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渔舟唱晚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的情绪,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并能通过想象,描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2、熟悉常用的表情术语,并能为乐曲的三个部分标出正确的表情术语。
3、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的基本结构、音色和表现力。
4、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很强,他们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课堂相对低年级安静很多,所以教师应放开手让他们自由的去想象。本课主要是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去联想去想象,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从而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1、感受乐曲的情绪,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并能通过想象,描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2、了解古筝的的基本结构、音色和表现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导入
一、师生问好,导入新课。
1、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背景音乐,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教学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初听音乐后,师生讨论后板书课题,介绍题目来源、作者。
师:《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21cnjy.com
活动2【活动】活动
二、欣赏《渔舟唱晚》
(一)初听音乐,联想情景。
播放音乐,并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2、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能联想到什么情景
【教学意图:初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充分想象】
活动3【活动】活动
(二)认识古筝:
师:这是什么乐器 (教室里摆放一架古筝),同学们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们想认识它吗 那么,一起来研究一下吧,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21·cn·jy·com
学生活动后师生交流。
师: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发明了它,后来流行于秦国,有16弦琴和21弦琴两种。www.21-cn-jy.com
古筝的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
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意图: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结构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活动4【活动】活动
(三)再听音乐,分段赏析。
师:音乐和我们的文章一样,是有乐段的,请大家完整地听一遍,根据乐曲的速度变化来为乐曲分段,并选择表情术语。2·1·c·n·j·y
【教学意图:学会听辨乐曲段落,选自合适的表情术语表示每部分音乐情绪】师:同学们分得很好,这首乐曲分为三大段。为了更好的理解欣赏乐曲,下面我们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教师演奏古筝的花指---“颤、滑”技巧,接着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并提问:
1、乐曲中的颤音、滑音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2、这一部分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教学意图:分段欣赏,分析细节】
师小结:第一段,抒情的慢板。以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同时配合左手“颤、滑”等装饰技巧,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部分
教师演奏乐曲中的琶音,然后放第二部分音乐并提出问题
1、乐曲中的琶音让你想到了什么
2、听录音,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
3、这部分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教学意图: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了解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同时通过肢体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师小结:第二部份,音乐节奏加快,情绪趋于热烈,起旋律是从第一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富有韵味的如歌旋律,排比的小分句使乐曲情调活泼,跌宕起伏,犹如水波荡漾,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相互问候、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把打渔的乐趣展现得惟妙惟肖。
第三部分
教师演奏乐曲中的“双劈”,然后放第三部分音乐并提出问题
1、乐曲中的双劈让你想到了什么
2、这部分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教学意图: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了解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师小结: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力度不断加强,运用右手拇指较有力度的“双劈”,音色既明亮又浑厚,再加上“花指”及“按滑迭用”等古筝特有的各种手法予以辅奏,很好地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21教育网
尾声
教师演奏古筝的“刮奏”技巧,然后放尾声部分音乐并提出问题
1、乐曲中的“刮奏”技巧,让你想到了什么
2、尾声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师小结:尾声部分,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用左右手交替刮奏,突出古筝特有的韵味,展现水流在满载而归的小船冲击下,激流拍岸的美妙声响。紧接之后,逐渐过渡到原来的慢板节奏,营造出一种余味无穷的氛围,描绘出晚霞里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
活动5【活动】活动
(四)完整欣赏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好好品味乐曲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感受吧!
【教学意图:听音乐并配以生动的语言辅助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活动6【活动】活动
三、知识拓展
师:听了《渔舟唱晚》,你觉得古筝善于表现哪种类型的乐曲 现当代的古筝演奏家赋予古筝更广阔的表现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现代古筝曲《丰收锣鼓》,它表现了人们大丰收的场景和庆祝丰收的欢乐情景,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古筝气势磅礴、活泼欢跃的另一面吧。
播放乐曲《丰收锣鼓》,体验古筝磅礴的气势。
【设计意图:提高欣赏,开阔眼界】
活动7【活动】活动
四、演唱根据《渔舟唱晚》主题填词的歌曲。
活动8【活动】活动
五、总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希望大家都去关心它、发现它的美,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用乐器去表现它的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