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 欧洲的宗教改革课标解读:知道马丁·路德、卡尔文等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要爬上去才可赎罪。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
不需要圣梯。把梯子撤走的人是谁呢? 政治上四分五裂、王权薄弱使得天主教对德国政治控制和经济压榨严重 据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会在此地(德国)首先爆发宗教改革? 德国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德国皇帝无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量,同时由于圣罗马帝国大统一梦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国皇帝必然要和教会合作,教会的力量非常强大。每当罗马教会出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国聚敛钱财,以至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教皇的奶牛”。振聋发聩的呐喊 路德宗教改革时的教皇是利奥十世(1513-1521),生活豪侈淫佚,喜爱艺术。因兴建圣彼得大教堂,而以售卖赎罪券为筹款的财路。宣扬,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有一名无耻的推销员对他的顾客说:“你投下银钱,现在我看见你父亲的左腿已经迈出炼狱的火焰,只剩右腿还在火里面,再继续加钱吧!”
那人说:“不必了。我父亲并没有右腿!”《九十五条论纲》 “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思考:站在路德的思想立场,是什么支撑路德冒着生命危险向教皇的权威挑战? “我在《圣经》的条文和清醒的理智中都没找到说服我的证据。因为我既不相信教皇也不相信宗教会议。有确凿证据表明,这两者都经常犯错误,而且他们的话也自相矛盾。我的良心深处,我只信服我引用的《圣经》段落。……我不能、也不愿意收回什么……我义无返顾,我别无选择”。罗马教会马丁·路德因行称义因信称义教徒神职人员上帝间接对话、得救直接对话、得救实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是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上帝实质?天主教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要以教会为中介,履行复杂的圣礼,做“善功”“赎罪”。为了聚敛钱财,教会发明了出售“赎罪券”的方法。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无需教会和善功,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实质是否定教皇的权威,解放了人的个性,使人获得了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二者的思想有何冲突?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与意义:
①“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信徒皆为祭司”
意义:____________
②建立廉俭教会
意义:_______________
③建立民族教会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满足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符合资产阶级追求国家统一、强化王权的政治要求探究?《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路德去世九年以后, 1555年,德意志新旧诸侯签署和约,规定“教随国定”1.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2.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DD “马丁·路德就像在黑暗的
森林里迷路的人,本来要划根
火柴探寻一条出路,不料引起
了延及欧洲乃至基督教世界的
森林之火。”
——《马丁·路德与德意志民族》星星之火可燎原 宗教改革运动需要一个天才去发动,也需要另一个天才去结束。路德就其实践来说,更多是一个摧毁者,而谁则更多是一个建造者呢?卡尔文卡尔文 (1509—1564),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卡尔文宗创始人。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该书中卡尔文提出“先定论”,认为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事先决定,与本人努力无关;他主张允许经营致富、借贷取利;反对教阶制,主张民主选举教职人员,建立民主的廉俭教会,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材料一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而对另一些人则加拒绝。……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一些人,叫他们有生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这预事实上包括着整个宇宙,和一切被造之物。……所谓预定,乃是上帝的永恒旨意,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
材料二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请归纳两则材料分别反映出加尔文的什么主张?有何意义? 选民和弃民 发财致富靠恩赐 “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与败,富与贫都是成为上帝‘选民’或‘弃民’ 的标志。”……卡尔文宗教改革; 主要内容:
1)信奉“因信称义”,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与弃民”和发财致富靠恩赐。
彻底否定天主教皇绝对权威,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作辩护,同时也鼓舞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
主张简化教会仪式,严禁偶像崇拜,精简神职人员,反对铺张浪费,建立更加廉俭的教会,规定神职人员全部由选举产生,长老会负责监督所有人的行为。
引起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色彩 意义?卡尔文教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日内瓦新教会也因此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 ,不再受制于教皇。加尔文被人们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巩固: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实质是:
A.发展了“因信称义”学说
B.秉承了基督教教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创立新宗教的手段C信徒比例
天主教:50%
新 教:40%
东正教:10%历史是人书写的,更是人创造的。回归历
史,体会当时人的思想感情,你会感悟更多。
请你站在教皇、国王、新兴资产阶级、新教教民的各自立场,发表一下对欧洲宗教改革的感受!(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或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或······)情景再现,角色体验路漫漫其修远兮 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在当今社会层出不穷,引发了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流血冲突,那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和道义的正义力量化身宗教将何去何从呢?1、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
2、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因为上帝已经纳悦你的作为。
3、穿美好的衣服,追求正当的生活,乃是必须,而不是罪。
4、谁不爱美酒、女人和歌,就终身是个傻瓜。
——选自《路德文集》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 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这种“先定论”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竞相追求利润,人人都想发财致富。胜利者产生了优越感,增加了自信力,认为自己肯定是上帝的“选民”,而那些失败者则无疑是“弃民”了。“预定论”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对加尔文“先定论”的理解 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独具特色的英国宗教改革亨利八世的改革
英王亨利八世利用国内各阶层反对天主教会的情绪,借欧洲大陆发生宗教改革之机,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宗教改革,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
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利,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结果英王获得教会的大量财富,削弱了教会实力,加强了王权。亨利八世 问题: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有何独特之处及影响?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
①改革方式:
②新教内容:影响 :
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英国民族教会产生。由于英国国王领导的宗教改革很不彻底,英国随即出现了倾向于卡尔文教的更加激进的思潮,要求进一步清除天主教残余,又被称作清教运动。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教会首领是国王、保留天主教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