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歌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木鼓歌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15 19: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木鼓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歌曲所描绘的场景,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用身边的材料即兴创编鼓点为歌曲伴奏。
3、能认识木鼓,了解佤族歌曲的风格,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2学情分析
五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演唱、理解、欣赏和表现的能力,而且这个班学生大多活泼好动,乐于思考,乐于学习,愿意互动,都是难得的。不过,他们同时也越来越有主见,慢慢地已经不满足于书本上的音乐了,因此老师就要积极调整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同学们去创造,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引导他们继续喜爱和参与音乐教学,为终身热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认识木鼓,了解佤族歌曲的风格,理解歌曲所描绘的场景,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1·cn·jy·com
教学难点:即兴创编鼓点为歌曲伴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
1、观看本校教师鼓乐排练的视频。
2、让学生站在大高战鼓、小高战鼓的旁边,合着课件视频《大鼓和小鼓》的节奏敲击鼓。
3、师:鼓能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欢乐,鼓的应用也便非常广泛。今天老师要通过一首新歌带同学们走进一个少数民族,他们视一种鼓为通天神器,为保护神,陪伴他们度过岁岁年年!让我们听听是哪种鼓 21cnjy.com
活动2【讲授】二、欣赏歌曲《木鼓歌》:
(一)初听。师放课件音频请学生初听歌曲《木鼓歌》。听后生答:木鼓。
(二)简介佤族及木鼓,并模仿敲打木鼓的动作。
1、观看《木鼓节》视频,了解佤族、木鼓、木鼓节(拉木鼓、跳木鼓房、祭木鼓),知道木鼓是佤族特有的一个鼓种,一是能驱邪和保佑村寨平安;二是用来报警,召集寨人应急;三是用来歌舞娱乐……www.21-cn-jy.com
2、跟《木鼓歌》音乐模仿敲木鼓。根据视频敲击的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敲。
(三)理解歌曲的情绪。
1、通过敲击体验,谈谈感受。
2、再听《木鼓歌》,提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欢快活泼)学生回答:木鼓咚咚响、木鼓会唱歌、鼓声响四方、歌唱幸福生活……解释江三木罗是称词,表示幸福快乐。2·1·c·n·j·y
(四)从音调、节奏、歌词多方面初步感受佤族民歌的特点。
1、出示歌谱,找出旋律中的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区别使用休止符与不使用休止符的不同效果。
2、在歌曲的休止符处加伴奏。学生边听边在歌曲旋律中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拍手、拍肩、跺脚等小动作或加衬词“嘿”。21教育网
用“da”哼唱旋律,找出歌曲中的相似乐句。
找出带滑音记号处,学唱佤族民歌的特色歌词。
(五)唱一唱,进一步体验佤族民歌的特点。
完整演唱歌曲。指导结尾要有欢呼感。
活动3【活动】三、创编鼓点为歌曲伴奏:
四、创编鼓点为歌曲伴奏:
1、让学生用身边常见的材料,如茶叶筒、鞋盒、脸盆、酒盒等每人自制了一个“鼓”。
2、指导学生分组设计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活动4【练习】三、创编鼓点为歌曲伴奏:
3、师生共同选择两种创作的节奏型,并分别请两组的两名同学上台演示下。
4、师弹琴,每组完成一种设计,边唱边用自制的鼓伴奏。
5、评价。
活动5【测试】四、综合表演
分组表演
集体表演
活动6【作业】五、拓展:欣赏佤族《木鼓舞》 六、小结:
五、拓展:欣赏佤族《木鼓舞》
六、小结:
1、共同回忆本节课及本单元刚刚学过的内容。
2、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优秀的音乐和文化,这是我国巨大的艺术宝藏。在“五十六朵花”系列单元中,我们共同走进过多个少数民族。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认真学习相关内容,更愿同学们将来还能够去研究它、探索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