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单元测试(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单元测试(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2-16 10:14:04

文档简介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单元测试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共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1.马、牛、羊等动物在生物圈中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合成有机物者
2.造成野生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同种生物的斗争    B.天敌过多 C.外来物种的入侵    D.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的是(  )
A.竞争 B.合作 C.共生 D.捕食
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下列
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水→草→牛 B.草籽→麻雀→鹰
C.阳光→鼠→蛇 D.草→吃草昆虫→食虫草
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关系。
该食物网的消费者中,哪种生物灭绝一定会导致另
一种生物灭绝(  )
A. 乙 B.丙
C.丁 D.己
某中学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对一块农田观察后,画了一副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
网图,请你分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这个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这个食物网是一个生态系统
C.这个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D.蛇和鸟都属于生产者
7.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
A.大雁南飞 B.青蛙冬眠
C.海豹皮下脂肪厚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  )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
质循环
C.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美国白蛾是严重危害林业生产的外来物种,人们通过人工繁殖并投放周氏啮
小蜂来进行防控,这种方法叫做(  )
A.生物防治 B.药物防治 C.以菌治虫 D.人工捕杀
11.下列那项是模仿动物创造的(  )
①抗荷服 ②人造地球卫星 ③薄壳建筑 ④血液透析仪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乱砍滥发 C.疯狂捕杀 D.生物入侵
13.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人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劳动者
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
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15.为保护大熊猫,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 A.卧龙、王郎自然保护区  B.洋县保护区 C.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D.神龙架自然保护区 16.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具有嗜盐特性的是(  ) A.大熊猫  B.褐马鸡  C.扭角羚  D.白鳍豚21教育网
17.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是(  )
A.扬子鳄 B.大熊猫 C.东北虎 D.丹顶鹤
大柱山林场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6
种,这一事实体现了(  ),其本质是(  )
A.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动物数量的多样性 蛋白质的多样性
C.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D.动物数量的多样性 染色体的多样性
表格中的资料信息直接反应了动物多样性中的(  )
生物类群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类
鱼类
世界已知物种
4342
8730
6300
19056
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D.环境的多样性
20.保护动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消灭对人类有害的生物 B.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动物园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请将下列动物与其作用连接起来。 蜣螂     森林医生 啄木鸟    传播花粉 青蛙     可用来制药 蜜蜂     庄稼保护者 猫头鹰    大地清道夫 蜈蚣     捕鼠能手21cnjy.com
喜鹊 土壤天然的犁
鸬鹚 灭鼠益兽
黄鼠狼 田园卫士
蚯蚓 捕鱼能手
22.(8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除草外其它动物属于   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昆虫(如蜜蜂)能帮助植物   ,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蛇吃鼠,鼠吃草,体现了蛇、鼠和草的 关系,鼠和食草昆虫
都以草为食,二者是 关系,各种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促进生态系统的   。
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
食物链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23.(20分)美丽富饶的烟台养马岛是黄海之中的一颗明珠,也是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吸引着很多学生前来实践和调查。21·cn·jy·com
(1)养马岛海域生长着大量的动物和水生植物,他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构成   ,多条 交织在一起构成 。
(2)退潮后,露出栖息在礁石上的疣荔枝螺,锈凹螺、丽核螺等海螺,它们与
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说明 
(3)如图是岛域部分生物食物网简图,该食物网中,带鱼和黑嘴鸥是   关
系,若鳀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则   的数量减少最多,请写出含有
带鱼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4)养马岛海域的生物种类繁多,体现了生物   的多样性,生物种类
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
节能力。
(5)从6月1日到9月1日,烟台周边的黄渤海进入禁渔期,实施这一举措的
意义是 
24.(12分)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素有海口“绿肺”之称的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迄今为止我
国红树林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
食物丰富,有着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各种鱼等多种水生生物,
是鱼虾蚌集居繁衍、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
资料二:曾经,这个鸟类乐园正在遭受着毁灭性威胁:村民砍烧卤蕨、挖塘养鱼,
过度捕捞,鸟类乐园惨遭荼毒!近几年,我省以贯生态保护理念,多管
齐下对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进行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现在红
树林又恢复昔日靓丽风景,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又逐
年增加了。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里自然食物丰富,有着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
各种鱼等多种水生动物,这些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红树林是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根据行为的发生,鸟类这种迁徙行为
属于   行为,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鸟类的迁徙在一年中都
有确定的时间,因此又属于 行为。
在资料一中提及动物种类中,属于无脊椎动物有 
从目前红树林状况看,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逐年增加,
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   。对村民砍烧卤蕨、挖
塘养鱼,过度捕捞等,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对人们进行
