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下青岛版5.17航海家的发现说课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四年级下青岛版5.17航海家的发现说课课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17 21: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
航海家的发现说课稿 本单元是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探索地球的起始单元,它侧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概况,探究地球的奥秘。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一、说教材: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在科学课 上的训练,学生对科学探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多数学生已经具有收集资料、分析整理概念的能力。
二、 说学生1、能力目标: (1)能通过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它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了解地球的概貌。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对“地球概貌”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和猜想。
2、情感目标: (1)了解人类为科学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合作交流。
3、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麦哲伦的环球航海的经过。
难点: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五、说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地球形状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学具准备:纸船、伞、地球仪、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在探究中,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本课用资料、文字、图片,让学生整理分析得出结论。采用多媒体展示,结合探究式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了解古今人们探究地球的历史的全过程,自主开展探究活动,给学生显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究主人。七、说教学与学法: 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真正突出活动的实效性、层次性、有效性,我设计了六个活动主题:八、说教学程序设计:活动一小组交流学生交流收集来的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天圆地方活动二小组实验古船进港。先看到船艄再看到船帆最后看到船身实验记录表
(画一画)
活动三学生观看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视频月食发生时,谁的影子投在月亮上,影子的边缘是什么形状的,这说明了什么?活动四小组合作学生用纸船、地球仪模拟重走麦哲伦航线。西班牙-----南美洲南端---菲律宾---好望角----西班牙活动五学生看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从月球看地球、从太空看地球)资料卡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半径约为6400千米。用带子围着地球赤道绕一圈,这条带子要有4万千米长。若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绕地球一圈,要连续飞行50个小时。活动六拓展活动地球是个球体,找一找在我们周围生活中那些地方能体会的到?那些地方应用了地球是个球体? 板书:航海家的发现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获取证据:古船进港、月食现象、环球旅 行
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