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战国前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商鞅变法开始时间及其主要内容;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给秦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版权所有:21教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对商鞅进行评价;认识重大人物在进程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2)通过学习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对李冰进行评价;认识重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重点: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都江堰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商鞅变法、江堰水利工程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关于徙木立信的图片。见第2张PPT。
教师讲述:关于徙木立信的故事,提问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见第3张PPT。
学生讨论: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即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
过渡:使公众信服以后开始变法。大家开始学习商鞅变法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个板块:商鞅变法
都江堰的修建
秦国的强大
第一篇章:商鞅变法
教师讲述: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那些变呢? 见第6张PPT。
课件展示:各国变法的图片,见第7张PPT。
教师补充: 战国时期的变法有:燕--乐毅改革:魏--李悝变法;楚--吴起变法;秦--商鞅变法等等。那为什么这是各国要变法呢?21*cnjy*com
学生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见第8张PPT。那秦国为何急忙要变法呢?【来源:21cnj*y.co*m】
学生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秦国落后挨打,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见第8张PPT。
教师补充:商鞅应召变法。
学生自学:-商鞅变法--目的、时间、支持者。见第9张PPT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你对商鞅变法是顶还是踩?说出你的理由。见第10张PPT2·1·c·n·j·y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内容后回答。见第11张PPT
结论: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废除了旧制度,有利于地主经济发展。--- 地主顶
奖励农耕------发展农业经济增强国力(国富)-----农民顶。
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加强战斗力-----士兵顶、-旧贵族踩。
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教师补充:《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见第12张PPT2-1-c-n-j-y
教师提问:那么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见第12张PPT
教师补充:否成功的标准是--改革的目的是否实现,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学生合作学习:因为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秦国国力空前强大。即使后来商鞅被处死,但他的改革仍然达到了最初的目的,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因此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 故后人言:商君虽死,秦法未败。见第12张PPT。【出处:21教育名师】
教师提问: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见第13张PPT。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1.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
2.广大人民的支持
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4.变法措施适宜
5.商鞅取信于民
教师发问:从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你应该得出什么启示?见第14张PPT。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见第14张PPT。
第二篇章:都江堰的修建
课件展示:都江堰远景图。见第16张PPT。
教师补充: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等地造成了巨大破坏,但是位于成都平原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基本完好。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是什么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它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入新课。见第17张PPT。21*cnjy*com
学生自学:学生看课本回答以下知识点。1.时间:________年
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__
3.地点:成都附近的__________
师生总结:知识点见第18张PPT。
课件展示:带有标示的都江堰远景图。见第19张PPT。
课件展示:分水鱼嘴-----“鱼嘴”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岷江主流)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了解它的功能。见第20张PPT。
课件展示:宝瓶口------ 在“鱼嘴”的下游,人们凿开玉垒山,打开内江通路。即是人们所称的“宝瓶口”。宽20米、长80米。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渠道,用来灌溉广阔的川西平原。了解它的功能。见第21张PPT。
课件展示: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的泄洪排沙设施。夏季发水大时,内江的水可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了解它的功能。见第22张PPT。
师生总结: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水利工程-----特点、作用、影响。见第23张PPT。
结论: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留灌溉,工省效宏。
作用:防洪、灌溉、运输。
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国实力进一步增强。今天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第三篇章:秦国的强大
教师提问:秦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见第25张PPT。
学生归纳:1、商鞅变法发挥着长久的积极效应;2、都江堰的功能及作用。
教师提问:秦国的强大表现呢?见第25张PPT。
学生归纳:1、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粮食充足。
2、政权相对稳定,官吏办事效率较高。
3、军队数量庞大,训练有素,长平之战表明,秦军已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
课件展示: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见第26张PPT。
拓展探究:学生甲说,坑杀赵国四十多万降卒,秦将白起手下至少要有八十多万人。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由此看来,史书记载未必可靠。学生乙说,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人,真够很毒的﹗请问他们谁说的有道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长平之战,赵军被围46天,已丧失了战斗力,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四十多万降卒是完全可能的。这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当然,也不排除史书记载有误或夸大的可能。但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史书记载有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认可的态度。见第27张PPT。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商鞅变法,了解变法的背景、目的、时间、人物、内容、作用;也学习了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应了解它的构造、功能、影响。从而明白秦国强大的原因。21·cn·jy·com
师:史海扬帆的时候到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
练习:
1、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
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 C.管仲改革 D.秦孝公改制
答案:A
2. 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不包括( ).21·世纪*教育网
A.颁布均田令 B.奖励耕战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县制
答案:A
3.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V ).21cnjy.com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答案:D
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答案:D
5、材料一:“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商鞅
材料二:秦孝公即位后,深感秦国落后挨打、被他国 鄙视是莫大的耻辱,决心改革内政 ,变法图强。于是他发布求贤令,招揽优秀人才。商鞅得到消息,便来到秦国。
1、材料一商鞅的话表明他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包含了变法的哪些原因?
答案:1、主张变法。
2、(1)秦国相对落后 (2)秦孝公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
4、感情提升
(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对商鞅进行评价;认识重大人物在进程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2)通过学习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对李冰进行评价;认识重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www.21-cn-jy.com
5. 布置作业
(1)2000年11月,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谈谈其理由。www-2-1-cnjy-com
2. 做同步学习【板书设计】 背景
目的
商鞅变法 时间、人物
内容
作用
商鞅变法与 修建
构成
秦国的强大 都江堰 功能
影响
秦国的强大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两个板块:(一)商鞅变法(二) 都江堰。(三)秦国的强大三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了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21教育网
不足方面:学生的参与度较广,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点不自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6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练习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是 ( )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A.废除土地国有制,不认为私有 B.重农抑商
C.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3.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4.《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D.统一货币、度量衡
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 、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6.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 )
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③农业产量的提高 ④人口的大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战双方是( )21教育网
A. 秦国和齐国 B.魏国和赵国 C. 秦国和楚国 D.秦国和赵国
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历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 21·cn·jy·com
A.都江堰 B.大运河 C.六辅渠 D.白渠
二、填空题
1、战国时期,____ ①____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公元前356年,_____ ①___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政治方面:建立___ ②_____,由政府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2·1·c·n·j·y
经济方面:废除_____③____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2-1-c-n-j-y
军事方面:奖励_____ ④___,对有 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商鞅变法使____⑤_____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版权所有:21教育】
3、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____ ①____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_____ ②____,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____③________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三、材料题
材料一 行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二 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写道:“唯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蹱灭亡。”请回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什么不同?
