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项链》课件 (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项链》课件 (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15 20:3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项 链莫泊桑情 境 导 入学 习 目 标整 体 感 知研 读 课 文课 文 小 结布 置 作 业项链可以衬托出一个人的美丽高贵,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现在就有这么一个女人因为一条只值500法郎的假钻石项链,经历了十年的磨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19世纪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项链》去探个究竟。情境导入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重点)
2.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她的态度。
3.分析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个人、社会)。
学习目标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整体感知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
托尔斯泰认为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
左拉曾说:“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恩格斯认为:“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整体感知作者的评价 《项链》发表于1884年,原题为“首饰”。文题即是本文线索。
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这种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他们羡慕上流社会,爱慕虚荣。作者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于他们有很深的了解。题解与时代背景整体感知黯( )淡 惊骇( )
契( )约 誊( )写
寒伧( ) 打盹( )
褶( ) 自惭形秽( )
佳肴( ) 面面相觑( )
亲昵( ) 赝( )品
粗陋( ) 惆怅( )
债券( ) 请柬( ) ànhàiqìténɡchendǔnzhěhuìyáoqùnìyànlòu chànɡquànjiǎn整体感知基础字词整体感知寒伧:
帷幕:
惊惶失措:
兴高采烈:
自惭形秽:
惆怅:
面面相觑:
愁苦不堪:
磕磕巴巴:不体面。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形容因惊慌、恐惧而举止失常,不知如何是好。兴致高,情绪热烈。 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伤感,失意。形容因恐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忧愁苦恼到难以承受的地步。形容说话不连贯的样子。请柬 借项链 丢项链 找项链 赔项链
得知项链是赝品
(序 幕) (开 端) (发 展) (高 潮)(结 局)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玛蒂尔德的现实和梦想。研读课文文本剖析 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厅,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跟那些一般女人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现实 梦想身 世家 境生于小职员之家
只得嫁给小书记贵妇人、上流社会住宅寒伧 墙壁黯淡
家具破旧 衣料粗陋桌布三天没洗
喝一般的肉汤用廉价的女佣幽静的厅堂、宽敞的客厅
华美而香气扑鼻的小客厅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
盛在名贵盘碟里的佳肴跟最亲密仰慕的男子闲谈冰冷平庸、黯淡高贵、优裕狂热研读课文2.对照课文,分析玛蒂尔德得到请柬后与借项链时分别有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可用文中现有的词语描述)研读课文高兴犹豫不决悲痛不耐烦懊恼高兴郁闷借项链迟疑平静惊喜迟疑狂热得 请 柬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研读课文陶 醉3.玛蒂尔德终于如愿以偿地参加了舞会,她在
舞会上的心理如何?研读课文 她陶醉于艳压群芳的魅力之中,陶醉于成功的自豪中,陶醉于这些人对自己的殷勤献媚、阿谀奉承、垂涎欲滴,陶醉于妇人们所认为最甜美最美满的胜利中。研读课文4.两个好朋友相见,体现玛蒂尔德怎样的心理? 当然,
一定得去天真得意地笑了自在从容,达观坦然研读课文 玛蒂尔德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到由诚实劳动导致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最后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
5.十年的艰辛生活是毁灭还是成全了玛蒂尔德呢?爱慕虚荣
追求享乐脚踏实地
自在从容
吃苦耐劳诚实
劳动研读课文一、有人认为结尾太突然,不合情理,是故作惊人之笔,缺乏前文的铺垫,你同意这个说法吗?研读课文自主探究 小说的结局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请从文中找出三处铺垫的句子。
1.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很爽快地答应:“当然可以。”---相当大方2.四处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说“我只卖出去这个盒子”。 ---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的3.玛蒂尔德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 ---项链并不是什么贵重的首饰 清代文学评论家毛宗岗说:“善圃者投种于地,待时而发;善弈者,下一闲著于数十著之前,而其应在数十著之后。文章叙事,亦就是已。”
——小说中的伏笔,草蛇灰线。研读课文舞会上的陶醉离开时的匆忙项链丢了……伏笔研读课文二、哪些情节暗示了项链会丢? 可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设想故事的结局,产生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要把一篇小说的打击力量放到最后,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留给读者丰富的二度创作空间。空白艺术研读课文三、有人认为,小说结尾不够完美,没有说出主人公玛蒂尔德得知真相后的情况。你认为作者这样处理好不好?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研读课文四、关于空白艺术,你能从你所接触过的文章,音乐或绘画等作品中再举些例子吗?1.《红楼梦》中,黛玉临死前喊的那一声“宝玉,你好……”;
2.《琵琶行》中,关于音乐的描写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遐想;
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古道西风瘦马,小桥 流水人家”。
“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好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
——法国文学评论家 圣?勃夫 研读课文1.情节的设置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而服务的。那么我们在这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又看到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呢?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研读课文借项链—爱慕虚荣 说起自己的烦闷。高兴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迟疑而焦急地问。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带着这件宝物跑了。烦闷、高兴、激动玛蒂尔德 研读课文辞退了女仆
迁移住所,租赁小阁楼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刷洗杯盘碗碟
用肥皂洗衬衣把垃圾从楼上提到街上
把水从楼下提到楼上赔项链、还债务—玛蒂尔德诚实守信、
坚强勤劳。研读课文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诚实守信 坚强勤劳↙↘归结人物形象研读课文一串假项链 十年辛酸事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研读课文悲剧原因:1、主观(个人)原因:2、客观(社会)原因:研读课文玛蒂尔德爱慕虚荣、不安现状的性格。当时法国社会浮华势利的风尚。 “悲剧主人公不是善良的典范,却必须是容易犯错误的人。而他(她)之所以犯错误,不是由于他(她)对自己身外的事物一无所知,便是由于他(她)的欲望。” ——亚里士多德研读课文 说说玛蒂尔德知道项链的真相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你按照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大胆推想。 想象与构思赛一赛我们来续写研读课文 1、玛蒂尔德喜出望外,讨回了三万五千法郎,过上了浪漫幸福的生活。
2、玛蒂尔德百感交集,喜怒无常,她的精神崩溃了,整天念叨着:项链,假的!项链,假的!从此,她的身影出现在精神病院里。
3、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争吵不休,最后不得不诉诸法律,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大战。
4、玛蒂尔德取回了那挂付出了她十年心血的项链,拿到珠宝店去换钱,可对方却告诉她:“这串项链是假的,至多值300法郎!”研读课文交 流感悟生活这篇小说给你
最大的生活启示是什么?研读课文 《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通过对项链悲剧的描述,揭露了造成这一悲剧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庸俗作风。课文小结 写一个类似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改变命运的小人物的故事。布置作业退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