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散文》课件6.2 非攻(1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散文》课件6.2 非攻(1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16 16:3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12345基础练习名句名篇1.通假字
(1)其不仁兹甚 兹,通“滋”,更加
(2)扡其衣裘、取戈剑者 扡,同“拖”,强夺或费力取得
(3)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 辩,通“辨”,分别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2.古今异义 古义:“从”即“跟从”意,“而”为表顺承的连词,因此而,因此就。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古义:说,解释、解说;书,书写、记载。今义:表演评书、平话、弹词等。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3.一词多义
(1)非
①众闻则非之(动词,责怪、反对)
②今小为非(名词,错事、不合乎义的事)
(2)益
①罪益厚(副词,更加)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3)国
①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名词,国家)
②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名词,国都)
③等死,死国可乎(名词,国事)
④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名词,国家)
⑤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名词,都城)
⑥红豆生南国(名词,地域)
(4)苟
①苟亏人愈多(连词,如果)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副词,苟且、姑且)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4.词类活用 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5.特殊句式
(1)以亏人自利也(宾语前置,宾语“自”置于动词“利”前)
(2)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①省略句,“甚”后省略介词“于”;②状语后置)
(3)今有人于此(状语后置)
(4)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固定结构,“以……为……”,认为……是……)
(5)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宾语前置,宾语“是”置于介词“以”前)基础练习名句名篇(1)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2)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3)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1.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译文:如果损害别人更多,那么他的不仁就更严重,罪行就更大。
赏析:墨子从损害别人的程度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损害别人更多,那么他的不仁就更严重,罪过就更大。为下文讲攻打别的国家损害别人更多是最不仁义的、罪过更大的提供了依据。
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要学会克制自己,以仁义为重,表现出君子之风。君子求义,利在其中,只有与对方保持友好的关系,利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无义无利,发动战争,损害别人并非明智之举。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2.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译文:现在最大的不义是进攻别的国家,(天下的君子)却不知道应予以指责,反倒跟着赞誉它,称之为义。这难道可以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赏析:墨子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称赞战争、支持战争、参与战争的错误做法,反映了他强烈反对一切战争的观点。其“非攻”的基本观念也正是对当时社会和平的期盼。
墨子指出有些君子不能分辨“义”与“不义”,去指责小的不义,却赞誉大的不义——进攻别国。为了世界的安定团结,人们应携起手来,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痛斥发动战争之人。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1.如何理解墨子“非攻”的含义?
提示:(1)“攻”有特定的含义,是指侵略战争,即以强凌弱,侵犯攻打无罪的国家。所以,“非攻”就是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思。
(2)墨子主张“兼相爱”,墨子认为“攻”是最大的不相爱,也就是最大的不义行为。春秋战国之际,列国纷争,相互攻伐的情况频繁,这给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灾难。墨子“非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要求过安定生活的善良愿望。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2.作者认为最大的不义是攻国,可为什么要说窃人桃李、鸡鸣狗盗、取人马牛和杀人越货?
提示:文章从窃人桃李不义,说到攘人犬豕鸡豚不义,说到取人马牛不义,再说到杀死清白无辜之人并抢夺其财物不义,最后说到最大的不义是攻国。之后,又说明天下君子指责小的不义,却歌颂大的不义,指出天下君子行为的荒谬至极。这些内容不是多余的,是为批判攻人之国的不义行为做出层层铺垫,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加强了批驳的力度。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3.本文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试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提示:文章没有开门见山,点明主旨,而是做了层层铺垫。先从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说起,说到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到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马牛,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以上种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比不上侵人之国严重。按正常推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难数,但却赢得了一片颂扬之声。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相比之下,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才真是不合乎逻辑的逻辑。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而鲜明。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