿舞
1、教师示范创编动作,指导学生展示动作。
2、鼓励幼儿邀请伙伴创编动作跳竹竿舞,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3、可分组比赛,评出最佳舞星,让学生加强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