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鱼类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知道常见的鱼类及鱼类的主要特征。
3.知道变温动物的概念。
4.知道常见的淡水鱼类与海洋鱼类
【学习重难点】
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鲫鱼身体呈
形,体表长有
。其外面有
,可以减少游动的阻力。
2.鱼的侧线是一种感觉器官能够测定
,感知
和
。
3.鲫鱼的运动器官是
,包括
,
,
,
,
。
4.
和
有保持平衡的作用,
能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主要靠
和
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5.鳃是鱼的
器官,由
,
和
组成。
6.鱼的呼吸:当水由口流入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
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
则渗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着水从鳃盖后缘的
排出体外。
7、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的变化
的动物。
8、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
,用
呼吸,体表大多长有
;用
游泳;体温
。
9、四大家鱼:
、
、
、
。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总结鲫鱼形态特点与其在水中生活的关系。
2、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鱼的各种鳍有什么作用?
(三)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
1.鲫鱼侧线的作用是(
)
A、维持身体平衡
B、协助运动
C、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
D、排泄
2.鲫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
)
A.胸鳍的摆动
B.尾鳍的摆动
C.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D.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3.如果你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死鱼中,可根据下列哪项迅速判断鱼是较新鲜的(
)
A、鳃丝颜色鲜红
B、
体表湿润
C、鳞片完整
D、
体表无损伤
4.四大家鱼中不包括(
)
A.
鲢鱼
B.
鲫鱼
C.
草鱼
D.鳙鱼
5、鲫鱼身体呈梭形(流线形),这有利于(
)
A、游泳
B、漂浮
C、捕食
D、升降
6、活鲫鱼的鳃丝颜色鲜红的原因是鳃丝的(
)
A、毛细血管丰富
B、静脉血管丰富
C、大的血管丰富
D、动脉血管丰富
7、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
A、呼吸
B、排泄体内代谢废物
C、呼吸和取食
D、游泳时产生动力
8、与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A、体表有鳞片
B、用鳃呼吸
C、有各种鳍
D、以上三项都是
9、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
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10、试一试:观察鲫鱼外型图,并回答问题:
(1)请你填写鱼鳍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主要为游泳提供动力的是
、控制鱼前进方向的是___________、保持鱼体平衡的是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以后(尤其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鱼便停止了浮头。联系前面学过的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
五、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1、梭
鳞片
黏液
2、方位
水流
水温
3、鳍
胸鳍
腹鳍
臀鳍
尾鳍
背鳍
4、胸鳍
腹鳍
尾鳍
尾部
躯干部
5、呼吸
鳃丝
鳃弓
鳃耙
6、氧气
二氧化碳
鳃孔
7、变化
8、水中
鳃
鳞片
不恒定
9、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
抽标检测
1、C
2、D
3、A
4、B
5、A
6、A
7、A
8、D
9、A
10、(1)胸鳍
腹鳍
背鳍
臀鳍
尾鳍
(2)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尾鳍
胸鳍和腹鳍
拓展延伸
在夜晚时,由于缺少阳光的照射,池塘中的藻类不能继续拧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鱼和藻类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在黎明时池塘水中氧气含量最小。这时,鱼因为缺氧,便出现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试图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天亮以后,由于池塘中的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池塘水中的氧气含量大大增加,这时,鱼可以从水中获取足够的氧气,便停止了浮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