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下青岛版5.17航海家的发现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四年级下青岛版5.17航海家的发现课件(2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17 21:3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的评选,清华大学2009年名列世界第49位。 在清华的天空中,有着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 领导人:朱镕基 胡锦涛 吴邦国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清华先后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学术大师,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如赵元任、李济、陈岱孙、闻一多、曹禺、梁实秋、李健吾、夏鼐、杨绛、金岳霖、潘光旦、费孝通、徐仲舒、高亨、王力、姜亮夫、谢国桢、季羡林、吴晗、钱钟书、张荫麟、何炳棣、杨联升、李学勤、许国璋、王铁崖、英若诚、端木蕻良、胡乔木、乔冠华、于光远等。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济济多士,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孙、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周光召、林宗棠、熊庆来、华罗庚、吴有训以及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等等。 航海家的发现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当然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形状,请你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一下地球的形状好吗?你知道得到这样的结论经历了多少岁月,付出多少艰辛吗? 古代人的地球观:1.古代印度人的地球观2.古埃及人的地球观3.古代中国人的地球观---天圆 地方说前进古代中国人认为: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我国古代的智者,很早就对地球的形状作了大胆的猜测,他们用两句话概括了地球的形状:
一、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日月星辰象爬虫。
二、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随着岁月的流逝,张衡对地球的形状有了新的认识,他在他的伟大著作《张衡浑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的蛋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 犹壳之裹黄。这与后来欧洲的《地心说》不谋而合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我国春秋时期,“天圆地方说”(盖天说)。
东汉张衡,浑天仪——大地是球体。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才开始把地球想象成圆球的呢?请看实验:
一、用帆船模型,在水平桌面上由远及近移动,让学生视线与桌面向平观察,看到了什么想象?
二、将帆船模型在地球仪上移动,让学生在另一面观察,想看到了什么,后看到了什么? 2500年前,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坐在海边的高山上看海,他发现帆船总是桅杆先出现,然后才看到船身,于是他推测,地球的表面应该是弯曲的。请大家认真观察月食的过程,你能想象到什么? 公元前384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落在月亮上的影子是圆形的,于是他推断地球应该是球形的。亚里士多德是发现地球是球体的第一人!#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的铅笔,其长度和铅笔头 位置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ABCD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麦哲伦(1480-1521),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发现麦哲伦海峡。1519年-1521年率领船队首次环航地球,死于与菲律宾当地部族的冲突中。虽然他没有亲自环球,但他船上余下的水手却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麦哲伦被认为是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环球航海路线麦哲伦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想一想:现在你能有哪些方法证明地球是圆形的,说一说,让大家分享一下!小结:
1.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
2.地球的半径可记为6400千米(公里)
3.地球赤道周长约有4万千米,若乘坐每小时800千米的飞机绕地球一周,要连续飞行50个小时。
4.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证明地球是球体
(1)太阳、月亮、星星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2)在海边看远处的航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才看到船体。
(3)乘坐飞机一直前行,不改变航向,总能回到出发地。
(4)月食、或航天器。祝同学们不断进步争取早日走进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