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
地理试题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据此回答1~2题。
1.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
2.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2014年3月24日当地时间22时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拉扎克宣布,根据最新收到的卫星分析数据,可以判定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印度洋南部海域“终结”。据此完成第3题。
3.获取卫星分析数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RS和GPS
C.GPS和GIS
D.RS和GIS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此回答4~6题。
4.“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水路
C.铁路
D.管道
5.“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6.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读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回答7~9题。
7.该大洲为(
)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非洲
8.甲、乙、丙、丁四地中,自然景观最相似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9.下列关于M海域沿岸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海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东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冬季西海岸降水较东海岸丰富
C.东海岸地区气候的海洋性比西海岸地区强
D.夏季东海岸降水较西海岸丰富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
10.由上图可以推断,该区域:(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11.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12-13题。
12、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13、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局部地形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N地的最低海拔可能为(
)
A.420米
B.400米
C.368米
D.360米
15.图示各村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
)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公路,M至④间起伏最大
B.M乡地处R、S两条河流分水岭
C.R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D.①村位于R河源头,水运便利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资源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17-18题。
甲
乙
丙
丁
新
★★★
★★★★
★★★★
陕
★★★★
★★★
★★
★★★
川
★★
★
★★★★
★★★★
粤
★
★★
★★★★
★
17.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与省区川相比,省区新乙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D.地壳运动频繁
(
净出口
净进口
时间
③
②
①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产品生产企业在①②③国家之间进行产业转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20.该产品生产企业在③国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充足的能源
B.廉价的劳动力
C.便捷的交通
D.先进的技术水平
结合湄公河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湄公河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流湍急落差大
B.高山束缚支流短
C.高原气候降水少
D.泥沙淤积河床高
22.湄公河丙段的主要开发方向为:(
)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旅游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越高,表示该区域产业结构越合理,经济发展速度越快。读“浙江省衢州市
2005-2010
年产业结构所占比重及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表”,完成
23~25题。
时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
2005年
15.00
45.94
39.06
2.63
2006年
13.21
48.50
38.29
2.63
2007年
11.02
51.81
37.18
2.63
2008年
9.80
53.86
36.34
2.63
2009年
9.52
52.79
37.69
2.66
2010年
8.56
54.86
36.58
2.65
23.
浙江省衢州市由
2005
到
2010
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是(
)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D.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4.从表中数据来看,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
)
A.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B.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
C.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
D.服务业与工业相比发展速度快
25.针对该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禁止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
B.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D.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圈,读图回答26-27题。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27.
2002年-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回答28—30题。
28.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
A.平衡地区发展
B.分散开罗人口
C.提升国家形象
D.吸引国家投资
29.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农业发达
B.交通便利
C.用地充足
D.基础设施完善
30.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二、非选择题(3大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和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国家
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
6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2分)
(2)分析在全球二、三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6分)
(3)目前,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你认为我国产业今后应如何发展?(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4分)
(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4分)
(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6分)
33.(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磷矿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开发矿产,发展民族工业,使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下图为摩洛哥区域图。
(1)分析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试分析乙地“清凉”的原因。(8
分)
(2)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布局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
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題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5
BACDB
6-10
DBACA
11-15
DBACD
16-20
BDBAB
21-25
BCDBC
26-30
DBBCD
二.综合题(3大题,共40分)
31.(12分)
(1)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2分)
(2)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工资/产值比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等。(任三点给6分)
(3)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任两点给4分)
32.(14分)
(1)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任两点给4分)
(2)由于植被破坏,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所以流入江河的水量增大,洪涝灾害增加。(4分)
(3)赞成。理由:大规模马孙热带雨林区地势平坦,终年高温多雨,复种指数高,水稻产量大。(或不赞成。理由:大规模种植水稻会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秘鲁劳动力不足,不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6分)
33.(14分)
(1)由于受大西洋(地中海)的调节作用;地处河流源头,海拔高气温低;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大沙漠热浪的侵袭;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每点2分,共8分)
(2)位于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劳动力廉价;地价便宜,生产成本低;距离欧洲近,毗邻市场等(任答3点,给6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