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的母亲》
教材把握:
《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八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继续了解叙事作品的特点,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本文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尽管时代不同,“母亲”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每个时代都相通的。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因此,要把课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及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就文中的母亲的教育方法及做人的美德进行讨论,让学生细细品味自然、质朴,又含意丰富的语言,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让学生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也了解自传的语体特点。
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关于母爱的文章接触的较多,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生活体验,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能独立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对学习语文有比较浓厚的兴趣,针对于学生这些的特点,本文教学我主要采用以文感人,读文现人的方法,让学生在引导中独自体验,分析,品悟人物形象特点,进而使学生发出感激母亲这一呼唤。但他们也正是处于叛逆的年龄,很多孩子觉得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事理所当然的,他们很多时候不能理解自己的母亲更不能感谢自己的母亲,所以,这堂课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母爱,理解自己的母亲,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
教学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的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就能激活学生学习心向的潜在因素,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确立了以下几个目标并设计以下的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任务品格特点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通过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了解文章背景。
2、精度课文,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3、联系生活,讨论母亲的为人和教育方法。
情感价值目标: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语言中所包含的感情,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幻灯片,配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导入:
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对爱的力量。老师板书:《我的母亲》21教育网
二、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
胡 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 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21·cn·jy·com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www-2-1-cnjy-com
三、读读母亲
1、 整体把握,感知内容:
A、找出重点的字并 注音
绰号(chuò)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眼翳(yì)
庶祖母(shù) 文绉绉(zhōu) 舔去(tiǎn) 侮辱(wǔ )
B、注意下列词语的含义。
气量 文绉绉 面红耳赤 仁慈 侮辱
责罚 管束 广漠 宽恕 质问
2、请同学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朗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看看母亲 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讨论: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了母亲的什么品性?
早训、催上早学 严厉
重罚、舔病眼 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 仁慈、温和
受气,忍耐、悲哭 气量大、性子好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 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21cnjy.com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2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www.21-cn-jy.com
明确: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写作点拨:用生活片段写人是叙事文章运用较多的一种表现方法,他要求捕捉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画面或刹那间的片段,来展现任务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一滴水可以折射出七彩的阳光,一个普通的生活片段可以反映出人的性格。21·世纪*教育网
五、评评母亲,针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或看法。(请同学们畅所欲言。)2-1-c-n-j-y
六、说说母亲。
A、请同学们说说有关母亲的名言或诗句,老师引导积累。(幻灯片显示)
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3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4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5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日本)
6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7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8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9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10 冈察尔的名言: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这说明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是永远伴随在 我们身边的。21*cnjy*com
11老舍说的: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我觉得这句 话说明慈母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想根对花一样重要。
12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13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14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15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荫? ----冰心
16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17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18母性的力量胜过自然界的法则。 ——芭芭拉·金索尔夫(美国当代著名作家)
19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 ——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20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
B、说说自己和妈妈相处时的一件或两件事与同学交流。
七、想想母亲,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想想自己的母亲是怎样呵护着我们成长的,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点什么呢?
同学们,德国著名诗人海涅也写过一首诗献给他亲爱的母亲。
请同学齐读。
献给母亲的诗 海涅
我惯于昂首阔步,两眼朝天,我的性情也有点执拗倔强;即使国王跟我面对面相望,我也不会低垂下我的眼帘。 可爱的慈母啊,我要对你直言:尽管我的傲气是如此刚强,一到你的幸福的亲切的身旁,我常常感到自卑而畏缩不前。 你有渗透一切的,崇高的精神,光芒四射,直飘向日月星辰,是这种精神暗暗地征服了我.回忆往事真使我感到难过,我做错许多事情,伤你的心。那样万分爱我的慈母的好心!
同学们,此刻,让我们共同祝愿全天下的母亲幸福、安康!
教学反思: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凭着自己的阅读敏感去认知,自主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从文中感悟,从文中入情,用“读”带动“品”和“悟”。我只是承担着阅读指导的责任,是学生阅读活动的伙伴和指导者。课堂成了学生的舞台,城里他们交流请该的平台。在这堂课上学生们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参与热情,尤其是针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时,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到后来想想母亲这个环节,很多学生都说出来自己相对母亲说而平时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话,有的感谢母亲,有的对自己平时不理解母亲而感到后悔和自责,还有的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要听母亲的话,好好读书用好的成绩来回报母亲。我觉得这堂课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的目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不足之处:
1、学生自己不能主动的思考,提出问题,非得跟着老师的思路前行,不能主动质疑。
2、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欠缺,往往心里想的,而不能恰当的流利完整的表达出来。以后课堂上要加强练习。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