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曲 课件+教案+素材 (2)

文档属性

名称 瑶族舞曲 课件+教案+素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15 20:19:15

文档简介

瑶族舞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讨论等多种形式,探究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及特色。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瑶族的风土人情,感受瑶族音乐特色。
2、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听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描绘的内容和场景,能用肢体语言和器乐合奏表现音乐,进一步培养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
2学情分析
我校从一年级开设音乐课,此时学生已经五年级了,他们接受过视唱、练耳、唱歌、律动、音乐知识、音乐欣赏的学习,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思维活跃,具有独特性。教学内容为一课时,根据高年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程度,以了解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为首要任务,通过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瑶族地区音乐风格及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同学们好,在之前的音乐课上大家聆听过许多不同民族的音乐,也学唱过许多不同民族的歌曲。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将一起走进瑶族山寨,去感受不一样的音乐风情。介绍瑶族的基本情况。听,什么声音从山寨传来了?
生:鼓声 看来你的耳朵很敏锐。确实是鼓声,但是这个鼓又非常的不一般,请看它有什么特点呢?
中间细,两边粗,跟平常的鼓不一样 两头都有鼓面 鼓身比较长。。。。。
师:所以人们形象的称它为长鼓。长鼓是瑶族特有的一种乐器。人们在演奏它的时候,有时会一只手握它的鼓腰,另一只手拍它的鼓面;当然很多的时候,人们更喜欢拿一根绸子把它挂在自己的身上,然后用双手去拍击它的鼓面。你想不想试试?
拍长鼓可是有技巧的,它有这样的三个步骤,请你仔细观察:首先,小小的侧身,远远地拉开,轻轻的拍鼓。侧身拉开轻轻拍鼓。(师示范)你们可以跟我一起做吗?在座位上试一试。预备开始啦。
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手远远地拉开呢? 生:我觉得是这个鼓特别长。。。。。。
如果拉得不够长,够不到鼓面,就无法敲鼓了。下面请大家把拍鼓的线条拉得更长一些,更美一些,好吗?我们再来试一试。准备开始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初听音乐第一部分主题一,感受音乐情绪
1、跟着瑶族的音乐打起长鼓,好吗?请全体轻轻的起立,跟着我一起来。
刚刚我们跟着音乐轻轻的拍了长鼓,你觉得你的心情怎么样?你觉得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愉快,很美,很舒服。
2、师:介绍乐曲《瑶族舞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作品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
(二)学唱第一主题
1、老师唱第一主题旋律,生感受主题。
通过附点让音符的时值变长来表达这种长长的感觉。那你能唱出这种感觉吗?我们来试一试。
2、请你看着歌谱一起来唱。我们在唱附点音符的时候请你尝试着把它的时值拉长一些。
刚才我们通过一个附点拉长旋律的时值,让旋律能够传递抒情的优美的感觉。
3、下面让我们完整演唱第一主题。
4、现在可以加上我们打长鼓的动作一起来唱吗?试一试(可重复一遍)
我从你们的声音当中听到了非常美丽的旋律线条。
(三)再听音乐第一部分主题一,体验音乐情绪
1、这段旋律在第一部分究竟出现了几次?我们一起来用耳朵来找一找答案,请听音乐。
你有答案吗?出现了几次?(三次)其中有一次是不完整出现的,是哪一次呢?(第一次)
我想问大家旋律的每次出现,在力度上是一样的吗?(不是)有什么变化?(音一次比一次重)
2、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同时请你把刚才你内心的这种旋律化作你动作上的韵律感,我们一起来动一动。
3、刚才主题旋律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了旋律的前两句,我想请第一组轻轻的唱它的旋律,同时加入我们刚才的动作。第二次出现的时候,请第二组的同学加入他们一起来演唱,也带上动作。当音乐第三次出现的时候,请第三组也加入他们一起边唱边拍长鼓,好吗?
(四)聆听第二主题
1、聆听第二主题旋律,你觉得他们聚集在一起可能在干什么?听,在音乐中找答案。(跳舞)
是的,他们在跳舞。他们聚集在一起欢快的舞蹈。你觉得这一段的情绪跟前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欢快)
2、这段旋律是一直欢快的,还是中间有细微的变化?听着旋律,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它的旋律,看一看他的变化究竟在哪里?(力度的变化:越来越强,最后又弱)
有没有情绪上细小的变化?(情绪:欢快的情绪中有没有优美抒情的部分)
3、王老师这准备了两种小的打击乐器,首先是沙锤,它的声音是这样的(师敲击示范);第二种是摇铃,她的音色是这样的(师示范)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觉得欢快热烈的情绪应该用哪种乐器伴奏比较好?(鼓棒)
采纳你的意见,请第三组的同学把沙锤拿起来,请你们在圆圈的地方敲响沙锤,我们试一下好不好?
师哼唱旋律,生敲击鼓棒。
那你觉得摇铃适合弧线的伴奏吗?请第一组拿起你的摇铃(师哼唱,生摇铃)
请这两个组合作表演。
除了圆圈和弧线,我们会发现还有点点,那把点点交给第二组的学生。请你们用刚才前面我们打长鼓的动作来表现。第二组的同学来试一试,师哼唱生做动作。当然你除了拍腿还可以用拍手试一试。
我们请第三组和第一组合作表现。第一组用拍手
我们三个组一起来合作表现。很好。
4、跟着音乐按照强弱力度的变化一起来一遍。
(五)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首乐曲。分组合作完全演绎第一部分。
活动3【活动】拓展
1、这首乐曲非常不一般,它享誉全世界,很多著名的国外交响乐团都争相地演奏它。甚至在很多外国人的心中他成了一个闪亮的中国符号,代表了中国形象。我们来欣赏一下国外交响乐团的演奏。
2、瑶族是个能歌的民族。清代诗人屈大均曾有“瑶俗最尚歌,男女杂踏,一唱百和”的诗句。有人把《瑶族舞曲》填上了词,让它成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活动4【作业】小结
之前我们讲过,这个乐曲一共有三个部分,今天我们听到的是第一部分,它和第三部分看上去非常相似,它的第二部分又有一些不同,究竟有什么样的不同,课后请同学们自己查找这首乐曲的音乐资料,聆听欣赏,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在我们中国,个各民族都有自己好听的音乐,期待大家去发现去搜寻,我想如果你有兴趣饿的话,说不定你也能够成为像刘铁山、像毛沅一样的作曲家。今天的音乐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课件19张PPT。欢迎走进音乐课堂瑶族山寨 瑶族人口不足300万,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 风景秀丽。   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由于长期与 汉、壮、苗等族接触,各地瑶族一般又兼通汉语,部分兼通壮语和苗语。   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 。 你听出来是什么声音从瑶族山寨传来了吗? 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鼓身呈长筒形,长83厘米左右,中腰细而实,两端粗而空,蒙以羊皮,通体彩绘日月、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极富民族风格。
瑶族民间舞蹈中,《长鼓舞》最为著名。舞蹈者将鼓斜挂腰侧,双手拍击,或左手执鼓中部,右手拍击,边击边舞。长鼓既是伴奏乐器,又是舞蹈道具。每年农历10月16日这天,人们便会如醉如痴地跳起长鼓舞。瑶族长鼓跟我一起拍长鼓 X X X | X X X |
侧身拉开 轻轻拍鼓 侧身拉开 轻轻拍鼓
左脚 右脚 右脚 左脚

