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 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选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理解字词句,翻译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到。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想跟他道歉,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尊君在不通“否”,不。相委而去丢下,舍去。去后乃至才与友期行约定不期而遇下车引之拉引吭高歌入门不顾回头看 瞻前顾后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朋友)才来。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跟别人约好同行,却丢下我
走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
(想向他道歉),元方头也不回
地走进了自家大门。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跟我爸爸约的时间是正午,您
正午不到,那么就是不讲信用;
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那么就
是失礼。品头论足文章中有两个人物,挑选其中一个,评价一番:
友人是个__________的人,从___________可以看出。
元方是个__________的小孩,从_________可以看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各抒己见失礼不失礼vs失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君子,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更能表现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不失礼: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是低劣的,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懂礼识义同样是称呼陈太丘,元方和友人有什么不同?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尊君:称别人的父亲。 通过敬词和谦词的运用体现对别人的尊重。敬谦准确口诀:“家大”、“舍小”、“令外人”自己的长辈、年长的平辈
如家父、家慈、家兄等。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妹、舍侄等。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堂、令媛等。还有贵校、贵公司、尊姓、尊君、
大作、高见、贤弟等。 ⒊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贤弟 敬词有
谦词有③④⑥⑦⑨①②⑤⑧学后寄语:做一个有礼貌、守信用的人,做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做一个在是非面前据理力争的人,你的人生会更有质量。在与别人交往时注意言谈措辞,你会结交更多的好朋友。认真细致,用心回顾
1、《世说新语》,南,刘义庆
2、(1)约定;(2)不再等候就走了;(3)才;
(4)通“否”,不;(5)丢下;(6)回头看;瞻前顾后
3、(1)您跟我爸爸约的时间是正午,您正午不到,
那么就是不讲信用;
(2) 跟别人约好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4、失礼: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
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
有涵养吗?
不失礼: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
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
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