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5 22: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太平天国运动中一些内容(包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课),但仅限于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有关历史,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史实及其影响了解较少。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可以在适当引导下对农民起义进行正确的判断。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教材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鸦片战争后的第一次革命运动,对近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以后课程的学习也有直接的影响,在本单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和西征等史实。

2、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者的异同点。

3、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了解太平天国的发展历程,掌握识图和用图的方法。

2、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1
cnjy
com
3、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感受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和评价。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策略:讨论法,探究学习法,角色扮演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图片上的钱币,它是哪一时期的钱币?(引出太平天国运动)
过渡:太平天国运动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时代,探寻问题的答案。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21·世纪
教育网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www-2-1-cnjy-com
材料二:……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出处:21教育名师】

──引自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阅读以上材料及课文,并联系上节课《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外国侵略


地主阶级
=>矛盾<=农民阶级


自然灾害
1.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的赔款,把负担加在劳动人民的身上。在旧税之外,巧立名目,增加捐税。地方官乘机敲诈勒索,使广大的劳动人民濒于绝境,许多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走上反抗的道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由于鸦片走私和五口通商,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老百姓完粮纳税都要用银两,使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正如材料所讲的一样,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广大人民对清政府的统治日益不满。21·cn·jy·com
3.自然灾害严重
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不断,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最终汇集成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花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当过农村教师。他曾几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取。他在广州时,从传教士手里得到一本基督教的传道书《劝世良言》。书上说,只有“上帝”是真神,其他一切人们所崇拜的偶像都是妖魔。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平等的。在《劝世良言》的启发下,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他假说自己是上帝的次子,特地下凡除妖魔,推翻清政府,以此号召群众。洪秀全与冯云山、洪仁玕一起,除去村塾中的孔子牌位。这个破天荒的举动和发展信徒的传教活动,遭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种种责难。洪秀全因此失去了农村教师的职业。开始远走他乡,传播拜上帝教。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观察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了解天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史实。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攻占永安(分封诸王,政权初步建立)──夺取武汉三镇──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军事全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曾国藩及湘军简介: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陆续升迁至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注重“修身养性”。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多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装;以抢劫掳掠和官爵鼓舞士气;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约一万七千人。21cnjy.com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编》
(一)天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来源:21cnj
y.co
m】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21
cnjy
com
材料四:《天朝田亩制度》还规定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首都建立了“天朝圣库”,总管公有财产,除一切缴获和征收归圣库外;还规定“商贾资本,皆天父所有,全应解归圣库”。这就把私有的金银、粮食、货物、房产等均收归公有,贵重物品缴入天朝圣库,日常用品分别收藏在堆栈,或者由典官保管。同时,又制定了供应官兵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制度。太平军中,上至天王,下至士兵,都设有定额的薪饷,都不准私藏财产。生活所需的粮米油盐和其他费用均白圣库供给。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五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储裕国课。弟第细思安徽、江西火粮广有,宜领镇守将佐在彼晓瑜良民,照旧资粮纳税。
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将佑施行。钦此。

——摘自《杨秀清上洪秀全奏折》2·1·c·n·j·y
阅读以上材料思考: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各什么?
2、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问题上的什么要求?  
3、这项制度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讨论:如何认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
(革命性、空想性)
(二)天平天国后期的革命纲领——《资政新篇》
阅读课本:
1、《资政新篇》的目的是什么?内容有哪些?
(振兴太平天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
2、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何会有此特点?为什么《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www.21-cn-jy.com
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局限性----空想性《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三、天国悲剧
(一)天平天国的失败
讨论:为什么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早期能够不断取得胜利,但到最后却失败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绞杀。  
(2)主观方面(农民阶级局限性)  
①农民是小生产者,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革命目标不明确。②没有彻底战胜封建思想的武器,定都天京后,领导特权思想膨胀,贪图享乐,断送了革命前程。③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等。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探究:如何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它有何历史影响?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敷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序如冠履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下之田;商不能自贾取息,而谓货皆天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蔼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本部堂奉天子之命,统帅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

──引自曾国藩《讨粤匪檄》21教育网
(1)如果你是农民,你怎么评价太平天国的兴起?
(2)若你是富商、大地主、朝廷官员,你会怎样看太平天国的兴起?
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历史,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课后作业
1、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英雄们对封建剥削深有切肤之痛,而对资本主义并无多少预见。空想和错误是历史客观条件使然”。下列材料中,最能体现《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是(  )
A.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
B.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C.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
D.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2、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2-1-c-n-j-y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3、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
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
D.提出《资政新篇》【版权所有:21教育】
4、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
B.主张自由贸易,无论何种商品都不限制
C.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
D.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
5、“这是一种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和中国本土的乌托邦思想都是相一致的。”能体现上述特点的历史文献是(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孔子改制考》
D.《国民党一大宣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