X X X | X X X |
侧身拉开 轻轻拍鼓 侧身拉开 轻轻拍鼓

左脚 右脚 右脚 左脚
刘铁山1951年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根据瑶族音乐素材后写成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
茅沅1955年根据此曲改编成管弦组曲,彭修文1956年改编成民乐合奏版。
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旋律优美动听。
乐曲为单乐章复三段体结构(A→B→A)



A B A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再现第一部分)
第1主题 第2主题 第1主题 第2主题
瑶族舞曲请同学们视唱下面的乐谱,哪个乐谱更具有抒情
的感觉?是什么音乐元素的变化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请同学们视唱下面的乐谱,注意附点节奏的准确
演唱。请同学们完整演唱这段乐谱,并用长鼓的表演动
作参与表现。这段旋律在音乐中反复出现,第一部分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的力度一样吗?再次欣赏主题一的音乐,随音乐用拍击长鼓的动作参与表现,仔细观察拍长鼓动作的高低和音乐的力度变化有什么关系?分组演唱主题一,并加入拍长鼓的动作边唱边拍。聆听第二主题,你觉得他们聚在一起可能在干什么? 这一主题的音乐情绪跟第一主题相比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聆听第二主题的音乐,尝试用乐器随音
乐轻声伴奏。
摇沙锤
拍长鼓
摇手铃

请同学们完整欣赏第一部分,第一主题出现时用
拍击长鼓的动作参与表现,第二主题出现时用打
击乐器参与表现。
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瑶族舞曲》长鼓咚咚敲
木叶声声叫
瑶山喜庆丰收年
人人乐滔滔
明月高高照
篝火熊熊烧
瑶山喜庆丰收年
寨寨好热闹
你看那小伙舞起了腰刀
笑得多自豪
带银镯的姑娘们
呀围着他把舞跳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1主题 第2主题 第1主题 第2主题下课了,同学们再见! A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