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直接原因:__________迅速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发动:__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成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知识点2 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重大战役:廊坊之战、大沽口之战、天津保卫战。
结果:在__________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意义: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对于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起了一定的作用。
不足:义和团运动的蒙昧迷信及其__________倾向,也留下了深刻教训。
知识点3 《辛丑条约》
签订:________年,英、俄、德、美、日等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
内容:①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②拆毁________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________铁路沿线要地;③划定________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________活动。
影响:《辛丑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__________________。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句话揭示了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的统治过于残暴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
2.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于是兴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最早兴起于( )
A.河北省
B.福建省
C.广东省
D.山东省
3.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灭亡和瓜分中国
C.镇压义和团运动
D.抢劫北京的财物
知识点2 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廊坊阻击战
B.痛击阿古柏
C.旅顺大屠杀
D.火烧圆明园
5.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义和团自身的腐败
C.清政府的力量强大
D.八国联军的力量强大
知识点3 《辛丑条约》
6.在近代中国,北京东交民巷出现如图所示挂牌,这一社会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表现是(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拆毁大沽炮台
C.赔偿白银4.5亿两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03 能力提升
9.“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图占据,三海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0.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B.都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
C.其斗争矛头都是腐朽的清王朝
D.都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叙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文武各等考试5年。
(1)写出材料一图一中所示旗帜代表的民间组织。从旗帜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斗争对象是谁?
(2)材料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一战争?图中的洋人代表的是哪些国家?
(3)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与材料二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1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哪国签订的什么条约?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清政府派谁与日本签订的什么条约?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3)材料三是什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04 直击中考
13.(孝感中考)1889年5月出使美国的清朝政府大臣张荫恒奏请清政府以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皇帝。这面国旗于1900年在全国开始悬挂,直至清朝灭亡。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这里的“国家危难”是指( )
A.鸦片战争爆发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4.(贵港中考)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下列选项与下图签订条约的内容无关的是( )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参考答案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管理
1.义和团运动 1900 2.中外反动势力 笼统排外 3.1901 辛丑条约 北京 山海关 东交民巷 反帝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础过关
1.A 2.D 3.C 4.A 5.A 6.D 7.D 8.B
能力提升
9.A 10.A 11.(1)义和团;帝国主义或西方列强。(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俄、德、美、日等11国。(3)《辛丑条约》;关系: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 12.(1)英国;《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李鸿章;《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直击中考
13.D 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