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梅花三弄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梅花三弄》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古琴曲。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相传是为一千五百年年前晋朝桓伊所做的一首笛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21cnjy.com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明代有人认为是唐人颜师古把它改编成琴曲,流传至今; 按晋代的笛即现代的箫,这种改编,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晋代笛曲的风格。21·cn·jy·com
清《琴谱谐声》中,有此曲改编为琴箫合奏的曲谱。明《杨抡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
梅花以其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不畏严寒、凌霜傲雪气质,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梅花历来是文人墨客及艺术家们所咏叹的对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内容:
1、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2、使学生了解古琴音乐的特点、风格等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古曲中的“三弄”。
2、会唱《梅花三弄》的主题,体验古琴所表现的意境、内涵及艺术魅力。
3、通过朗诵、图片欣赏来了解文学、美术、舞蹈与音乐的内在的联系。
教学重点: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听辨音乐的结构及音乐表现的意境、内涵。
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问:同学们,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携带了一张特制的唱片,作为人类的使者去寻求“宇宙的知音”,其中收入了中国古典《流水》,它被认为是“人的意识与宇宙交融”的音乐,是什么音乐如此有魅力?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首飞往太空的音乐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聆听古琴曲《流水》的音乐片段
(1)边听边思考
教师: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古琴,古琴音色淳和、淡雅、清亮、悠远)21教育网
(2)师生交流,初步感受古琴音色
二、认识古琴(背景音乐《梅花三弄》)
1、出示古琴图片,学生自主交流。
(1)教师:同学们,你们对古琴有哪些了解呢?你们找到了哪些资料和大家分享?
(2)学生充当小老师,与大家交流自己对古琴的了解。
2、教师提点、补充。(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背景音《梅花三弄》)
(1)教师:古琴的构造如何?
古琴造型质朴,其本身也是完美的艺术品。古琴有七根弦,由粗到细、自外而内排列,亦称七根琴、瑶琴、玉琴。(展示古琴图片)www.21-cn-jy.com
(2)教师:有谁知道古琴的历史?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即开始盛行,有文字课考的历史约有四千年。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古”字,称为“古琴”。
(3)教师:有谁知道关于古琴的故事?
古琴自产生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代著名琴师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文人以琴会友、以琴抒情、以琴觅知音的生活写照。(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用精炼的话语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2·1·c·n·j·y
三、欣赏《梅花三弄》
教师:梅花常被隐喻为具有高尚节操的人,它傲霜高洁的品格是古今艺术创作的总要题材。今天,我们将欣赏一首有关梅花的古琴独奏曲,请问它表现了什么意境呢?古琴的韵味又有什么特点呢?21·世纪
教育网
1、初听全曲,想象画面
(1)师生交流后交流
教师:《梅花三弄》表现了梅花什么样的品格?
(2)介绍作品
教师:古琴曲《梅花三弄》早在唐代就已在民间广泛流传,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全曲曲音清幽,音节舒畅,意境宁静、悠远,古琴的音色更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内涵,难怪明代杨伦《伯牙心法》中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www-2-1-cnjy-com
2、学唱主题曲
(1)聆听主题曲,画图谱。
边听边画图谱,突出泛音“5”延长绵远的感觉;通过图谱的距离变化突出主题曲节奏的变化。
(2)跟琴视唱主题曲
教师用琴带学生视唱主题,再用“lu”音模唱主题,强调演唱泛音“5”时气息的饱满和连贯以及强弱的对比
3、探究“三弄”
(1)教师:这首作品为什么取名“梅花三弄”?“三弄”是什么意思?
(2)学生讨论
教师:梅花三弄的“三弄”与其曲调有关,让我们在音乐中寻答案!
(3)再听全曲(观看《梅花三弄》独奏视频)
教师:边听边看,听一听主题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主题出现时,请哼唱。仔细观看古琴演奏的技法,跟着学一学。2-1-c-n-j-y
(1)师生交流
(2)师小结
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右手弹弦出音产生三种音色:散音、泛音和按音。古人对这三种音色的描述是“泛音法天,取其空灵飘渺;散音法地,取其浑厚;按音法人取其中,如同人声吟唱”,所以叫“梅花三弄”。
1、分段对比欣赏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乐曲主题的每次重复又什么变化?
(2)对比欣赏主题的三次重复。
(3)讨论交流。
教师:《梅花三弄》的曲调时而清澈透明,时而轻快流畅。
“一弄”紧跟在引子之后,该段节奏活泼,富有动感,泛音曲调犹如是对梅花的特写,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迎风飞舞,如在眼前般生动形象。
“二弄”力度加强,情绪比较激动,犹如梅花傲雪绽放,展现美丽,散发清香。
“三弄”较之于前二弄,曲调进行了一定的拓展,更添一份活泼、动感,表现了一份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进一步刻画出梅花不为雪屈、傲然挺立的形象。
尾声与引子部分遥相呼应,结束在泛音上,空净而悠远。
四、拓展、探究
1、欣赏
国画《傲雪寒梅图》
2、欣赏:
卜算子
-
咏梅
1961年12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欣赏舞蹈《梅花引》片段
探讨诗人、画家、音乐家、舞蹈家在表现梅花的神、情、志上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独自的特色?
五、课堂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