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风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15 17:4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和分析电影《英雄》中插曲《风》中的音乐,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2.用身体律动、演唱、打击乐器、肢体语言和其它工具,表现《风》中三段不同的音乐。
3,欣赏电影音乐《风》,学生更加关注和热爱影视音乐。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同学经过四年的音乐训练,已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初步分析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对音乐中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有一定的掌握;对基本乐器的音色了解和听辨也有一定的能力;对于音乐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但是不够深刻。他们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不断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音乐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但在音乐欣赏课中,还是缺乏主动、耐心的聆听,由于他们还没有脱离活泼好动的性格,体态律动表演和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便是最吸引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学习的有效方法,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心理,多安排这方面内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音乐兴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分析和总结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三段音乐要素的分析和理解。
4教学过程
1.教师播放《风》A段音乐。
学生手持竹竿按节奏律动进入教室。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进教室的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场景
生:战争。
师:你知道这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吗
生:不知道。(《英雄》)
师:是电影《英雄》的插曲。这部电影以荆轲刺秦王为背景,描述了战国时期侠客的英雄传奇。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音乐中的电影,学习电影中的音乐。21·cn·jy·com
(设计意图:律动的方式进教室,手持竹竿作为“武器”加上A段音乐的配合,立即将学生带入了战国时期的战争情境,并且竹竿和脚下的律动节奏让学生体会四五拍的律动和强弱关系。)
2分段赏析:今天欣赏的作品分为ABC三个部分
(一)首先完整聆听A段音乐
1、请你说出A段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
情绪:雄壮高昂
速度:中速
力度
强。
对,就是用这种强的力量,雄壮有力的情绪表现部队人数多气势大,中速偏慢的速度让我们感觉到部队列阵的稳重。强大力度表现了军队的战斗力。2·1·c·n·j·y
2、士兵们,请起立,边听音乐边律动,在音乐唱“荷”的地方用竹竿跺地三次,在空拍的地方跺脚两次,表现整装待发士兵们高昂的士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老师指谱)
(设计意图:反复律动,在熟悉节拍的同时,感受旋律的特点和变化,并识记A主题旋律。)
3、再听A段,A段的节拍是怎样的 强弱规律如何
(教师在黑板画图谱)
生:四五拍。
师:这段音乐是四五拍,我们没有见过。但是我们学过四二拍和四三拍,两个拍子加起来就是四五拍。所以强弱规律可以是强弱弱次强弱,或者是强弱次强弱弱两种可能,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律动的是哪一种节奏 www.21-cn-jy.com
4、拍出四五拍的节拍:对,请放下竹竿,用手打出这里四五拍的强弱,强拍拍手,弱拍拍腿。
5、下面我们听听A段的主奏伴奏乐器。并且说出,除了乐器你还听到了别的声音
人声的演唱;大提琴为主奏乐器,还有鼓声来助阵。当时音乐家谭盾和张艺谋商量这段音乐如何创作的时候,张艺谋给谭盾讲了一个故事。说当时秦军打仗所向披靡,比风还快,一打仗就喊“风风风”,很有气势。于是谭盾就找了50个男生演唱,把乐器和人声混合起来,目的是表现秦军的骁勇。所以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题目就叫《风》。www-2-1-cnjy-com
6、那么在这样的主题下,我们看看电影中出现A段主题的片段,并且给这A段起一个名字。
部队列阵
(设计意图:通过电影片段的欣赏和小故事的讲解介绍深挖作品内涵,了解音乐要表现的画面和情境。)
7、师:通过人声,号角等音乐与行军及马队等自然音响的结合,塑造出古朴苍劲与英勇挺拔的战国武士形象。
8、师:大家说这段音乐对电影中的作用是什么
生:渲染气氛。塑造形象。
(二)下面我们赏析B段音乐。
1、情绪,速度,力度
我们要为B段加入一些声势律动。
先打节奏
X
0
X
xx
随音乐,加入长音中。要求打出强弱
(设计意图:基本的节奏训练,同时熟悉和掌握B段旋律。)
2、
师:B段旋律的节拍 速度
四四拍,速度仍然中速。音域较低。
3、师:伴奏乐器
(边听边划图谱)
和A段不同,B段是连起来的。
师:为什么会连起来唱呢
4、来看一下这段音乐在电影中出现的片段。
边看边想。旋律流动起来是为了表示什么 并且,注意聆听背景音乐强弱的变化。
生:看视频2
师:电影片段中,背景音乐的强弱变化是怎样的
生:由弱到强
师:为什么是由弱到强的规律
生:军队行进,向前走,由远到近,所以声音由大到小。
5、
A段音乐是有停顿的,B段音乐是流动,往前涌动。A段展现的的军队列阵的阵容,而流动起来的B段则表示的是部队的前进和攻击,不可阻挡.21cnjy.com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视频片段的分析了解AB两段音乐要素不同的原因。更深刻的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2-1-c-n-j-y
6、师:让我们用声音表现军队行进的感觉。老师弹琴,先唱词再唱谱子.