我们知道的除了有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  自
然保护区,其保护的对象是   。
25.(10分)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见图),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以及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或挪开墩布后,鼠妇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们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1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黑纸板等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 (1)实验假设: (2)实验步骤: ①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左半侧盖上黑纸板,右半侧 ,并
将硬纸盒置于手电筒的光照之下。 ②在硬纸盒右半侧的湿泥土上放入10只鼠妇,一段时间后观察
并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后,应将全部鼠妇放回
进行生物研究除了本题涉及到的实验法以外,还有其他许多方法,例如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单元测试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1.马、牛、羊等动物在生物圈中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合成有机物者
答案: B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马、牛、羊等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属于消费者。
【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造成野生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同种生物的斗争    B.天敌过多 C.外来物种的入侵    D.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
答案:D
解析:【解答】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等使环境不再适合生物生存,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造成野生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改变。
【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3.“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的是(  )
A.竞争 B.合作 C.共生 D.捕食
答案: D
解析: 【解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螳螂,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黄雀、螳螂和蝉的捕食关系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4.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水→草→牛 B.草籽→麻雀→鹰
C.阳光→鼠→蛇 D.草→吃草昆虫→食虫草
答案: B
解析:【解答】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水、阳光属于非生物,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C错误;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麻雀、鹰它们三者的关系,B正确;食虫草是植物,不是消费者捕食植物的捕食关系,D错误。
【分析】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5.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该食物网的消费者中,哪种生物灭绝一定会导致另一种生物灭绝(  )
乙 B.丙
C.丁 D.己
答案:B
解析:【解答】该食物网的消费者有乙、丙、丁、戊、己,共有6条食物链。丙的食物来源是乙、丁,戊的食物来源是乙、丙、丁、己,己的食物来源仅是丙,因此丙灭绝一定会导致己灭绝,故选B。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中的生物,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
6.某中学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对一块农田观察后,画了一副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你分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这个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这个食物网是一个生态系统
C.这个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D.蛇和鸟都属于生产者
答案: C
解析:【解答】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农作物→昆虫→鸟;农作物→昆虫→蜘蛛→鸟;农作物→昆虫→青蛙→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农作物→鼠→蛇;A错误、C正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错误;蛇和鸟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人属于消费者,D错误。21·cn·jy·com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7.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
A.大雁南飞 B.青蛙冬眠
C.海豹皮下脂肪厚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答案:D
解析:【解答】大雁南飞,是因为大雁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主要是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南方食物丰富,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A错误;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变温动物青蛙有冬眠的特性,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影响动物,B错误;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是海豹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C错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动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D正确。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8.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  )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解答】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正确;②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作为消费者,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确;③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③正确。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能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9.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答案:C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A正确;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人为的大量捕杀某种有害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有益动物,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C错误;松鼠将松子储存在树洞里、地面下,贮食的过程中有利于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正确。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0.美国白蛾是严重危害林业生产的外来物种,人们通过人工繁殖并投放周氏啮小蜂来进行防控,这种方法叫做(  )【来源:21cnj*y.co*m】
A.生物防治 B.药物防治 C.以菌治虫 D.人工捕杀
答案: A
解析:【解答】美国白蛾是严重危害林业生产的外来物种,人们通过人工繁殖并投放周氏啮小蜂来进行防控,是利用一种昆虫周氏啮小蜂防治另一种昆虫美国白蛾,这种方法叫做生物防治法。2-1-c-n-j-y
【分析】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常用的方法有以菌治虫、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等。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生物抑制另一种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出处:21教育名师】
