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9张PPT。伊拉克需要和平 中国需要和平 世界需要和平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公输墨子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读成诵;积累有关作家作品知识;学习本文运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及两种特殊句式——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2、能力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掌握文言翻译的一般性技巧。
3、情感目标: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联系美英对伊战争,体会和平的重要与宝贵。春秋战国形势图齐楚秦燕赵魏韩鲁吴宋狄戎蔡陈春秋战国思想家 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庄子 墨子(约前476-一前390),姓墨名翟dí,战国初期鲁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 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在战国初年的时候,楚国的国君楚惠王想重新恢复楚国的霸权。他扩大军队,要去攻打宋国。
楚惠王重用了一个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他是鲁国人,名叫公输般,也就是后来人们称为鲁班的。公输般使用斧子不用说是最灵巧的了,谁要想跟他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领,那就是不自量力。所以后来有个成语,叫做“班门弄斧”。
公输般被楚惠王请了去,当了楚国的大夫。他替楚王设计了一种攻城的工具,比楼车还要高,看起来简直是高得可以碰到云端似的,所以叫做云梯。楚惠王一面叫公输般赶紧制造云梯,一面准备向宋国进攻。楚国制造云梯的消息一传扬出去,列国诸侯都有点担心。 特别是宋国,听到楚国要来进攻,更加觉得大祸临头。
楚国想进攻宋国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反对得最厉害的是墨子。墨子,名翟(音dí),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约;他要他的门徒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的事。如果不刻苦,就是算违背他的主张。墨子还反对那种为了争城夺地而使百姓遭到灾难的混战。这回他听到楚国要利用云梯去侵略宋国,就急急忙忙地亲自跑到楚国去,跑得脚底起了泡,出了血,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块裹着脚走。这样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他先去见公输般,劝他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
公输般说:“不行呀,我已经答应楚王了。”
墨子就要求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公输般答应了。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诚恳地说:“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绣花绸袍,去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攻宋国的打算。公输般也认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墨子直截了当地说:“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他解下了身上系着的皮带,在地下围着当做城墙,再拿几块小木板当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输般来演习一下,比一比本领。公输般采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一个用云梯攻城,一个就用火箭烧云梯;一个用撞车撞城门,一个就用滚木擂石砸撞车;一个用地道,一个用烟熏。 公输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还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
来。 公输般呆住了,但是心里还不服,说:“我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你,不过现在不说。” 墨子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你想怎样来对付我,不过我也不说。”
楚惠王听两人说话像打哑谜一样,弄得莫名其妙,问墨子说:“你们究竟在说什么?”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很清楚,不过是想把我杀掉,以为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帮助他们守城了。其实他打错了主意。我来到楚国之前,早已派了禽滑釐等三百个徒弟守住宋城,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我的守城办法。即使把我杀了,楚国也是占不到的。”
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说:“先生的话说得对,我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这样,一场战争就被墨子阻止了。
听读课文要求:
1、熟悉文章内容并简要概括。
2、识记难字生词,不理解的作好标记,以备提问、探究。诵读练习1、自由诵读。(可出声读,但不要太大,以免影响他人)2、齐读。(全班一起诵读)3、分组读。(学习小组进行诵读研讨,结合课后练习一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准字音: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夫子何命焉为 北方有侮臣者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 胡不见我于王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犀兕麋鹿满之 江汉之鱼鳖 鼋 鼍为天下富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以牒为械荆有长松文梓 楩 楠豫章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xièyǐngyānwǔyuèshuōxiànjīngbìyúxīsìmíbiēyuántuózhìfùdiézǐpiánnányùqūgǔqièbān讨论结构要求小组讨论,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第一部分(1节):
楚国将要攻打宋国, 墨子前往劝阻。第二部分(2-22节):
墨子成功劝阻楚国攻宋。第一层( 2-12 节):
墨子劝阻公输盘。
第二层(13-16节):
墨子劝阻楚王。
第三层(17-22节):
墨子以实际行动劝阻 楚王取消攻宋计划。第二部分 我们先看第一段,17、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
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
公输盘。 bān名盘,一作“般”,或作“班”,鲁国人,又称鲁班,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替代词,这。 制造成功后准备用来老师、先生听说代词,这件事出发、动身从走了yǐng楚国都城拜见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然后我们思考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
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
公输盘。 17、公输思考①、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②、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③、楚国攻打宋国,墨子前往劝阻,反映了墨子的什么思想? 墨子的行动反映了他坚持正义、反对侵略的战争思想。这一段交代事情的起因。“造云梯之械”,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宋国形势很危急;“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墨子能阻止吗?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
