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16 16:4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过程】
利用导入框汉高祖宴群臣的故事——设置疑问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方法指导一:
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课第一个条目,从教材中提取重要信息,回答第1题。培养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
方法指导二:
提醒学生第3题要结合课本归纳梳理,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总结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采取对比的方法识记相关知识模块。2·1·c·n·j·y
方法指导三:
要求学生用歌谣巧记本课知识模块:
着眼长治和久安,
武帝一统更不凡。
雄才大略汉武帝,
善用人才把权集。
罢黜百家尊儒术,
集权削侯分土地。
举办太学学五经,
一统江山鼎盛期。
方法指导四:
知识模块一可采取百家讲坛的形式;知识模块二可采取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汉高祖就是因为深得人心,知才善用,才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的。但是,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汉高祖建立汉朝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汉朝统治者又是怎样进行统治的?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推恩令”的实施
自主阅读课本P54-55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推恩令”实施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刺史制度的内容、作用。
(1)背景:①西汉初,诸侯势力强大,独霸一方,骄奢淫逸,公开反抗封建官吏,甚至有人企图谋反;②地方豪强、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乱;
内容:①下诏诸侯王将封地分封给子弟,封地与势力缩小;②削藩。
作用:诸侯王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抗衡。
(2)13个州部各派刺史1人,既监视州部地方官,又监视豪强及其子弟,严禁其为非作歹,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1教育网
知识模块二、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
自主阅读课本P55~56内容,完成第2~3题。
2.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
客观: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21·cn·jy·com
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是他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
3.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
(1)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使其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对抗,实现了政治上大一统。
(2)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3)文化上: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题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4)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5)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凶奴。
意义: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1·世纪
教育网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推恩令”刺吏制度的地位
2.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A )
A.颁布“推恩令”
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
D.推行儒学教育
2.你看过《汉武大帝》吗?里面的汉武帝真是威风凛凛,历史上的汉武帝也是雄才大略,他批准梁王将自己的部分封地分给其弟的要求的真正用意是( B )21cnjy.com
A.安抚诸侯王
B.加强中央集权
C.提高皇帝的威信
D.他们都是皇亲国戚
3.“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D )
A.李斯  B.主父偃
C.霍去病
D.董仲舒
4.假设我们能够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C )
A.天文算术之理
B.法家治国之道
C.儒家的经典
D.《孙子兵法》
5.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下图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价,下面说法最符合他的是( B )www-2-1-cnjy-com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他推行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D.他推行改革,任用商鞅变法
6.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 A )2-1-c-n-j-y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平定叛乱
D.发展经济
本课小结: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秦始皇的统一、汉高祖的“无为而治”和“文景之治”以后,汉武帝通过半个世纪的经营,第一次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融合到对外交往等方面对中华民族进行了立体式的塑造,不仅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还使西汉王朝发展至极盛,并开启了中华民族以“汉人”和“汉族”的称谓开始走向世界。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