11.下列那项是模仿动物创造的(  )
①抗荷服 ②人造地球卫星 ③薄壳建筑 ④血液透析仪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解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①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制造出可以保持宇航员血压的抗荷宇航服,③模仿乌龟的背甲薄而坚硬的结构原理建造了薄壳建筑,④模仿肾脏的工作原理利用膜技术和渗透压来置换血液中的物质而制成血液透析仪都属于仿生。②人造地球卫星是模仿了太空卫星的原理来工作的,不属于仿生。
【分析】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12.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乱砍滥发 C.疯狂捕杀 D.生物入侵
答案:C
解析:【解答】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的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因此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疯狂捕杀。21·世纪*教育网
【分析】藏羚羊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滥捕乱杀,其生存已受到严重威胁。 
13.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人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劳动者
答案: B
解析:【解答】人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人属于消费者。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14.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答案:C
解析:【解答】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水螅的身体呈圆筒形,A错误;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的身体左右对称,故B错误;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二者都有口无肛门,C正确;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涡虫的体壁具有三胚层(三层细胞),D错误。
【分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15.为保护大熊猫,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 A.卧龙、王郎自然保护区  B.洋县保护区 C.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D.神龙架自然保护区 答案:A
解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如四川的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动物。
【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如四川的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动物。www.21-cn-jy.com
16.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具有嗜盐特性的是(  ) A.大熊猫  B.褐马鸡  C.扭角羚  D.白鳍豚
答案:A
解析:【解答】大熊猫,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有着哺乳动物“活化石”之称,A错误;褐马鸡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中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900左右,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B错误;扭角羚属于牛科,产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及西藏,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嗜盐特性,C正确;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D错误。
【分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扬子鳄和中华鲟等。
17.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是(  )
A.扬子鳄 B.大熊猫 C.东北虎 D.丹顶鹤
答案:A
解析:【解答】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版权所有:21教育】
【分析】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2-1-
18.大柱山林场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6种,这一事实体现了(  ),其本质是(  )
A.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动物数量的多样性 蛋白质的多样性
C.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D.动物数量的多样性 染色体的多样性
答案: C
解析:【解答】动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动物钟类(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虎)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大柱山林场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6种,这一事实体现了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其本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分析】动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9.表格中的资料信息直接反应了动物多样性中的(  )
生物类群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类
鱼类
世界已知物种
4342
8730
6300
19056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D.环境的多样性
答案: C
解析:【解答】动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动物种类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动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动物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题干资料直接反映了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分析】动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0.保护动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消灭对人类有害的生物 B.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动物园
答案:C
解析:【解答】保护动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等。
【分析】动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动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请将下列动物与其作用连接起来。 蜣螂     森林医生 啄木鸟    传播花粉 青蛙     可用来制药 蜜蜂     庄稼保护者 猫头鹰    大地清道夫 蜈蚣     捕鼠能手
喜鹊 土壤天然的犁
鸬鹚 灭鼠益兽
黄鼠狼 田园卫士
蚯蚓 捕鱼能手
答案:
解析:【解答】蜣螂滚粪球,是大地清道夫;啄木鸟具有森林医生的美称;青蛙捕食农业害虫,是庄家的好朋友;蜜蜂帮助植物传份;猫头鹰捕捉田鼠为食物; 蜈蚣有药用价值;喜鹊是田园卫士;鸬鹚捕鱼能手;黄鼠狼灭鼠益兽;蚯蚓能疏松土壤,是土壤天然的犁。
【分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1教育网
22.(8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除草外其它动物属于   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昆虫(如蜜蜂)能帮助植物   ,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蛇吃鼠,鼠吃草,体现了蛇、鼠和草的 关系,鼠和食草昆虫
都以草为食,二者是 关系,各种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促进生态系统的   。
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
食物链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答案: (1)消费 传粉(2)捕食 竞争 物质循环(3)草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 (4)自然保护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 【解答】(1)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2)蛇吃鼠,鼠吃草,体现了蛇、鼠和草的捕食关系,鼠和食草昆虫都以草为食,二者是竞争关系,各种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数量最多。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构成食物网。