由男生用嗬模唱,女生加入节奏0X0XX声势律动。
7、全体起立,边踏步边打节拍律动。
8、我们给第二段起一个吗名称好吗 部队出击。
9、那么这段音乐又在电影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三)接下来欣赏C段音乐。
1、聆听C段音乐的情绪,速度:悲壮,苍凉;稍慢
2、听主奏乐器和节拍。(画旋律线)
主要演奏乐器,大提琴,粗狂,沧桑,浪漫,古朴又充满了侠骨柔情。
生:可是没有鼓声没有人声
节拍四四拍。旋律起伏非常大。代表人物内心的变化大。
3、教师介绍剧情:荆轲已经接近秦王并且可以刺杀他。可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和平不能杀,如果不杀荆轲自己就要被杀死,荆轲选择牺牲自己来保全天下的安宁。在荆轲舍生取义的时候,秦王由心里佩服他是一个英雄。21
cnjy
com
4、欣赏电影片段:同时思考为什么没有人声和鼓声。
(设计意图:了解故事情节为下步C段音乐的赏析打下基础。)
生,没有人声,因为人物内心特别难受
没有鼓声,是因为此段音乐并没有描写战争的场景。
5、再次聆听C段音乐。用手指表示,C段音乐主旋律重复几次
生:3次 三次半。后面好像给人一种进行不下去,说不下去的感觉。没有人声是音乐人物内心痛苦到极点难以言喻。【出处:21教育名师】
6、音乐片段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 刻画人物内心。
7、用肢体动作,来表示旋律的起伏和人物内心的感受。
学生随教师律动表现C段音乐。
(设计意图:用身体的起伏来表现旋律的变化。进而表达人物内心的变化。)
8、视唱C段音乐。教师带学生根据旋律的起伏唱出人物内心的焦灼和不舍。
3知识拓展
1、总结三段音乐的表现要素
三段音乐的音乐要素都是根据情节的需要来安排,紧密结合故事的层层发展和人物内心的变化。
2、总结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影视音乐有烘托情感,渲染气氛,刻画内心,塑造形象等等作用。电影音乐是影视作品中一个有效的艺术手段。其特点就是注重与画面和故事情节的匹配。21教育网
3、了解曲作者
谭盾作为一个时刻思考时代精神的音乐家。他的才华与努力,让众生可以闭上眼睛,用心聆听一切经他表现的声音。这是新华网对谭盾的最客观的评价。21·世纪
教育网
(设计意图:了解作家作品和背景。拓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4小结下课
1、完整欣赏三段音乐,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也随着音乐感受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并跟随教师一起律动,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三段音乐。【来源:21cnj
y.co
m】
2、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后我们欣赏电影的时候,不仅要关注电影中的画面,故事情节还要关注电影中的音乐,因为有了电影中的音乐,电影才更好的触碰你的心灵。【版权所有:21教育】
(设计意图:留下希望,让学生在课外多多的搜集资料,学习和了解更多的影视音乐作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