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4课 红军长征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长征的开始
直接原因:1933年秋,红军第________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长征的开始:___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从江西________、福建长汀等地出发,突围长征。突破4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折损过半。毛泽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敌军力量薄弱的________的建议,攻占了遵义城。21·世纪
教育网
知识点2 遵义会议
时间、地点:________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目的:解决________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内容: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________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________为政治局常委。2-1-c-n-j-y
意义:确立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________。21
cnjy
com
知识点3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冲出重围:四渡________;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在________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来源:21cnj
y.co
m】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________,为开创________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出处:21教育名师】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长征的开始
1.“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长征组歌》。“红军急切上征途”的直接原因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准备北上抗日
B.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2.长征在新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它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它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下,它是惊心动魄的史诗。长征开始于(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知识点2 遵义会议
3.下列年代尺中属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
4.“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5.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业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遵义),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你认为贵州省这栋房子之所以能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21
cnjy
com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恐怖统治的第一枪
B.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D.宣告了长征结束
知识点3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6.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
B.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
C.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
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
7.右图所示是位于我国某省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根据你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这一纪念塔应该在今天的( )www.21-cn-jy.com
A.江西省
B.四川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8.红军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 )
①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④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03 能力提升
9.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有( )
①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
②会后,由毛泽东代替博古负总责
③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11.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的一次英雄壮举,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波澜壮阔的革命诗就是对这个伟大的历史奇迹的高度概括,是伟大的长征颂歌。读诗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写出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长征开始和最终会师的地点。
(2)你能写出诗中所提到的红军长征经过的大山、大河吗?
(3)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曾召开过一次重要的会议,请你说出是哪次会议?你知道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吗?21教育网
(4)“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遇到的艰难险阻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这首诗,你能总结出红军在长征中都发扬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吗?21·cn·jy·com
04 直击中考
12.(云南中考)如果开展一个以模拟“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包括(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会师井冈山
B.四渡赤水
C.强渡大渡河
D.翻越大雪山
13.(南宁中考)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个“伟大传奇”是指( )www-2-1-cnjy-com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参考答案
第14课 红军长征
知识管理
1.五 1934 瑞金 贵州 2.1935 遵义 博古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 转折点 3.赤水河 吴起镇 会宁 转危为安 中国革命21cnjy.com
基础过关
1.C 2.B 3.B 4.C 5.B 6.B 7.C 8.B
能力提升
9.A 10.C 11.(1)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甘肃会宁。(2)大山:五岭、乌蒙山、岷山;大河:金沙江、大渡河。(3)遵义会议。因为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发扬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发扬紧密团结,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直击中考
12.A 13.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