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对有道德的老人的敬称 指教 欺侮 希望您代词,他通悦,高兴请允许我奉送量词道义 决 代词,这件事在制造用来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不译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 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多余的土地智慧,聪明友善,仁爱知道,懂得忠诚 坚强 达不到目的 明白事理 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1、墨子见到公输盘, 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思考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所以说出这个话题,设了个圈套。公输盘果然中计。2、墨子怎样驳斥了他的“义”? 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来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宋的不仁,因为宋本无罪。得出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思考 3、“知而不争,不 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思考4、“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宋的计划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下面的内容: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
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为什么停止不能xiàn引见nuò好吧公输盘没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宋的“不义”。他没有取消攻宋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 既然这样5、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墨子没有善罢甘休。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来。从此处我们可以感觉到墨子的勇
敢和果决。 6、墨子仅用三次对话,就使公输盘理屈,这三次对话分别用了什么方法?设诱——“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激将——“请献十金”;
追击——“请说之……不可谓知类”。 在这里,墨子步步紧逼,公输班节节退守。墨子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来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接着,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 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无法为自己的行为作任何辩解,等于是断了公输盘的退路。“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公输盘服”,一个“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可是侵略者不会轻易罢手的, 当墨子进一步追问他为什么不停止造云梯时,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然后在墨子的进一步逼问下,只好答应引墨子去见楚王。文章极自然地过渡到下文。
墨子能说服楚王吗?战争能避免吗?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课后同学们背诵课文。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我们下节课再见!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在墨子的进一步逼问下,公输只好答应引墨子去见楚王。墨子能说服楚王吗?战争能避免吗?我们这节课继续讨论这些问题。
请同学们先把课文朗读一遍。 1、墨子见到楚王, 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来对课文内容做些理解。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
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
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
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
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拜见现在在这里抛掉 代词,代这个人装饰华美的车bìyú破旧的车却代车锦绣衣裳 粗布衣服 hè好饭好菜糟糠 这是什么样的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
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
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必定、一定是病楚国助词,的方圆助词,的这好像同相比湖泊xīsì犀牛mí长江汉水yuántuó扬子鳄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鮲鱼者
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
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
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
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是无比说野鸡 鲫鱼 zǐpián高大的认为是一样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
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好呀即使这样替、给制造一定攻打通过刚才的内容理解,我们就知道了, 1、墨子见到楚王, 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思考2、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宋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宋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宋不智,实无必要之意。3、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宋的计划? 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对楚王,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不过,在楚王面前,墨子更注意劝说的婉转和艺术性。他先用一个假设,说有这样一个人,自己有华丽的车子不坐,而去偷邻居的破车;自己有丝绸衣服不穿,而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自己有好饭好菜不吃,而去偷邻居的粗劣食物。 接着问:“此为何若人?”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这正是墨子要楚王说出的话。墨子随即一连用了颇有夸张意味的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的物产丰富和宋国的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 此时,楚王像公输盘一样,陷入自己所否定的圈子中而无话可说,只得说“善哉”。但是,他仗着楚国的实力,仍不放弃攻宋的打算。 同学们,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欣赏了墨子巧妙的语言艺术。在这两场智斗过程中,墨子令公输盘“服”,令楚王称‘善”。但是,楚王仍然要“必取宋”,请同学们继续阅读下文,想想墨子是以怎样的方式彻底“打败”了楚国君臣,取得了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的?¥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
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
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召见当作 腰带城墙dié木片多次巧妙的方式的通拒,抵挡的完yù通御,抵挡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
