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梅花三弄》欣赏活动中,体验乐曲表现的意境、内涵及梅花刚毅、坚贞的品格,激发学生对中国经典古曲的学习兴趣。2.感受古琴的音色特点和韵味,了解古琴的发展历史及音乐风格,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古琴音乐的积极性。3.熟记《梅花三弄》主题,体会古曲的淡雅绵远;知道《梅花三弄》中的“三弄”的意思及乐曲基本结构;能与他人合作在《梅花三弄》音乐背景的衬托下,以唱、朗诵等形式表现乐曲的意境。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听辨音乐的结构及音乐表现的意境、内涵。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设疑激趣
老师:同学们,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携带了一张特制的唱片,作为人类的使者去寻求“宇宙的知音”,其中收入了中国古曲《流水》,它被认为是“人的意识与宇宙交融”的音乐,是什么音乐如此有魅力?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首飞往太空的音乐吧!聆听古琴曲《流水》的音乐片段
边听边思考
老师: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古琴,古琴的音色淳和、淡雅、清亮、悠远)
师生交流,初步感受古琴音色
活动2【讲授】二、认识古琴(背景音乐《梅花三弄》)
出示古琴图片,学生自主交流。
老师:同学们,你们对古琴有哪些了解呢?你们找到了哪些资料和大家分享?学生充当小老师,与大家交流自己对古琴的了解。
教师提点、补充。(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背景音乐:《梅花三弄》)
老师:古琴的构造如何?
古琴造型质朴,其本身也是完美的艺术品。古琴有七根弦,由粗到细、自外而内排列,亦称七弦琴、瑶琴、玉琴。(展示古琴图片)
B.教师:有谁知道古琴的历史?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即开始盛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有四千年。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古”字,称为“古琴”。
C.老师:有谁知道古琴的故事?
古琴自产生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代著名琴师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文人以琴会友、以琴觅知音的生活写照。(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用精炼的话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活动3【讲授】三、欣赏《梅花三弄》
老师:梅花常被隐喻为具有高尚节操的人,它傲霜高洁的品格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今天,我们将欣赏一首有关梅花的古琴独奏曲,请问它表现了什么意境呢?古琴的韵味又有什么特点呢?
初听全曲,想象画面。
师生听后交流。
老师:《梅花三弄》表现了梅花什么样的品格?
(2)作品介绍
老师:古琴曲《梅花三弄》早在唐代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全曲曲音清幽,音节舒畅,意境宁静、悠远,古琴的音色更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内涵,难怪明代杨伦《伯牙心法》中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
学唱主题曲
聆听主题曲,画图谱。
边听边画图谱,突出泛音“5”延长绵远的感觉(可用~~波浪线);通过图谱的距离变化突出主题曲节奏的变化。
跟琴视唱主题曲
教师用琴带学生视唱主题曲,再用“LU”音模唱主题,强演唱泛音“5”时气息的饱满和连贯以及强弱的对比。
探究“三弄”
教师:这首作品为什么取名为“梅花三弄”?“三弄”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
教师:梅花三弄的“三弄”与其曲调有关,让我们在音乐中寻找答案。
再听全曲(观察《梅花三弄》独奏视频)
教师:请边听边看,听一听主题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主题出现时,请哼唱。仔细观看古琴演奏的技法,跟着学一学。
教师: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右手弹弦出音产生三种音色:散音、泛音和按音。古人对这三种音色的描述是“泛音法天,取其空灵缥缈;散音法地,取其浑厚;按音法人取其中,如同人声吟唱”,它们形成了古琴的音色特点。
这首作品以泛音演奏主题,并对主题音调进行了前后三次重复,故称其为“三弄”。这首乐曲是歌颂梅花的作品,所以叫“梅花三弄”。
分段对比欣赏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乐曲主题的每次重复有什么变化?对比欣赏主题的三次重复。讨论交流。
教师:《梅花三弄》的曲调时而清澈透明,时而轻快流畅。
“一弄”紧跟在引子之后,该段节奏活泼,富有动感,泛音曲调犹如是对梅花的特写,有的含苞待放,有时迎风飞舞,如在眼前般生动形象。
“二弄”力度加强,情绪比较激动,犹如梅花傲雪绽放,展现魅力,散发清香。
“三弄”较之于前两弄,曲调进行了一定的拓展,更添一份活泼、动感,表现了一份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进一步刻画出梅花不为雪屈、傲然挺立的形象。
尾音与引子部分遥相呼应,结束在泛音上,空净而悠远。
活动4【活动】四、参与表现《梅花三弄》
以小组为单位,表现《梅花三弄》。
学生的表现形式可多种多样,但要符合《梅花三弄》的意境。
参与表现,适时评价。拓展作业。
教师:古琴作品还有很多,如《高山流水》、《阳关三叠》、《关山月》等,请同学们在课后通过网络聆听更多的古琴作品。
课件12张PPT。梅花三弄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欢的乐器是什么乐器吗?为什么最喜欢这件乐器呢?
导入 古琴又被称为瑶琴、玉琴、七弦琴,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即开始盛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有四千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古琴也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象征,与琴有关的故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与琴有关的古代名家有伯牙、嵇康、王维、蔡文姬等。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携带了一张特制唱片,其中收录了长达七分钟的中国古琴曲《流水》。
中国古琴名曲有:《广陵散》《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酒狂》《关山月》《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幽兰》《忆故人》等。乐器陈列室你知道古琴有哪些具有特色的演奏技法吗? 古琴技法甚多,古时有超过一千种,今常用指法仅几十种,例如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擘、托(即“右手八法”)、轮、拨、剌、撮、锁、如一、滚、 拂、双弹等,左手的上、下、进复、退复、吟、猱、罨、跪指、掏起、带起、爪起、撞、牵、全扶、半扶、龊、间勾、转指、索铃等。
我们欣赏几个片段,了解古琴最有特色的三个
技法。泛音抹滚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琴作品是《梅花三弄》,仔
细听,请思考为什么要用古琴来演奏这首作品?
你认为作品表达了什么内容?
请欣赏引子部分,这段音乐的特点是什么?让你
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请同学们视唱下面的乐谱,分析总结这段音乐的
特点。请再次完整欣赏《梅花三弄》,仔细听主题出现
了几次?是连续出现的吗?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三弄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三个音乐片段,这三段音乐给
你什么不同的体会?你能听出其中使用了什么古
琴演奏技法吗?你认为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情景?ABC通过欣赏,你认为古琴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是怎
样的?请同学们课后查找更多的古琴作品听赏,加深对
古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