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卷(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卷(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5 13:2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卷(B卷)
一、选择题
1.“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21cnjy.com
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
2.张学良(1901-2001年)回忆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21*cnjy*com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3.“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 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www-2-1-cnjy-com
A.增强国力 B.地方自治 C.拥蒋反共 D.逼蒋抗日
下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日军突袭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5.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周恩来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7.“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历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它的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段材料评析的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8.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是( )
A.1936年12月 B.1937年12月 C.1938年12月 D.1939年12月
9.1937年底,六周之内,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 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
A.天津 B.武汉 C.南京 D.徐州
10.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1.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2.“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组织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
①平型关大捷②台儿庄战役③百团大战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13.“因念抗战中,华北阻寇骑。平型雁门捷,阳堡显奇迹。……”这是陈毅元帅的诗作《过太行山书怀》中的名句。以下选项与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最为相似的是( )
A.南京大屠杀 B.血染卢沟桥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4.下表是2011年央视十集电视文艺专题片《放歌九十年》前四集的部分歌曲,其中反映了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的歌曲在( )
第一集
《南湖的船,党的摇篮》《秋收暴动歌》《井冈山》
第二集
《遵义会议放光辉》《过雪山草地》《义勇军进行曲》
第i集
《延安颂》《解放区的天》《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第四集
《歌唱祖国》《翻身农奴把歌唱》《我的祖国》
A.第一集 B.第二集 C.第三集 D.第四集
15.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以下哪一次会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版权所有:21教育】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6.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 B.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C.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7.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②我们要以希特勒为榜样,走民族复仇之路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④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A.①⑦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2015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 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延安杨家岭,瞻仰中共“七大”会址(见下图)。下列各项,关于中共“七大”表述正确的是( )
A.集中伞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B.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指出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1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 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 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共计约6 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015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⑦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 1927 - 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21教育网
一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 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来源:21cnj*y.co*m】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出处:21教育名师】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势力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2-1-c-n-j-y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材料一中作为“中国之巨祸”的是哪场战争?
“此后半个世纪”日本又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哪一事件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列举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成长城”的典型战役。
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结合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23.曾经辉煌,一度落伍;民族复兴,中国之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盛世与繁华】
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
1720年
181 600千克
1800年
10 442 000千克

流人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年
18世纪80年代
1 600万两/年
上表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经济现象?
【屈辱与反思】
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2)“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2·1·c·n·j·y
【团结与觉醒】

①美国“飞虎队”到 ②国民革命军第十八 ③台儿庄保卫战中国对日作战集团军臂章
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述史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
参考答案
一、1.D 2. B 3. D 4. C 5. C 6. B 7. B 8. B 9. C 1O.C
ll.D 12. B 13. D 14. B 15. C 16. C 17. D 18. C 19. C 20. D
二、21.(1)学校:黄埔军校。成果: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大量军事人才;北伐战争取得巨大
成功。
(2)背景:中国内战(或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后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21·cn·jy·com
(3)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胜利原因:全民族的抗战;国共两党的合作。
(4)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4)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史实,美化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错误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要坚决抵制。希望日本政府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www.21-cn-jy.com
23.(1)清代中期,中国对外贸易发达,商品经济繁荣(或中国在与英国的对外贸易中长期出超,大量白银流人中国)。21·世纪*教育网
(2)史实: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联系:甲午战败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战败激发了有识之士变法图强的决心,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叶国军队英勇作战。21*cnjy*com
(4)加快发展,增强国力;团结一致,凝聚力量;改革开放,激发活力。(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