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毛泽东“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
——张纯(东汉政治家、军事将领)
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南怀瑾
猜猜看第14课 东汉的建立与衰亡历史时空 阅读课文第116页的《中国历代王朝表》,说出时间轴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东汉的起止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25年公元9年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东汉秦
朝
建
立西
汉
建
立新
朝
建
立东
汉
建
立东
汉
灭
亡什么是“外戚”? “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主要是皇后娘家的父亲、兄弟 。王 莽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1、王莽篡汉 西汉自汉元帝以来,朝政日益衰败。到了汉成帝之时,成帝昏聩不堪,委政母族。致使以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外戚集团独揽了朝政大权;又专宠赵氏姐妹,从而形成了“赵氏乱于内,外家擅于朝”的局面。
公元8年,王莽废刘婴,正式代汉登基称帝,建立了新朝,建元“始建国”,西汉在历经214年的统治后终于灭亡。 新莽末年,因其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朝令夕改,不切实际,又触动了上至豪强、下及平民的利益;加之水、旱等天灾不断,广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爆发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后起义军攻杀王莽,推翻新朝一、东汉的建立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洛阳2、东汉的建立刘秀(公元5-公元57),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身于河南南阳郡的地方豪族。九岁时,父亲病故,由叔父抚养成人,叔父罢官后回乡以耕种为生。曾到都城长安,进入太学求学,高才好学,深受南阳士大夫们的器重。得陇望蜀 光武帝向岑彭所下命令:“人的欲望永不能满足,既得陇地,又再想得到蜀地。”并教他平定陇右以后发兵南下攻蜀。最后光武帝历经波折,终偿“得陇望蜀”的夙愿,天下归一,建立后汉。
——刘珍《东观汉纪二三.隗嚣传.刘秀敕岑彭书》
这成为“得陇望蜀”这句成语的由来,这句成语原为中性的描述,但现今则多为贬义,主要告示世人不要贪得无厌。2、东汉的建立第一,刘秀以南阳豪族汉宗室的身份参加农民起义,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军功获得声名和地位。
刘秀能够称帝的原因(71) 第二,刘秀在河北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徒,恢复汉制,赢得民心。第三,取得官僚和地主的支持,公元25年,刘秀称帝,沿用汉的国号。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 为什么刘邦建立汉政权称为西汉?刘秀建立的汉政权称为东汉?考考你 面对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假如你是光武帝,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统治?为什么?(P72)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
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糟糕;
自身的优秀品质光武中兴1、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免罪徒为庶民,增加社会劳动力,缓和阶级矛盾2、鼓励垦荒,与民休息,减轻赋税,减轻兵役和徭役。“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东汉)班固:《后汉书·光武帝纪》 帝(光武帝)每旦视朝,日仄(zè,太阳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乃罢……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
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南怀瑾
想一想光武帝刘秀出身于怎样的家庭?
他是靠什么人的支持当上皇帝的?
他的诸多措施中有没有留下隐患?河南南阳郡的地方豪族
在官僚、地主支持下,扩张势力,称帝复汉
光武帝总揽朝纲,重用尚书台,削弱三公,加强了皇权,一旦皇帝早亡或幼子继位,或出现无能的皇帝,必然大权旁落刘秀令宫廷内官全有宦官担任,太监集团势力扩大
看图说史 观察《庄园图》,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东汉“庄园”有何特点?产生什么影响?经济:个体农耕破产
庄园经济发展政治:累世公卿军事:拥有私人武装 庄园豪强势力
膨胀,严重威胁
朝廷,造成社会矛
盾日益尖锐。累世公卿 汝南袁氏为东汉时期的著名世族。
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
史称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成为官吏集团中的首脑人物。有大批故吏、弟子、门生出于其门。东汉时期选士唯“论族姓阀阅”,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大田庄经济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东汉和帝以后各帝即位年龄你从表中获取什么信息? 东汉后期,皇帝年幼即位火眼金睛外戚和宦官相爭示意图看图说史“宦官”是不是“官”?
“宦”:做奴隶主或帝王的奴仆。
“宦官”: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及其
家族役使的官员。
“宦官”出现于战国时期,东汉以前,宦官也可能是身体健全的人。
从东汉开始,才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考考你 “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根源在哪?导致怎样的后果? 政局动荡不安,加深人民苦难,引发农民起义。 外戚和宦官都是利用君权作乱,并非自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究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追根溯源 阅读课文,结合下图,讲述黄巾起义的故事。
提示:历史故事包括五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结果。宦官专权、 侵掠百姓、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在皇帝左右侍候的宦官)多放义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搜刮)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后汉书》
结合课文所学,分析以上材料,概括一下导致黄巾起义的原因是什么。材料阅读探究学习:结合“光武中兴”和“ 黄巾起 义”的历史事件,谈谈东汉政 权兴亡的启示。水
能
载
舟
亦
能
覆
舟兴体恤民情亡政治腐败残酷剥削轻徭薄赋人
民
群
众
是
历
史
的
创
造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