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测试卷(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测试卷(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5 13:2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测试卷(B卷)
一、选择题
1.“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
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D.提倡“实业救国”
2.《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魏源 B.张謇 C.陈独秀 D.胡适
3.张謇在担任实业总长时给各省的电文中指出:“窃念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 命脉……”为此,他创办的著名企业是( )2-1-c-n-j-y
A.天津启新洋灰公司 B.大生纱厂 C.福新面粉公司 D.继昌隆缫丝厂
4.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 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5.“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上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21·世纪*教育网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造船业 D.冶铁业
6.1913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这一规定( )
A.激励了张謇弃官回乡办企业 B.表明北京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
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
7.同学们经常查阅《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 )www-2-1-cnjy-com
A.京师同文馆 B.《申报》报社 C.《民报》报社 D.商务印书馆
8.《上海洋场竹枝词》日:“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渡重洋。竞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详。”此诗描述了近代中国由西方传人的( )21*cnjy*com
A.轮船 B.火车 C.电影 D.电报
9.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21cnjy.com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与下图反映的剪辫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1.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12.作为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的梦想是“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学成回国后,他用京张铁路圆了自己的梦。这里的“他”应是( )
A.詹天佑 B.张謇 C.严复 D.侯德榜
13.它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对于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世界有重要作用。它传人日本后,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著作是( )
A.《四洲志》 B.《敬告青年》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14.“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今年是下列哪些历史事件110周年纪念( )
①废除科举制②京张铁路的修建③中国同盟会成立④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5.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最敏感的人”的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思想。这表明他主张( )【来源:21cnj*y.co*m】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 B.效法西方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
C.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D.兴办工厂,“实业救国”
16.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参观严复故居时说,严复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严复影响维新变法的译著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共产党宣言》 D.《神曲》
17.《海国图志》成书后(见下图),“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这部书( )21*cnjy*com
A.学习西方的主张打击了守旧派的盲目自大
B.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顽固守旧思想相违背
C.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D.暴力革命的主张危及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18.照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之一。下图中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发展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19.《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17.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
①平津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①北伐战争②渡江战役③武昌起义④百团大战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9.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要求。请观察以下三幅 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 )

林彪、罗荣桓等在作战前线 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 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
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C.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D.表明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已经垮台
20.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二、非选择题
21.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他们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荣辱兴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教育网
(1)北京城在19世纪中期的哪一次侵华战争中遭到洗劫?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激起了北京学生掀起了哪一场爱国运动?
(2)100年前,谁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解放战争时期,哪一场战役解放了天津?
22.创建人民军队、坚持领导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www.21-cn-jy.com
材料一

A B
材料二 8月上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版权所有:21教育】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 (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线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摘自中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一中,图A和图B分别描绘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依据材料二,红军改编表明第几次国共合作形成?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的最大规模进攻性战役是什么?
依据材料三,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进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战略决战中首先发起的战役是什么?
23.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黄埔军校的创建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晶,哪位中共领导人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21·cn·jy·com
从国共两党分分合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1. D 2. B 3. B 4. C 5. A 6. D 7. D 8. D 9. B 10. C
ll.A 12. A 13. D 14. B 15. B 16. B 17. A 18. C 19. B 20. A
二、21.(1)A:魏源;B:严复。
(2)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
(3)新文化运动。《新青年》。
22.(1)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思想启蒙的作用。
(2)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呼由“老爷”“奴才”变成“先生”,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2·1·c·n·j·y
24.(1)政治大事;风俗变迁;中外交往;商业贸易;奇闻轶事。(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全国著名大报;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上海。开阔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识字水平;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