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命离不开水 教案
教学目标
1. 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学会安装“小草喝水”的装置。
2.知识与技能:知道水是生命物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运动中起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水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从小到大,学生天天跟水打交道,生活的经验使他们能够说出水的作用,如能喝水、能洗手、能浇花、能养鱼等一些粗浅的认识,这正是学习本课的前提。
重点难点
重点: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难点:想各种办法,比较物体中的含水量。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一、交流彼此的知识和经验,全面提升水的重要性认识。1、教师提出讨论内容:水有什么用?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要求说得越多越好,每组把讨论的结果及时的写或画在白纸上。2、每组代表把纸张贴在黑板上,并作介绍。学生评比哪一组水的作用说得多,说得好。3、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补充水的作用。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动物、植物、人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
活动2【讲授】新授
二、启发学生动脑想办法,发现植物体内的含水量。1、教师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挤”出植物体内的水,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2、每组选择几种方法“挤” 出植物体内的水,并进行比较。3、学生活动后的汇报:哪些植物含水较多?哪些植物含水较少?三、在涂色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人体及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水。1、教师提问:有谁知道我们人体里含有多少水吗?我们喝的牛奶,吃的鱼、鸡蛋等含有多少水吗?2、学生猜测。3、学生用淡蓝色的水彩笔表示各种物体中水的含量。4、讨论:你看了各种物体中水的含量有什么想法,或你想说些什么吗?
活动3【活动】巩固
四、通过亲自观察,发现植物每天要“喝水”,进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水。1、 教师出示小草,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小草每天“喝”多少水呢?2、学生讨论:需要哪些器材?如何保证容器中的水是被小草喝掉的呢?如何设计实验装置?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4、分组安装实验装置,并讨论:怎样知道小草“喝”了多少水呢?
活动4【作业】作业
布置课后观察作业,并将每天的观察结果记录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
活动5【讲授】教学反思
学生取水果里的水分时,我应该指导学生挑选出水分比较多的蔬菜、水果,如橘子、西瓜、葡萄、黄瓜、西红柿等。手挤的方法挤出的水很少,而且弄的满手都是,课堂中应该发给学生一些塑料袋,或者可以让学生带一些长一些的布来,拧出的水分又多又干净。另外由于三年级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因此,实验时间应该长一些。比较哪一种植物含水比较多时,占用时间较多,下一次只要注意蔬菜的量大致差不多就行,不要求精确。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种植物,一人负责一种。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某一方面研究的时间,从而可以将研究深入地开展下去。
课件23张PPT。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 《生命离不开水》 猜一猜 此物不稀奇,
生命不能离,
用刀切不断,
用网捞不起。答案:水因为有你,
小草变得嫩(nèn)绿;
因为有你,
鱼儿游得欢畅(chàng);
因为有你,
鸟儿放声歌唱;
因为有你,
地球才这样美丽。读一读你们还知道哪些生命离不开水的事例? 想一想如果生命离开了水会怎样?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生命离不开水人类动物植物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人体内65%是水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蔬菜90%是水 想办法把西红柿里的水挤出来,看看它含有多少水。可以怎样做? 植物体内有水吗?证明一下:实验规则:1、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串到其他组。
2、不能吃东西,因为纱布和西红柿都 没有消毒。
3、保持桌面整洁。
4、用过的实验材料要回收。
1、用刀将西红柿切开。2、把切好的西红柿放在纱布中间,用力挤纱布,使出来的水分滴在小碗内。3、将西红柿残渣放在另外一个小碗上,用纸巾把手擦干。
实验步骤小组讨论:怎样观察小草“喝”水提示:
1、小草要放在什么容器里可以让我们看的清楚?
2、怎样保证水全部被小草“喝”了?
3、观察什么就可以知道小草“喝”了多少水?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作业:根据单元小诗,自己写一节小诗,看谁更像小诗人!比一比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