23.(20分)美丽富饶的烟台养马岛是黄海之中的一颗明珠,也是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吸引着很多学生前来实践和调查。21*cnjy*com
(1)养马岛海域生长着大量的动物和水生植物,他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构成   ,多条 交织在一起构成 。
(2)退潮后,露出栖息在礁石上的疣荔枝螺,锈凹螺、丽核螺等海螺,它们与
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说明 
(3)如图是岛域部分生物食物网简图,该食物网中,带鱼和黑嘴鸥是   关
系,若鳀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则   的数量减少最多,请写出含有
带鱼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4)养马岛海域的生物种类繁多,体现了生物   的多样性,生物种类
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
节能力。
(5)从6月1日到9月1日,烟台周边的黄渤海进入禁渔期,实施这一举措的
意义是 
答案:(1)食物链 食物链 食物网 (2)生物适应环境 (3)竞争 鲅鱼 藻类植物→中国毛虾→带鱼 (4)种类 生态平衡 (5)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www-2-1-cnjy-com
解析:【解答】(1)养马岛海域生长着大量的动物和水生植物,他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构成食物网。(2)疣荔枝螺,锈凹螺、丽核螺等海螺,它们与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说明生物适应环境。(3)带鱼和黑嘴鸥都吃中国毛虾和鳀鱼,因此带鱼和黑嘴鸥是竞争关系,图中鲅鱼只有一种食物鳀鱼,因此若鳀鱼的数量大量减少,则鲅鱼的数量减少最多。含有带鱼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藻类植物→中国毛虾→带鱼。(4)养马岛海域的生物种类繁多,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5)从6月1日到9月1日,烟台周边的黄渤海进入禁渔期,保护鱼类的繁殖和小鱼的生长,实施这一举措的意义是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三层次的内容,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禁渔期是保护鱼类的繁殖和小鱼的生长,其意义是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4.(12分)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素有海口“绿肺”之称的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迄今为止我
国红树林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
食物丰富,有着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各种鱼等多种水生生物,
是鱼虾蚌集居繁衍、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
资料二:曾经,这个鸟类乐园正在遭受着毁灭性威胁:村民砍烧卤蕨、挖塘养鱼,
过度捕捞,鸟类乐园惨遭荼毒!近几年,我省以贯生态保护理念,多管
齐下对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进行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现在红
树林又恢复昔日靓丽风景,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又逐
年增加了。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里自然食物丰富,有着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
各种鱼等多种水生动物,这些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红树林是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根据行为的发生,鸟类这种迁徙行为
属于   行为,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鸟类的迁徙在一年中都
有确定的时间,因此又属于 行为。
在资料一中提及动物种类中,属于无脊椎动物有 
从目前红树林状况看,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逐年增加,
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   。对村民砍烧卤蕨、挖
塘养鱼,过度捕捞等,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对人们进行
我们知道的除了有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  自
然保护区,其保护的对象是   。
答案:(1)消费者(2)先天性 节律 (3)血蚶、蚝、对虾、青蟹 (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法制教育和管理 (5)霸王岭 海南黑冠长臂猿(或卧龙 大熊猫等,合理即可)21cnjy.com
解析:【解答】(1)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各种鱼等多种水生动物,这些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2)根据行为的发生,鸟类这种迁徙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鸟类的迁徙在一年中都有确定的时间,因此又属于节律行为,节律行为是动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3)血蚶、蚝、对虾、青蟹的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鱼、鸟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村民砍烧卤蕨、挖塘养鱼,过度捕捞等,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对人们进行法制教育和管理。(5)除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外,我们知道的还有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它的保护对象是海南黑冠长臂猿;卧龙自然保护区,它的保护对象是大熊猫等。2·1·c·n·j·y
【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5.(10分)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见图),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以及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或挪开墩布后,鼠妇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们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1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黑纸板等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 (1)实验假设: (2)实验步骤: ①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左半侧盖上黑纸板,右半侧 ,并
将硬纸盒置于手电筒的光照之下。 ②在硬纸盒右半侧的湿泥土上放入10只鼠妇,一段时间后观察
并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后,应将全部鼠妇放回
进行生物研究除了本题涉及到的实验法以外,还有其他许多方法,例如

答案:(1)光是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2)①不盖 ②鼠妇的分布情况 (3)适宜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4)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任意填写一种即可)21*cnjy*com
解析:【解答】(1)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可知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于是可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作出假设:光是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2)①铺一层湿土是减少土壤湿度对鼠妇的影响,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时,一定要设置对照组,而设置对照组时要把握唯一变量,既除所要探究的条件为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一致。本实验中把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并进行观察,这样就形成明亮与黑暗两种环境,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②在硬纸盒右半侧的湿泥土上放入10只鼠妇,一段时间后观察鼠妇分布情况,并做好记录。(3)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4)生物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等,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