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15 10: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商纣王淫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这就是著名的比干挖心的故事。 讨论:比干忠言进谏,为何被挖心?·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018/10/234兼语句“邹忌讽 纳谏”齐王解
题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战国策》
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国别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散文总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邹忌,战国时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能言善辩著称。善鼓琴,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kūn)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几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侯。邹忌不仅是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卓有远见,关心国家的政治家。我在浏览齐威王 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成就伟业。 我在浏览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阅读课文,理解文意:(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yì   kuī   jiàn
jī     bàng jī
zhāo   cháo 我在朗读(二)读准句读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今齐地方千里。
3、王之蔽甚矣!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修/八尺有余,
今/齐地/方千里,
王之蔽/甚矣!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朗读要点(二)再读课文
1、读准句子
2、理解文意我在朗读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身高八尺多, 体形容貌光艳美丽。 穿戴早晨光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 “我与城北的徐公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 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谁极漂亮、
好看长(身高)比得上照表判断多怎么谁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
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
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
之美也。” 就又问他的妾说: “我与徐公比,谁更美?” 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与他相坐而谈, 美啊。” 问他:“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谁又,再比怎么第二天(之)谁比不上相信自己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客人说:“徐公不如你 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偏爱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
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
者,欲有求于我也。”通“熟,”仔细。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 自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 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是想有求于我 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认为不睡觉这件事认为……美表判断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
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 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的确,实在(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邹忌)于是上朝见齐威王,说:“朝廷拜见认为比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
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矣。” 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土地)方圆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侍从,没有不偏爱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的。受蒙蔽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严重了。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没有谁近臣,亲信厉害,严重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
者,受下赏。”
使……听到“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当面指责上书劝谏我的人,可得上等奖赏;指责议论公共场合使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奖赏。”可得到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
议论(我的过失),齐威王说:“你说得好。”于是下了命令:好过失,过错信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
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好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刚刚好像间或,偶尔不时,有时满一年即使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 什么可进谏的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种情况燕、赵、韩、魏等国听到齐王纳谏这件事,
都到齐国来朝见齐威王。在到朝见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其他国家。我在积累 1 、下列字词,你掌握了吗?形貌昳丽:
同“熟” 仔细 光艳美丽 孰视之: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间(jiàn)进:间或、偶然
我在积累2、下列句子,你会翻译吗?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妻子说我美,是偏爱我。
今齐地方千里: 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
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3、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  
(服,名词作动词,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私,形容词做动词,偏爱)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当面)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使···听到)4、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委婉劝说)
4、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
5、下列句式,你掌握了吗?
A.固定句式(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与徐公孰美?
这是比较高下的文言句式,其中(1)是(2)的倒装。
B.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
C.状语后置
——能谤讥【于市朝】 (能【于市朝】谤讥)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D.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
E.省略句
(邹忌)与(客)坐谈。我在积累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再读课文吾孰与徐公美?徐公何能及君也?吾与徐公孰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我确实不如徐公美,为什么我的妻、妾、客都说我比徐公美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明确:
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语气十分肯定,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偏爱之情”)
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
客人的答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得意炫耀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格外偏爱
由衷赞美吾孰与
徐公美?不自信
徐公何能
及君也? 畏惧讨好
有点勉强吾与徐公
孰美?
怀疑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 礼貌尊重
敷衍逢迎我在思考1 、文章开始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是从一件家事写起,是件怎样的事?由此邹忌联想到什么道理?他又是如何向齐王进谏的?三比{妻私我
妾畏我
客求我→→→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求王}→
家事喻国事王之蔽甚矣2、齐王听从邹忌的谏言吗?之后采取怎样应对措施?三赏{面刺寡人上书寡人谤讥市朝→上赏→中赏→三变{令初下,门庭若市数月后,时时间进期年后,欲言无可进→下赏}3、齐王的变革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燕赵韩魏皆朝与秦 善思:小中见大
善谏:足智多谋
求实: 实事求是邹忌一代忠臣齐王善听:从善如流
善做:改革创新一代明君我在评论 1、想一想你所知道的历史上著名的类似邹忌成功进谏的故事。
2、说一说你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劝告经历。 想一想,说一说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成语出自刘向的《说苑·正谏》。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吴王要攻打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占别人的便宜,不想到另外有人在算计他。 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喜欢射鸟,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跑掉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学以致用 小结 由邹忌的“讽”可以看出“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我们提建议或意见时,应该讲究一点方式方法,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觉地改进。
鉴赏品味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我要训练话题:
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讽谏同学要讲究公共卫生。
4、讽谏上级领导注意环保。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