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故乡是北京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知道歌曲体裁。
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综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喜欢曲艺歌曲。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歌曲体裁
教学难点:学唱曲调
3教学过程
一、聆听《故乡是北京》教学基本要求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 ——欣赏《故乡是北京》——戏歌。
它是以戏曲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有风味。
2.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
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 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 (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故乡的情。)
3.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
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 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 (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的情谊)。
4.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选择恰当的音,作为结束音练习
1.这是继上两节课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乐段的结束音感(调式)。
2.反复咏唱曲调,尝试结束音填入最有结束停顿感的就是这个音。
3.教师切忌从理解上去讲解。
4.第一谱例的结束音以“5”为宜。
第二谱例的结束音以“11”为宜。
二、表演《杨柳青》教学基本要求
1.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2.欣赏《杨柳青》的演唱。
设问:我们班上是否有江苏人。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 你能哼唱吗
3.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一次。
先把词单独练习念几遍,然后再跟录音哼唱。
4.学唱曲调:
(1)可以分句学唱,但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 (123456)
(3)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要唱好。
(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 在出现“”时,可以按节奏轻轻拍手。
(5)完整地、欢快地唱全曲。
5.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尤其是衬词要读得流畅。
(2)把歌词填入曲调后歌唱,注意情绪与速度。
(3)如班上有江苏的学生,请他教大家方言,然后用方言演唱。
6.表演歌曲:
(1)在“”处,两人用竖笛轻轻相碰三下,也可用木质的打击乐器打击三下。
(2)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