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学案
课题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授课人
课时
1课时
上课时间
教
学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3.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科学知识: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2.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3.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4
.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教材分析
重点
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
难点
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
教具
事先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常见的动物植物图片各两张。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1.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教师出示常见的四种生物体的图片,包括两种动物和两种植物)找一找,谁是你认识的好朋友?为什么说它是你的好朋友?
2.提问:说一说除了这些物体,你还认识哪些和它们一样的物体?
3.师:看来小朋友们认识的物体可真多,其实大自然中不仅有物体,而且很多还是有生命的呢?你们想找一找吗?
4.引入课题:我们今天就来开始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找朋友”是儿童经常开展的游戏活动,以游戏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一开始就自主地卷入科学学习之中。然后,老师有意识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认识哪些和它们一样的物体”,实质就是检阅学生对“生命”初步的理解能力,这样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已有认识水平和经验出发,是实施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二、学生制定考察方案
1.师:同学们先想一想,你们想到哪里去寻找,怎么寻找?
2.学生分组讨论。
3.谈话:请各小组汇报设计的方案,并相互补充或提建议。注意一组在讲时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地听,有什么建议或补充的及时提出来。
4.学生交流讨论的方案。
5.师提问:我们在观察时需要准备哪些工具?除了这些必要的准备,在观察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讨论,包括主要有注意安全,小心受伤;要爱护各种物体,保护大自然;要认真观察并把观察的记录下来。)
[方案设计在科学探究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本课时首先要形成一个完善的方案,并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探究。这对于学生今后自行开展科学探究提供了保证。]三、学生分小组实地考察,记录,整理。
1.师:校园里究竟有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到校园里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师生活动:到校园里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科学课提倡以学生的亲身感受为基础,以探究为核心,要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体验,就应该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去倾听鸟.虫的鸣叫,让学生亲身经历寻找的过程,使他们感到亲自调查而获得信息的乐趣。
整理资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要加以指导。记录全生物的名称.发现地点等,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记录。]四、整理资料谈话:我们把刚才找到的许多有生命的物体,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不知道名称的可描述其特征或用图画示意。
二次备课
课堂检
测
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我见过的有生命的物体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知道的有生命的物体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4、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是:有完整的结构
、有新陈代谢功能
、
有生长现象
、有应激性
、
能繁殖和发育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
5、有生命的物体都必须是能活动的。(×)
如:树木不活动6、水滴、机器人、电脑、云、瀑布都不属于生物。(√)7、在观察活动中,(C)是不正确的。
A.注意安全B.不惊吓小动物
C.可直接触摸、抓举动物
D.保持安静
板
书
设
计
3.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校园里有生命的物体有:三叶草、月季花、松树、蚂蚁……有生命物体的特征有:能长大、能繁殖、要呼吸、需要营养……
教学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