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
以距我,吾不言。”
qū通屈,理屈用……的方法通拒,抵挡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
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
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代词,他们原因助词,的意思于是可是gǔ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
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
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
宋矣。”已经拿入侵即使杀尽在前面的两场智斗过程中,墨子令公输盘“服”,令楚王称‘善”。但是,楚王仍然要“必取宋”,他把攻宋的希望寄托在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新式武器上面。那么,1、双方又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怎样呢?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公输盘“九设”机变,墨子“九距”,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 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4、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针锋相对。5、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6、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国君臣?为什么? 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宋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达到了止楚攻宋的目的。这里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攻械尽”“守有余”交代激战结果,用“诎(屈)”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在意识到墨子将是攻宋的一个极大障碍时,公输盘陡起杀机。面对公输班的杀机,墨子敏锐地加以揭穿,并明白告诉公输盘与楚王,宋国已做好了充分准备,“虽杀臣,不能绝也”,这才使公输盘与楚王不敢轻举妄动,楚王不得不取消攻宋的打算。这一段记述,说明要制止侵略,单靠说理是不够的,还得有足够的实力做后盾。7、墨子止楚攻宋,除了靠锋利巧妙的言辞外,他的坚强后盾是什么?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总 结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在这篇文章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是比较清楚的。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正因为墨子站在正义一边,所以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向公输盘及其主子楚王进行了无可调和的斗争,而且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当时楚大宋小,楚强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谋已久,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这固然同墨子的机智善辩颇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却在于他能够针对敌方的要害展开攻势。
首先,他从道义上击败敌人。墨子至楚后,公输盘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先是使得公输盘“不说(悦)”,继而逼出“吾义固不杀人。”但公输盘只知道杀一人谓之不义,却不知兴师攻宋杀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义。所以墨子接着指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把公输盘说得哑口无言。在十分狼狈的情况下,公输盘不得不把责任转嫁到楚王身上。
墨子见楚王,同样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为与此同类”。 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诺诺称是。公输盘的“义不杀少而杀众”和楚王以富窃贫,在道义上都是站不住的,因而他们理屈词穷,弄得尴尬不堪。但是公输盘和楚王决不因在道义上的失败而放弃侵宋之心,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楚王又把责任转嫁到公输盘身上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强大而又顽固之敌,只是在道义上攻破它还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在实力上同敌人较量,并压倒它,才有可能迫使侵略者放弃勃勃野心。墨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展开了一场模拟战争的较量。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这虽然还只是停留于近乎纸上谈兵,然而却是一次战术上的较量,在较量中大大灭了公输盘仗恃云梯之械攻宋的嚣张气焰。公输盘虽被挫败,但侵宋之心仍然不死。 直到墨子说出即使把“我”杀掉,“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之时,在实力的对抗之下,才使公输盘和楚王死了攻宋之心。
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就这样被墨子瓦解了。墨子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本文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下面我们来看它的写作特点。(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和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 写作特点文章记述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是步步深入的。起初墨子和公输盘辩论,谴责攻宋“不义”,后来和楚王辩论,把攻宋与患了“窃疾”相提并论,就更深入地揭露了攻宋的侵略实质。 后来由辩论转到了攻守之术的实际较量,直到打破敌人的一切幻想,就比原来更深入了一步,就在这对矛盾不断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越来越鲜明,令人感到真实生动。(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和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 写作特点(2)一波三折,悬念迭生。 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人们满以为见面后墨子一定会劝阻公输盘攻宋,但墨子却邀请公输盘去杀人,出人意料地制造了一个悬念。见到楚王也是如此,人们以为墨子会劝说楚王,但墨子却聊起了偷窃病。又是一处悬念。当人们读到“公输盘服”和楚王称“善”的时候,一定会想到问题解决了,但这两处各自均是波澜又起,悬念再生,令人不读不快。这种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和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 写作特点(2)一波三折,悬念迭生。 (3)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一部分中的5个连续的”……不可谓……”在语势上像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享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公输》就反映了他非攻的思想。
1、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句中疑问词的用法。
1).夫子何命焉为?
2).宋何罪之有?
3).胡不已乎?
4).胡不见我于王?
5).此为何若人?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