(2)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其理由。
(3)当今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之处?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相关知识。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内容是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相关知识。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行政管理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在行政管理上推行县制,D符合题意。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相关知识。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赐田触犯奴隶主贵簇的利益。故选C。21*cnjy*com
【点评】考查从商鞅变法内容推理各方利益关系的能力。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奖励耕织。故选D。
【解析】考查从商鞅变法内容推理各方利益关系的能力。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原因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各国开始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较难,审题时需仔细审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原因的推理能力。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长平之战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平之战秦国打败赵国。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仔细审题,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都江堰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仔细审题,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二、填空题
1. 【答案】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原因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各国开始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21cnjy.com
2、① 秦孝公 ; ②推行县制;③土地国有制;④奖励军功; ⑤秦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
3.【答案】① 李冰; ②都江堰;③成都平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都江堰的相关知识。
三、材料题:
1. 【答案】(1)材料一高度评价了商鞅变法,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第一大强国的。材料二则否定商鞅变法的作用,而把秦亡的原因归结为商鞅变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第一大强国的。(可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要阐述出理由)www-2-1-cnjy-com
(3)可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的前程。【来源:21cnj*y.co*m】
【解析】商鞅,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贡献,是在秦国实行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商鞅变法”。公元前338年,他被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结束了其惊涛骇浪的一生。青年毛泽东称他是“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出处:21教育名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6张PPT)
川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徙木立信
情境导入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徙木立信
意思是: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
徙木立信: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指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的行为。
学习目标
第一篇章
讲授新课
商 鞅 变 法
变
乱
乱--战争,变—变法。
乐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铁制农具
牛耕
1、背景
②秦国落后挨打,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
①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3、时间:
5、改革者:
2、目的:
富国强兵(增强秦国实力)
4、支持者:
秦孝公
公元前356年
商鞅
地主
农民
士兵
旧贵族
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你对商鞅变法是顶还是踩?说出你的理由。
废除贵族特权,加强战斗力 (兵强)
历史作用
商 鞅 变 法
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军功
奖励农耕
建立县制
废除了旧制度,有利于地主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国富)
加强中央的管理
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二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成功。
判断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改革的目的是否实现,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为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秦国国力空前强大。即使后来商鞅被处死,但他的改革仍然达到了最初的目的,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因此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 故后人言:商君虽死,秦法未败。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
2.广大人民的支持
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4.变法措施适宜
5.商鞅取信于民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从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你应该得出什么启示?
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第二篇章
都江堰的修建
都江堰远景图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等地造成了巨大破坏,但是位于成都平原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基本完好。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是什么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它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公元前256
1.时间:________年
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__
3.地点:成都附近的__________
李冰
岷江
宝瓶口
飞沙堰
内江
鱼嘴
外江
秦国强大之法宝二——都江堰
分水鱼嘴
“鱼嘴”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岷江主流)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宝瓶口
在“鱼嘴”的下游,人们凿开玉垒山,打开内江通路。即是人们所称的“宝瓶口”。宽20米、长80米。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渠道,用来灌溉广阔的川西平原。
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的泄洪排沙设施。夏季发水大时,内江的水可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
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水利工程。
作用:防洪、灌溉、运输
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秦国实力进一步增强。今天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李冰石像
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留灌溉,工省效宏。
第三篇章
秦 国 的 强 大
1.秦国的强大原因
2.秦国的强大表现
商鞅变法发挥着长久的积极效应;
都江堰的功能及作用。
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粮食充足。
政权相对稳定,官吏办事效率较高。
军队数量庞大,训练有素,长平之战表明,秦军已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拓展探究:
学生甲说,坑杀赵国四十多万降卒,秦将白起手下至少要有八十多万人。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由此看来,史书记载未必可靠。学生乙说,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人,真够很毒的﹗请问他们谁说的有道理?
长平之战,赵军被围46天,已丧失了战斗力,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四十多万降卒是完全可能的。这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当然,也不排除史书记载有误或夸大的可能。但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史书记载有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认可的态度。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商鞅变法,了解变法的背景、目的、时间、人物、内容、作用;也学习了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应了解它的构造、功能、影响。从而明白秦国强大的原因。
。
总结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强大
商鞅变法
背景
目的
时间、人物
内容
作用
都江堰
修建
构成
功能
影响
秦国的强大
板书
1
2
3
4
史海扬帆
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 C.管仲改革 D.秦孝公改制
【A】
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不包括
A.颁布均田令 B.奖励耕战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县制
【A】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D】
练习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D】
材料一:“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商鞅
材料二:秦孝公即位后,深感秦国落后挨打、被他国 鄙视是莫大的耻辱,决心改革内政 ,变法图强。于是他发布求贤令,招揽优秀人才。商鞅得到消息,便来到秦国。
1、材料一商鞅的话表明他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包含了变法的哪些原因?
主张变法
(1)秦国相对落后 (2)秦孝公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
2000年11月,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谈谈其理由。
2. 做同步学习
布置作业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