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鱼类 学案(含答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1.4.6鱼类 学案(含答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2-16 09:3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6鱼类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知道常见的鱼类及鱼类的主要特征。
3.知道变温动物的概念。
4.知道常见的淡水鱼类与海洋鱼类
【学习重难点】
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鲫鱼身体呈
形,体表长有
。其外面有
,可以减少游动的阻力。
2.鱼的侧线是一种感觉器官能够测定
,感知


3.鲫鱼的运动器官是
,包括





4.

有保持平衡的作用,
能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主要靠

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5.鳃是鱼的
器官,由


组成。
6.鱼的呼吸:当水由口流入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
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
则渗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着水从鳃盖后缘的
排出体外。
7、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的变化
的动物。
8、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
,用
呼吸,体表大多长有
;用
游泳;体温

9、四大家鱼: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总结鲫鱼形态特点与其在水中生活的关系。
2、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鱼的各种鳍有什么作用?
(三)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
1.鲫鱼侧线的作用是(

A、维持身体平衡
B、协助运动
C、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
D、排泄
2.鲫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

A.胸鳍的摆动
B.尾鳍的摆动
C.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D.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3.如果你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死鱼中,可根据下列哪项迅速判断鱼是较新鲜的(

A、鳃丝颜色鲜红
B、
体表湿润
C、鳞片完整
D、
体表无损伤
4.四大家鱼中不包括(

A.
鲢鱼
B.
鲫鱼
C.
草鱼
D.鳙鱼
5、鲫鱼身体呈梭形(流线形),这有利于(

A、游泳
B、漂浮
C、捕食
D、升降
6、活鲫鱼的鳃丝颜色鲜红的原因是鳃丝的(

A、毛细血管丰富
B、静脉血管丰富
C、大的血管丰富
D、动脉血管丰富
7、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
A、呼吸
B、排泄体内代谢废物
C、呼吸和取食
D、游泳时产生动力
8、与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A、体表有鳞片
B、用鳃呼吸
C、有各种鳍
D、以上三项都是
9、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
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10、试一试:观察鲫鱼外型图,并回答问题:
(1)请你填写鱼鳍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主要为游泳提供动力的是
、控制鱼前进方向的是___________、保持鱼体平衡的是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以后(尤其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鱼便停止了浮头。联系前面学过的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
五、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1、梭
鳞片
黏液
2、方位
水流
水温
3、鳍
胸鳍
腹鳍
臀鳍
尾鳍
背鳍
4、胸鳍
腹鳍
尾鳍
尾部
躯干部
5、呼吸
鳃丝
鳃弓
鳃耙
6、氧气
二氧化碳
鳃孔
7、变化
8、水中

鳞片
不恒定
9、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
抽标检测
1、C
2、D
3、A
4、B
5、A
6、A
7、A
8、D
9、A
10、(1)胸鳍
腹鳍
背鳍
臀鳍
尾鳍
(2)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尾鳍
胸鳍和腹鳍
拓展延伸
在夜晚时,由于缺少阳光的照射,池塘中的藻类不能继续拧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鱼和藻类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在黎明时池塘水中氧气含量最小。这时,鱼因为缺氧,便出现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试图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天亮以后,由于池塘中的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池塘水中的氧气含量大大增加,这时,鱼可以从水中获取足够的氧气,便停止了浮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