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了解乐曲所呈现的内容,并感受音乐旋律与意境。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瑶族的风土人情,感受瑶族音乐特色。2、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听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描绘的内容和场景,进一步培养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
2学情分析
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二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主自豪感、自信心,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认识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乐曲《瑶族舞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全曲为复三部曲式,在简短的引子后,进入呈示部,第一主题优美抒情,来自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描绘了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态,第二主题是由第一主题派生出来的,速度加快,节奏变密,音乐情绪起了变化,更加热烈欢快,甚至有些粗犷,表现了小伙子们奔放的舞姿。展开部出现了三拍子的优美旋律,表现了青年们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再现部再现了第一、第二主题,人们又纷纷加入群舞的行列,欢跳、旋转、歌唱,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合奏中推向高潮后结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学难点: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观看视频《瑶族长鼓舞》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瑶族舞蹈欣赏
(师播放《瑶族长鼓舞》视频,生边观看边随音乐律动。)
师:请你们猜猜,这是哪个民族?(师引导)
2、板书课题:瑶族舞曲
3、简介瑶族及其音乐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瑶族共有230多万人,瑶族人民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贵州等省区的山区,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长鼓舞是瑶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多在瑶族的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悠久,在瑶族传统的祭祀、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常跳此舞。现在瑶族长鼓舞已经发展成为群众性文娱活动。
活动2【活动】二、欣赏《瑶族舞曲》
1、走进瑶寨,了解瑶族。
师:想不想了解了解这个民族?
师:我很乐意带着大家一起走进瑶寨,了解这个勤劳而又能歌善舞的民族。多媒体图片展示,师逐次介绍图片:
(1) 瑶族的住宅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他们居住的最大特点就是靠山,以大山为依靠,其住宅修建别致,交错有序,大多为吊脚楼,3层,上盖杉皮或土瓦。
(2) 瑶族的服饰
瑶族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特点。一般衣料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棉布,上面装饰有花边、丝绒、绒线、银饰和料珠。所以,瑶族服饰的最大特点就是五色斑斓。
(3)瑶族的乐器
平日里,他们喜欢背着长鼓,吹着芦笙围着篝火跳舞,来表达他们快乐的心情……
(4)瑶族的音乐
2、走近瑶族,欣赏音乐。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瑶族的住宅、服饰、乐器以及瑶族同胞的音乐类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倾听瑶族最动听的乐曲——《瑶族舞曲》,听听这首歌曲有几个部分(两个部分),有没有重复,每一个段落的速度一样吗?
播放音乐(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的),学生聆听。
师:《瑶族舞曲》是刘铁山、茅沅创作的,作品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表达了瑶族人民幸福欢乐的心情。(适时引导学生欣赏)
(1)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学生聆听,小声哼唱。
师: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三五成群的人们身穿节日的盛装,轻轻敲击长鼓,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明亮的月光下,准备跳舞了,实在是太喜庆了!这一主题出现了几次?(2次)(师引导学生说感受)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听听第一部分第二主题,你能想象这段音乐又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呢?(小伙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大家跳得更热闹更起劲了。)这一主题出现了几次?(2次)和第一主题相比,速度什么变化?你会联想到什么?
(2)播放第二主题(学生跟音乐哼唱,引导学生说感受。)
(3)欣赏第二部分(学生跟音乐哼唱)
第二部分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4)再次复听全曲(学生跟音乐哼唱)
刚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乐曲的第三部分基本上重复了第一部分,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部分最优美抒情(第二部分),高潮是出在哪一部分(第三部分)?
段落 速度 感受和联想
A 中速 优美、委婉、轻盈
B 稍快 粗犷、热烈、欢快
A 稍慢 抒情、安宁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音乐哼唱旋律,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丰富课堂活动,培养挖掘学生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对音乐的分析能力。)
活动3【活动】三、表现音乐
师:这首歌曲的有很多表现形式,有管弦乐演奏的,有钢琴演奏的,也有葫芦丝演奏的,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把葫芦丝,想不想听听葫芦丝版的《瑶族舞曲》?
师:好,有请同学们为我打节奏!
(分发沙锤、双响筒等,临时指导学生学打X XX ? X XX ?和X X ? X X ?)
师跟伴奏吹奏乐曲《瑶族舞曲》,生打节奏。
师:大家打得很漂亮,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美丽的瑶族姑娘和帅气的瑶族小伙子们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设计意图:学生为歌曲伴奏,创造本节课的第一次高潮,激起学生继续学习欣赏后面音乐的欲望。检验学生对主题A的熟悉掌握情况,也体现音乐本身所描绘的场景,并从中享有乐趣。老师用葫芦丝吹奏,学生伴奏,也体现师生之间的合作,拉近师生在课堂中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情谊。)
活动4【练习】拓展延伸(根据时间而定)
播放《瑶族舞曲》(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的)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情感边欣赏音乐边指挥。
活动5【活动】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富饶辽阔,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乐器,他们通过这些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民俗。 希望同学们能喜欢我国的民族音乐!并乐于去了解民族音乐文化!
课件16张PPT。五十六朵花
(第二单元 第二课 )
欣赏《瑶族舞曲》
瑶 族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以大山为依靠,凭借赶山吃饭。住 宅
他们居住的最大特点就是靠山,以大山为依靠,其住宅修建别致,交错有序,大多为吊脚楼,3层,上盖杉皮或土瓦。 瑶族的服饰 土瑶 两片瑶
瑶族服饰具有独特
的民族色彩特点。
一般衣料是自纺自
织自染自缝的棉布,
上面装饰有花边、丝绒、
绒线、银饰和料珠 ,
非常漂亮。 贵州瑶族红瑶白 瑶瑶族的乐器 长 鼓
瑶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是各类型的长鼓。长鼓是将树干挖空,制作成细腰形,两端蒙以兽皮.
瑶族舞蹈瑶族的音乐
瑶族民间音乐主要有民歌和歌舞音乐。音乐采用民族五声调式,有单声部和二声部两种形式。
民歌可分为山歌、长歌、古歌、风俗歌、劳动歌、儿歌、二声部民歌等。瑶族的歌舞音乐分为两类,一类是祭祖还愿仪式中边舞边跳的祭祀歌舞,另一类是节日中的娱乐歌舞。 瑶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不论男女都能唱歌,较有名的有《盘王歌》《密洛陀》《千家峒歌》欣赏乐曲《瑶族舞曲》听听这首歌曲有几个部分,有没有重复,每一个段落的速度一样吗?你感受到什么?联想到什么?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是刘铁山、茅沅创作的,作品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表达了瑶族人民幸福欢乐的心情
第一部分第一主题出现了2次。展现了姑娘小伙们陆陆续续聚拢到一起来唱歌跳舞的情景。
第二主题演奏了2遍,描写了一群小伙子闯入了姑娘的歌舞群,小伙子们双手猛敲长鼓,大家跳得更热闹、更起劲。音乐热闹、欢腾、豪放。
第二部分
抒情、安宁的意境,不时带出点活泼、跳跃的色彩。
再现部是第一部分的减缩再现加上尾声,情绪比第一部分要热烈。特别是尾声部分,速度加快,将情绪推向高潮。
瑶 族 舞 曲 段落 速度 感受和联想
A 中速 优美、委婉、轻盈
B 稍快 粗犷、热烈、欢快
à 稍慢 抒情、安宁同学们,再见!
瑶寨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