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命世界
练习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可能是( )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A
5×
8×
B
10×
40×
C
15×
10×
D
20×
45×
A.A
B.B
C.C
D.D
2.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
B.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越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多
B.对光时要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C.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
D.当光线较强时,用反光镜的凹面对光
4.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看到大型的紫色液泡
B.在显微镜下可看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结构完全相同
C.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用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处理细胞
D.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的光圈一般选用较小的光圈
5.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升降镜筒
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
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
6.如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③④②①⑤
B.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
C.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
D.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7.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B.当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可利用直射太阳光作为光源来进行观察
C.若要把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8.我们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要借助显微镜.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
B.对光时应该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对光时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D.要使视野变明亮,可以调节准焦螺旋
9.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象,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
C.图象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D.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
10.显微镜由低倍转为高倍观察,下列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④移动装片⑤调节反光镜.
A.④③①②
B.④③⑤②
C.④②⑤③
D.⑤④①③
11.下列操作与显微镜对光过程无关的是( )
A.调节反光镜视野变明亮
B.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
D.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12.如图为显微镜观察某标本细胞的两个视野图,从甲图变为乙图的第一步操作是( )
A.换成高倍物镜
B.调节光圈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装片向左移动
13.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欲将如图所示视野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14.)一位同学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在视野内看到一小黑点,分别移动载玻片和目镜,小黑点都不动,则黑点可能在( )
A.反光镜上
B.物镜上
C.盖玻片上
D.目镜上
1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明亮的视野里已经看到物像,想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A.光圈
B.反光镜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16.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为使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一片黑暗,他检查了目镜和物镜,并且把物镜对准了通光孔,遮光器选用了大光圈,还是看不见明亮的视野,小明的显微镜需要继续调整的是( )
A.反光镜
B.转换器
C.遮光器
D.粗准焦螺旋
18.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
B.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50倍
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暗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19.学习和研究生物学常常需要借助显微镜,以下有关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目的,相符合的是( )
A.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寻找白细胞时,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可使右上方的像移到视野中央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细菌的永久涂片时,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C.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D.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临时切片时,需要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
20.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移动装片
④转动转换器.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③→①→④→②
2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并选用较大光圈
B.放装片时,将字符装片用压片夹压住,字符正对通光孔中心
C.用低倍镜观察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D.用高倍镜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转至高倍镜
22.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d
B.p
C.q
D.b
23.有一物象处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二、填空题(共2小题)
24.小江对滴水观音(又名“海芋”)叶尖滴水现象进行了探究.
(1)是不是它的叶片没有气孔?小江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1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填序号),发现叶表皮上有大量气孔,即它可以通过气孔蒸腾水分,滴水现象另有原因.
(2)是不是它的叶片有特殊结构?用放大镜观察叶片,发现叶片边缘有两圆环状叶脉(如图2),其它叶脉与环状叶脉相连.
(3)是不是环状叶脉把水汇集到叶尖后滴出的呢?进一步实验,发现海芋叶尖处有空腔,环状叶脉中的 (填结构名称)与叶尖空腔相通,从而把水输送到叶尖处滴出.可见,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 的.
25.下面是显微镜结构图,若3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有40×和10×,目镜1标有10×,根据图中物镜安放的状态,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倍.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如图分别为显微镜,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意在“[]”中填写相应的字母会数字,在横线上填写文字
(1)显微镜下的乙、丙所示细胞的放大倍数,是甲图中c和[ ]两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2)菠菜蛋汤呈现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乙中的[ ],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3)③和⑦是两种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发生在[ ].
(4)将乙、丙所示细胞置于清水中,会涨破的是图 所示细胞.
(5)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乳腺细胞只提供图丙中的[ ].
27.根据你所做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①变到视野②时,应将玻片向 移动.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的作用是 .在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 .
(3)在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然后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洒,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变蓝的是种子结构中的 .未变蓝色的是种子结构中的 .
28.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及现象回答相关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观察到的物像如图甲①所示,应将装片向 移动后才能达到甲图②的效果,视野中的细胞群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2)将两组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房子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如乙图所示.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现象说明 .
(3)同学们用黑、白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若甲布袋装入20粒白色棋子,乙布袋装入白色、黑色棋子各10粒.则黑色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是 .
29.图甲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图乙是某种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示例:[⑥]载物台):
(1)图甲中与调节光线强弱相关的结构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 ] .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图甲中的[③] 对准通光孔.
(3)图乙表示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
(4)图乙中①的功能是保护和控制 ;用碘液染色后,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 ] .
30.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方面的问题.
(1)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略微转动 (选填“细准焦螺旋”或“反光镜”)进行调节.
(2)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几滴碘液,在 测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张抗战同学想看另一个同学的显微镜中的物像,他急忙把显微镜挪过来,但他没有观察到物像,其可能原因是
A.没有重新调节粗准焦螺旋
B.反光镜发射光线的角度改变了
C.物镜转换了
D.光圈大小变了
(4)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将玉米种子纵向切开,滴一滴稀碘液,其玉米种子的 部位会变蓝.
(5)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观察到红细胞呈 通过毛细血管.
(6)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时,用手触摸蚯蚓腹面,感觉粗糙不平,这是因为它有辅助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